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官宣离婚!她与渣男老公分居4年,30年的夫妻终于不装了

教育   2025-02-13 07:01   辽宁  
图片





























2016年3月,
而如果没有吴谢宇发.给0舅0舅的信息,谢天琴被发现的时间
记者了解,吴谢宇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福建仙游度尾镇,老宅是一栋两层自建楼房,前年就已经建成,但是楼体外还裸露着红砖,而房间内,却仅有简单的家具,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连护栏都没有安装。

吴谢宇2岁的时候便随父母从老家搬去了省城福州,但是逢年过节,他还是会和父母一起回到老家,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去世,但谢天琴还是经常会带着吴谢宇回公婆家看望,关于吴谢宇,老家的亲友也算比较熟悉。

吴谢宇爷爷的邻居何凤英(化名)告诉记者,吴谢宇两三岁的时候,便和父母一起搬到了福州,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也待不了几天。“小时候看过他,后来他去外面上学,长大了也认不出了,但知道他们家这个孩子学习很好,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三年前听说后,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他们这一家很可怜,爷爷老年痴呆,一直在外面捡垃圾,让他别捡劝不听,姑姑也有精神问题,还有另一个姑姑住在精神病院,还发生这样的事。”
可能会更晚。
法院:双方感情未彻底破裂,驳回诉讼请求

经审理,法院认定以下事实:原、被告于1980年12月结婚,婚后育有子女三人,现均已成年成家。夫妻共同财产有两套房屋,另有入股、投资、存款数十万元。

法院认为,婚姻应以夫妻感情为基础,原、被告共同生活近40载,且将子女三人抚养成人,40载携手岁月,风里雨里实属不易。双方虽因琐事发生矛盾,但并不足以导致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年少夫妻老来伴,晚年生活更加需要相互支撑,原、被告今后只要能互谅互让,相互珍惜,加强沟通与交流,妥善处理化解现有矛盾,仍是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故对原告王花的离婚之请求不予支持。

2020年12月2日,法院判决如下:驳回原告王花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50元由女子承担。主审法官告诉记者,该案目前仍在上诉期,王花是否上诉,目前尚不清楚。

赞同判决者:法院用心良苦,判决合情合理合法

记者注意到,该案之所以引发关注,一是2021年起实施的民法典规定离婚将有30天的“冷静期”,相关话题仍有很高关注度;二是王花和老伴年过六旬,诉讼离婚实属少见;三是法院判决侧重“说情”,释法说理不够,引发争议。

对于法院判决,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称,婚姻自由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也包括离婚自由。“离婚的方式可以是协议离婚,也可以是诉讼离婚。当双方不能通过协议的方式离婚时,就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这就是离婚自由。”
     
付建称,“婚姻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是受到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限制的“有限的自由”。夫妻一方起诉到法院后,法院并非一定就会判决双方离婚,法院要考虑双方的意见以及二人的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状况、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以及有无和好的可能等多方面考虑。所以,原告起诉后,是否能够离婚,其决定权在法院,而不在原告,这就是对“离婚自由”的限制。

本案中,王花夫妇均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年少相识并组成家庭,共同养育子女三人,携手相伴40年。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双方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过来了,子女也都成家立业了,正是人生享乐的时候,尽管生活中有些磕磕碰碰,但相信夫妻几十年的感情还是挺好的,而且男方还是想将这段婚姻持续下去,法院这样判决可能是觉得双方的婚姻确实没到非离不可的地步,还有缓和的余地,毕竟几十年的携手相伴并不容易,还是希望女方慎重考虑,给双方一次机会。“我认为法院这样判合法合理”。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晓静同样认为,该判决符合法律规定。“本案核心在于男女双方是否符合离婚条件,判决是否离婚是以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为标准,这是认定判决离婚的条件。”结合本案男女双方提交的证据,法官认为“双方虽因琐事发生矛盾,但并不足以导致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即男女双方感情未破裂,不符合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应准予离婚”的情形,因此,法院驳回了王花的离婚诉讼请求。

“如果女方仍想离婚,其须提供证据证明符合‘应准予离婚’的条件,如男方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或实施家庭暴力, 或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或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等。”如果王花能提供这些证据,法院应判决离婚。

郑晓静说,行使婚姻自由权,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婚姻法明确规定结婚条件与程序、离婚条件与程序,婚姻自由不是绝对自由,而是相对自由。婚姻自由权,既不允许他人侵犯,也不允许滥用,更是一种责任。

河南风向标律师事务所律师单艳伟认为,如果王花夫妇的行为不存在《婚姻法》规定的应准予离婚情形的,她认为法院的判决合情合法。“王花夫妇结婚40年,现均已步入老年,不同于年轻人之间的离婚诉讼,老年人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更需要家人的陪伴。”

单艳伟称,目前两位老人的三名子女均已结婚成家,能陪伴老人的时间有限,所以生活中两位老人更需要彼此相互陪伴。离婚后,单身老人的生活会更加艰难。即将实施的《民法典》设置了离婚冷静期,目的也是更好的维护小家庭的稳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了,社会才会更和谐。本判决做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我认为是很好的判决”。

质疑判决者:灵魂的呐喊不应该被拒绝

对于法院的判决,济南律师王玉琴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法院没有考虑女性的切身感受,许多女性的婚姻根本不幸福,但为了子女都忍了,想等到子女上大学或成家立业后再离婚,法院的这份判决把这部分女性的最后希望都打碎了!”

王玉琴称,女性一般不到忍无可忍是不会提离婚的,“王花难道不知道自己年龄大了,需要人陪伴吗?她肯定反反复复考虑过了,但她仍然提出离婚,那就是她实在忍受不了了。”

王玉琴还认为,法院不宜对离婚管得太严,“可以适当放松一些,离婚后两人若觉得感情好,还可以复婚,又不麻烦,何必不让人离婚?”
王玉琴称,现在法律对婚姻的规定是宽进严出,结婚容易离婚难,“我觉得不太对,应该严进宽出,设立结婚冷静期,婚前一定要考虑好,结婚后才会珍惜。”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永萍同样认为,离婚自由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离婚冷静期也仅仅只适用登记离婚,但凡通过法院诉讼离婚的,又有多少是冲动离婚呢?”且不说法院立案过程繁琐,单就漫长的审理过程,对于围城中的两个人天天冷眼相对就是巨大的痛苦与煎熬,“能够并愿意承受这一切的老年人又有多少?”

何永萍说,婚姻幸福与否,只有当事人知道。“我个人认为不是本人,最好不要评论指导他人的婚姻,多少人间悲剧本可以避免,却因为人为因素而发生呢?”既然法律赋予了人们离婚自由,就应该不分年龄、种族、身份平等的适用法律,不能因为老年人就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年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更应听听他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灵魂的呐喊不应该被拒绝”。

何永萍说,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当老人年轻了为孩子,为父母,从而忘记、忽略自己的追求,老年了,是否更应该让他们为自己活一把呢?难道一生隐忍,连晚年想维护自己的一点点权益也要被剥夺?! 

北京中伦文德(杭州)律师事务所张仕艳也称,离婚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是民事行为能力人就行。六旬老太离婚了,也不是没可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法院考虑到婚姻家庭稳定,判令王花不予离婚,可谓用心良苦,但可能好心办了坏事,因为两位老人婚姻持续多年,不等于未来就能和睦共处,相伴余生。“最为关键的是,不能以好心之名,违背老太的意愿,因为这实际上还是侵犯了老太的婚姻自主权。” 

张仕艳称,现代社会男女平等,无论是老太太还是老爷子提起离婚,只要满足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离婚条件,就应当判予离婚。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诉讼律师龙中美称,从王花的起诉书描述来看:“被告脾气暴躁,容易发火,经常对原告非打即骂。为了照顾年幼的子女,原告多年一直忍气吞声。现原、被告子女均已成年,并参加工作且成家”。可见,在这段长达近40年的婚姻关系中,被告很有可能存在家暴行为,但王花没有证据证明。王花隐忍多年,一直等到孩子全部成家立业才提出离婚,将离婚对孩子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本身就可以反映出王花有着强烈的离婚意愿,且双方的夫妻矛盾经过多年相处仍然无法调和,法院这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根本不会起到什么改善作用。

“相反,因为法院这一次判决不准予离婚,王花需要在这份判决书生效后6个月后才能再次起诉。” 龙中美称,根据判决书可以看出,案件今年10月28日立案,12月2日法院作出不准予离婚的判决,上诉期十五日加六个月,王花需要在2021年6月下旬才可以提起第二次离婚。“在这漫长的等待期中,王花是否会继续受到被告的打骂,其人身安全如何得到保障?被告是否会转移夫妻共同财产?法院认为双方仍有沟通和好的可能,那法院在判不离后是否有跟进调节双方矛盾?”

在无法回答上述问题的情况下,龙中美认为法院的“为你好”判决不准予离婚是非常无力的,是一种类似于行政机关的“懒政”行为,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王花再次起诉,法院判决准予离婚,“这中间除了延长了离婚时间外,不产生任何正向意义”。


记者了解,吴谢宇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福建仙游度尾镇,老宅是一栋两层自建楼房,前年就已经建成,但是楼体外还裸露着红砖,而房间内,却仅有简单的家具,一层通往二层的楼梯,连护栏都没有安装。

吴谢宇2岁的时候便随父母从老家搬去了省城福州,但是逢年过节,他还是会和父母一起回到老家,2010年,吴谢宇的父亲去世,但谢天琴还是经常会带着吴谢宇回公婆家看望,关于吴谢宇,老家的亲友也算比较熟悉。

吴谢宇爷爷的邻居何凤英(化名)告诉记者,吴谢宇两三岁的时候,便和父母一起搬到了福州,一年就过年回来一次,也待不了几天。“小时候看过他,后来他去外面上学,长大了也认不出了,但知道他们家这个孩子学习很好,想不到会出这样的事。三年前听说后,到现在也不敢相信。他们这一家很可怜,爷爷老年痴呆,一直在外面捡垃圾,让他别捡劝不听,姑姑也有精神问题,还有另一个姑姑住在精神病院,还发生这样的事。”
2月初,吴谢宇曾给自己舅舅发短信,称自己将和母亲在春节前返回福建,希望舅舅前来接车,而吴谢宇的舅舅没能等到他们,于是产生怀疑,最终开谢天琴家的门发现了她的遗体。

很多人说,如果吴谢宇不打这个电话,谢天琴的遗体会被隐匿得更久,因为按照吴谢宇此前给亲友的说法,他和母亲已经前往国外,没有人会想到,在国外陪吴谢宇读书的谢天琴几个月来其实一直都被厚厚的保鲜膜和活性炭包裹在。

而吴谢宇为何在杀害母亲之后的7个多月,选择“自曝”犯罪现场,也成为一个未解之谜。

奶奶去世后20天
吴谢宇被抓获

而吴谢宇给他舅舅发接车短信的时候,其正在河南,据福州警方2016年2月14日后发布的悬赏通报显示,吴谢宇距离当时最近一次出现,是在河南一处银行ATM机的摄像头前,时间是当晚的10点53分,此后,吴谢宇似乎“人间蒸发”,直至4月21日被重庆警方抓获。
有平台曾刊发过一篇名为《吓cry的render和我的GRE备考经验分享》的文章,分享参加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经验,而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吴谢宇。吴谢宇参加GRE的考试时间是2014年9月,而文章刊发的2016年3月,吴谢宇已经被福州警方列为犯罪嫌疑人,按照时间推算,这篇文章正是吴谢宇在弑母前后写作的。

“对大陆考生来说,新GRE考试的难点主要在Verbal(语文部分),Quantitative(数学部分)的难度基本在高中水平,挑战不大”“备考GRE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Verbal部分。当然这并不是说Verbal部分的成绩就能够短期提高,因为词汇量和阅读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人说GRE考的就是单词,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要想在Verbal部分中拿到理想的分数,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掌握相当数量GRE水平的学术阅读词汇”这样的言语,或许是无法和那个在夜场中与顾客打趣儿,而希望多得到几百元消费的吴谢宇联系在一起的。

最终,吴谢宇在当年的GRE考试中获得了“V165、Q170、AW4.5”的成绩,“这样的成绩算得上是非常优秀了,而能写出这样的学习经验,可以说是‘学霸’型了。”一位参加过两次GRE考试的学生告诉北青报记者。

而这样的高分,也让吴谢宇拿到了培训机构6000元的“高分奖学金”。

为何“自曝”犯罪现场?

按照生活在福建的亲友们的理解,2015年7月后的吴谢宇和母亲,应该已经在美国过上了吴谢宇做交换生、母亲陪读的生活。

吴谢宇的姑丈告诉记者,2015年7月以后,他们就再也没见过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而据吴谢宇说,母亲已经离开生活的福州,准备前往美国。随后,谢天琴辞职、和亲友们借钱,而实际上,谢天琴交给单位的辞职信,以及发给亲朋们的借款消息,都是吴谢宇伪造的。

据福州警方通缉令显示,在2015年7月11日,吴谢宇杀害了母亲谢天琴。

而直到2016年2月,人们才知道谢天琴根本就没有走出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家属楼的那间单元房,她被一层一层的塑料布包裹,塑料布中间还被塞上了吸收味道的活性炭,两个摄像头

文 | 年糕妈妈

除夕夜的前一天,苏敏正式宣布离婚。

领离婚证那天,她是一路笑着回家的。

果然,消息一出,就「爆」上了热搜。
评论区纷纷为她送上祝福:“恭喜阿姨脱离苦海,以后日子越来越好。”

苏敏,这位年近 60 的女性,妈妈们应该都不是第一次听说了。

2024 年中秋档热映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就是改编自她的真人真事:

56 岁的苏敏,受不了丈夫长期的精神霸凌、不想只做照料家庭的全职“保姆”,于是离家出走,独自开始自驾游。

很酷的女性故事,是吗?但这绝对不是一部爽片。

编辑部有妈妈去看了,看完后她和我们强烈安利,说“这电影,在演我!”

确实,这大概是第一次,我们能在影院里,如此直接地代入自己和妈妈的人生,旁观被困母职的自己。


活在泥泞里


以苏敏为原型的李红(咏梅饰)出走之前,单拎出她任何生活片段,都足够让人绝望:
年少时,为了让弟弟念书,李红的父亲没经过她的同意,就擅自给她办理了退学。

结婚后,丈夫和她 AA 生活花销,对她颐指气使。每次想指使她做什么事,就猛敲厨房的玻璃,活像训狗。

老同学要在成都聚会,她开心地买车票,计划去参加,却被丈夫骂“你咋还出去玩啊?”

女儿孙晓雪(吴倩饰)怀双胞胎临产在即,女儿乞求般轻声叫了一句:“妈”,她就主动放弃十多年都没成行的同学聚会,安慰女儿说:“妈哪儿也不去。”

双胞胎出生,丈夫坚持孩子的红屁股是因为没用尿布。但洗尿布的活都推到了李红身上,李红不愿意,丈夫就大骂:“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个懒。

印象最深的,是李红和丈夫的一次争吵。

日夜照顾外孙的李红,收到了女婿送的新手机。丈夫因为嫉妒,开始冷嘲热讽,说李红照顾外孙,是为了在女儿女婿那里讨要“好处”。

你图啥你自己知道。”丈夫黑着脸,讽刺道。

为了照顾外孙,她昼夜不歇换尿布、喂奶瓶、包揽全家六口人的三餐,甚至还要捡拾丈夫打乒乓球散落各地的球……
那么多那么多操劳,只不过是出于为家庭负责,不想女儿辛苦,不想外孙挨饿。

而所有无私的付出,不仅没被丈夫看到和理解,还被恶意揣测她“有所图”。

疲惫的李红终于崩溃了。但即使她内心有如此汹涌的绝望,她也没有选择伤害任何人。

她只是拿起刀,捅向了自己。
向内的自伤、自苦,以及无法被理解的困境,始终笼罩着她。

可是妈妈,我也被困住了

而女儿孙晓雪呢?则更接近我们中的大多数,她是新手妈妈、职场女性,她受过高等教育,也具备女性意识。
她是李红出走的支持者。

早在自己读大学时,她就劝母亲离婚。可是李红拒绝了:“我离婚,恐怕会影响你找对象。”

后来李红想去参加同学聚会,父亲冷嘲热讽时,是她支持妈妈出门,还主动买下李红不舍得买的红裙子,让她在同学聚会上穿。
她也是全家最早发现妈妈抑郁的人,她鼓励李红学驾照,出资帮妈妈凑新车的首付。在父亲独占车钥匙的时候,她从他手里拿走钥匙,交回到李红手上。

她希望妈妈开心,希望妈妈有自己的人生。

可是,她也是妈妈。

因为照顾双胞胎频频请假,她被公司辞退失去工作;
因为生育和婚姻,她求职屡屡碰壁。“你结婚了吗?有孩子吗?孩子几岁了?”类似的连环问成了面试的必备环节。

连丈夫送她的礼物,也是一套“材质让孩子舒服”的“家居服”
她失业后,丈夫说:“正好也在家歇一歇,陪陪娃。
虽然看似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但孙晓雪很生气:“你是不是觉得,上班比在家带娃要辛苦?”

她拒绝被夸“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不想重复李红的人生,那种无法拥有自我人生的困局几乎让她窒息。

“我不是觉得带孩子辛苦,我就是觉得自己被困住了。”她含泪说。

她只能向李红求助。

失业后找新工作,她把孩子交给李红照顾,劝母亲推迟自驾游的计划。
试用期转正,她劝李红等孩子上幼儿园了再走。
丈夫提议让岳父带几天孩子,她立刻反驳:“那怎么放心?”……

她一边痛苦,一边享受着妈妈的付出,矛盾又挣扎。


艰难的出走

生活远比电影复杂。
影片中,李红在某一刻突然觉醒,完成了反转、出逃。
她驾驶着她的车开在山地公路上,然后她停车、下车,用力将丈夫的 ETC 卡甩进山野,彻底和过去告别。很洒脱、很酷。

然而电影之外,现实中的苏敏,在“出走”这件事中,走得更久、更难。

她在 2015 年拥有了一辆价值十万的两厢轿车。四万首付,她有一万积蓄,加上女儿给的三万才凑够。车贷分期两年,靠自己的退休金和超市打工的钱,勉强支撑。

2019 年底,她开始计划自驾游,一个人查阅大量自驾攻略,学习视频剪辑。
知道自己没钱住旅店,所以网购车顶帐篷、便携式煤气罐、迷你冰箱、太阳能蓄电池等户外设备,花去自己一半积蓄。
对此,丈夫始终表示轻蔑:“走不了多久,她迟早要回来。
那是 2020 年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晨。

丈夫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打乒乓球去了。苏敏把女婿的球鞋都刷干净,还做了早饭。女婿要去上班,顺路送孩子上学。只剩女儿送她。

她就这样默默地出发,没有忐忑和不安,只有“赶紧走”的兴奋。
但这份出走的决心,远没有电影来的坚决。

2022 年初,她接受《人物》采访时,依旧表示:“我抱有期望……他(苏敏丈夫)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希望我们两个能平心静气地谈谈。我希望我们一个大家庭和和睦睦地过下去。
改变是在旅途中慢慢发生的。

她在旅途中遇到很多和她一样,自驾寻找快乐的女人,也在直播间看见很多女人“羡慕”的表达。
她见过更壮阔的山河,穿越更辽阔的草原沙漠。她学会用自拍杆记录汽车行进的过程,也学会无人机航拍。
在路上的每一天,她只做一件事:认真地爱自己。

她逐渐成为她人眼中的榜样,也活成自己的榜样。

同样是 2022 年,她在直播中说:“我一定会离婚,这是时间早晚的事。

2024 年,苏敏以自己赚到的 16 万为代价,和丈夫离婚。

她始终和女儿保持着联络。
女儿比苏敏幸运,有另一半共同承担育儿的责任,但她依旧要努力做两个孩子的妈妈,也要在工作中寻找更好的自我。
这不是“出走”就能解决的难题。
对于一个妈妈来说,“为自己而活”从不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

但正如著名女性主义者伍尔夫所说:“我深根大地,也自由流淌。”女性像河流,天生有流淌的自由和韧劲。

只要我们想,就没有什么能把我们困住。
在《人物》杂志 2022 年的报道中,有一个令人动容的小细节:
记者的采访结束的那天,苏敏早上 8 点就出发了。到了中午时,她给记者发微信:“今天这一路比昨天好看,祝你一路顺风。”

明天的风景也会比今天好看,只要你还在路上。

是的,她依旧在路上。

参考资料:

1,人物:「出逃」女人苏敏,驾驶她的车

2,看理想:年度最佳国产电影,一定有它

3,南方周末:《出走的决心》:被更多人看到,才是它的意义所在
4,最人物:60岁苏敏:走红4年,50万离婚

大连亲子网
大连亲子网官方公众平台,为大连妈妈们提供本地优惠亲子活动和景点门票等团购信息,目前已有20万+妈妈加入,谢谢你这么好看还关注我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