1月23日,承德清青锦瑞渔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投放三文鱼苗。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穿上鞋套和防菌服、戴好头套,全副武装后,在彭勇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三文鱼孵化车间。在一个直径4米的水池里,体长不到2厘米的三文鱼正成群游动。“我们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并运用国内先进技术,三文鱼孵化成活率已达到98%。”彭勇说。
三文鱼因肉美脂香、营养丰富,被誉为“鱼中之王”。“到围场养殖三文鱼,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彭勇在青海省从事三文鱼养殖多年,一直想在京津周边寻找适宜的养殖区域。
彭勇介绍,围场气候冷凉,冷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无污染且溶氧量高,这些条件非常适合三文鱼养殖。鱼苗比在东部沿海区域孵化成活率更高,比在新疆、青海等地孵化运输成本更低,而且围场背靠京津冀大市场,从打捞、加工到出厂、发运,只需6个小时便能直抵京津。
在亲鱼展厅“三文鱼循环水养殖项目”展板前,彭勇详细讲解了项目整体情况。目前,我国冷水鱼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清青渔业与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展开合作,引进应用高原冷水鱼养殖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可实现绿色养殖。
下午3时许,彭勇和同事拎着两个装着鱼苗的水桶来到亲鱼展厅育苗池边,小心地把鱼苗投放进育苗池。“这批鱼苗已经被山东客商订购了,长到1公斤左右就可以运到海洋育肥,4公斤以上上市。”彭勇说,应用“淡水育苗+深远海养成”的养殖方式,仅用18个月便可完成养殖全过程,较传统方式缩短近6个月。
在紧挨着亲鱼展厅的现代化养殖车间,88个育苗池在春节后将陆续投入使用。“稳定运营后,每年可供应三文鱼苗种500万到1000万尾。”彭勇说,未来我国深远海养殖的三文鱼,每三尾就有一尾来自围场。
“首批鱼苗预计在今年年底就能成鱼上市,可为京津市场供应1200吨三文鱼。”清青渔业副总经理李红伟说,围场在项目审批、授信融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让公司有更多时间对接研发团队、链主企业,三文鱼从育苗养殖到终端市场体系迅速建立。
“三文鱼养殖将成为助力围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产业。”李红伟拿出一份与郭家湾乡旺水泉村签订的三文鱼合作养殖协议说,根据协议,村集体出资金、出人工,企业出人才、出技术,按照“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的方式运营,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实现稳定增收。
来源:河北日报
制作/石慧杰
责编/李晓娜
监审/李学武
终审/宁利勇
投稿邮箱/weichangrongme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