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特色产业助力乡村迈向“绿富美”
文摘
2025-02-08 15:55
河北
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宝元栈乡竹字下村,处处充满着喜庆、吉祥、欢乐的氛围,红红的对联和灯笼,热闹的氛围,满满的年味儿,象征着对新春美好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去年,咱家种植了80亩金盏菊,可做茶、可入药,亩产干花500斤,每斤25元,以订单的形式销往安徽亳州等地,每亩地纯收入5000元。咱家从2020年开始种植金盏菊80亩、苍术50亩、红景天70亩,吸纳20余名脱贫户就业。”竹字下村党员邵建坡说。
宝元栈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去年,乡里组织了农产品推介会,不仅全面展示了当地农特产品特色,还提升了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金盏菊、木耳、中药材等产业,农户通过拔草、采摘、加工等工作,就能能挣到钱。
据悉,宝元栈乡竹字上村、竹字下村的草原风光优势明显,辖区内森林资源、林草下的野生蘑菇等菌类,蒲公英、苦乐芽、蕨菜、黄花等山野珍品繁多,营养价值丰富,对广大游客有较强吸引力。竹字上村、竹字下村,通村水泥路修建多年,因年代久远目前坑洼连片、路基下沉、部分地段道路受地形影响过于狭窄,车辆通行不畅。受制于交通条件,农副产品运输难,旅游资源开发受限,接待游客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两村整体发展。
去年,宝元栈乡扎实开展“双创双争”活动,乡党委书记、乡长带头积极跑办,争取上级项目支持,今年在竹字上村至竹字下村铺设柏油路约15公里,拓宽原有路面,配齐相关标识,全面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同时,道路建成后,将直通塞罕坝“亮兵台”景区,为竹字上村“越野民宿旅游体验”项目提供便利条件,为民宿项目扩大规模,吸引游客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引导周边群众从事旅游周边经营服务,拓宽群众增收路径。“道路围着产业修、产业围着道路转、群众围着产业富。旅游旺、产业兴,交通是‘助推器’。这条柏油路真是为咱老百姓解忧的致富路。”竹字下村村民魏然高兴地说。
在竹字下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村民魏然去年在木耳基地务工,从事栽培木耳、晾晒木耳等工作。每天120元的日结工资,让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宝元栈乡依托党建引领延伸发展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招引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水平,持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宝元栈乡负责人说。
该乡因地制宜发展黑木耳产业。以“公司+支部+基地+农户”模式,帮助协调解决好基地用工、土地种植、木耳采摘、运输、晾晒问题,力争把“黑木耳”打造成“金产业”。竹字下村在河北港口集团港口机械公司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成立了承德启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围塞宝竹”牌商标,实施山野蘑菇加工及木耳、黄芩茶、中药材、有机五谷杂粮的生产销售,常年带动村民务工100余人。记者/王东岭
制作/赵杨
责编/李晓娜
监审/李学武
终审/宁利勇
投稿邮箱/weichangrongmei@126.com![]()
围场融媒
围场融媒体中心(围场电视台),围场官方新闻发布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