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曲市色尼区那玛切乡政府驻地东南20余公里的一处湖边高地,羌塘女子文物普查队的姑娘们身着统一的工作马甲,携带专业设备,正对此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位进行细致地复查,在她们的上空,有一台无人机在同时进行航拍。从今年6月以来,羌塘女子文物普查队姐妹5人深入羌塘草原腹地,陆续走过双湖、尼玛等7个县区,严格执行“村村到”、全覆盖,累计行程已达46000余公里,核查、测绘500余处文物点。 “如果不是‘四普’,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把那曲所有的行政区都走一遍,这个过程是艰苦的,收获也是巨大的。”95年出生的次仁曲措是女子文物普查队的队长,她和其他队员一样,虽然在文物系统有几年的工作经历,但对于文物普查却十分陌生。2023年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定于2023年11月起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这是我国时隔16年再次启动文物普查,也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
今年6月,那曲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实地调查正式启动,次仁曲措等5名女孩被选为一线普查员,她们中大部分都是95后,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青年一代与古老文明相遇,青春活力与好奇心交织。能够作为文物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我相信这一定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谈及入选一线普查员的经历,年龄最小的拉姆西措满是兴奋。但兴奋过后,骨感的现实却摆在面前。这几个女孩要在约一年的时间内,走遍那曲这个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市和最大的无人区,完成“三普”已登记的300余个点位复查和2012年以来新发现的200余处文物点的全面测绘(此次调查中她们又发现了200余处新文物点),人均覆盖约150个点位、7万平方公里。羌塘草原干燥、风大、紫外线强烈,昼夜温差大,降水不均……对于一般游客或者驴友来说选择穿越时机不仅要考虑气温、日照、降水、风速等综合因素,甚至还要顾及季风或西风带的影响以及纬度高低的不同。但对女子普查队来说,她们别无选择,只能因时制宜在普查一开始的6月就前往距离最远、海拔最高、条件最为艰苦的双湖,开展首场“四普”实地田野调查。要在这片广袤的无人区开展十余天的田野调查,其间的食宿和车辆保障都是不小的问题。为此,普查队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科学制定线路,备足了连日作战的食物和饮用水,甚至野外露宿的帐篷等都做了准备。然而过高的海拔还是给了普查队一个下马威,几乎所有的普查队员到达双湖县后都出现了高原反应,高强度的户外作业也让大部分队员产生了感冒、发热的症状,更让队员们抓狂的是初上手“四普”设备和系统录入带来的不适。“不知道是气温太低,还是信号问题,那段时间只要一上传图片就会黑屏。”次仁曲措回忆。“双湖县是我们第一次接触文物普查,最初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在克服身体反应和熟悉工作流程上,走了不少弯路,但也为我们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度过最初的几天后,普查队员每天早出晚归,抢晴天战雨天,每天都忙到深夜,在13天的时间里,总行程近2000公里,完成双湖县7个乡(镇)、21个行政村的田野实地调查工作,调查登记辖区不可移动文物点30处。其中,复查22处,新发现8处。地理学领域将海拔1000米以上、相对高度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称为高原。民航领域,海拔高于1500米的机场被称为高原机场,海拔高于2438米的机场被称为高高原机场。若以海拔攀升约1000米可以加一个“高”来推导,平均海拔4500米的那曲市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高高高高原”。
相比十六年前的“三普”,“四普”新增实时动态测量和无人机拍摄,大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但在茫茫的羌塘草原,真正找准摸清当地的文物家底,调查队员要做的可不是简单地乘车从A点到B点,拿个仪器简单“比划两下”。每天几个小时的非铺装路面和成片汽车无法通行的生态保护区会让人知道做好这项工作不仅需要一个“铁锭”,更需要一双“铁腿”。畅销于世纪之交的《登山技巧全攻略》中写道:说到危险的高原地区,人们往往想到6000米以上的高山,但实际上4000米左右才是更经常让人致命的危险高度,例如肺水肿,几乎都发生在海拔3500—4500米的高度。“四普”启动以来,普查队五姐妹已在这个危险海拔的临界点行走了6个月。她们先从条件最为艰苦的西部四县(双湖县、尼玛县、申扎县、班戈县)“下手”,目前已完成那曲市114个乡镇中的56个。队伍中最年长的卓玛次仁在路途中已经磨破了3双鞋子。“由于山高路滑、荆棘丛生,几乎每一位队员都留下了摔伤、擦伤的痕迹,偶尔走的多的时候一天可能要走三万多步,难免吧,这种环境下车子的轮胎都要换几条呢。”她调侃道。说起来容易,但其实长期生活在高原上的人都明白,将那曲、无人区、3万步这几个词汇结合起来,事情就一定不会简单。结束采访的一周以来,她们几人的步数也一直稳稳占据着笔者社交软件排行榜的前几名,日均约2万步。7月15日,原本是普查工作中普通的一天,普查队员自觉拿起各自的普查设备和仪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驱车近300公里,抵达尼玛县尼玛镇扎荣墓地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在有条不紊完成2处文物点的采录工作后,已近下午3点。返回途中,因河水暴涨淹没了原先的道路,不得已之下队员们在向导的帮助下开始蹚水渡河。7月的尼玛县虽已经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但河水却依旧冰冷,河道底部又遍布砾石,渡河过程中,年龄最小的拉姆西措一个没站稳摔倒在了河里,无处着力的她被河水往下游冲了十几米。“当时水势太猛了,车辆也无法通行。我摔倒后大家一下子慌了神,下游又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太惊险了。”幸运的是一块巨石挡住了水势,最终在向导和队员的齐心协力下,拉姆西措被成功救下。有很多时刻,你惊心动魄,而世界一无所知;你翻山越岭,而大地寂静无声。而在这样无声的时光里,文物普查五姐妹一直在超额完成着工作进度。其间,她们在无人区经历5次迷路、3次陷车、2次“熊出没”和数不清的被动物堵截……“经常在无人区讨生活的朋友都知道,有些事情看似困难,其实解决起来一点也不容易……”笔者采访这些经历时,拉姆西措讲了个冷笑话。“开个玩笑,我觉得很酷。以前有句话,你在无人区踩到的每一片土地,都可能是没有被脚印覆盖过的处女地。而文物普查让我有了新的感悟,无人区并不是真的没有人, 这也是我们的祖先曾生活过的地方。”拉姆西措补充道。双湖县冬季长达10个月之久,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一年中8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超过200天。这里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湖泊,空旷无边的草场以及皑皑的雪山和冰川,更隐藏着说不清的危险。
在此前6月底7月初的普查中,普查队曾在双湖遭遇两次陷车,大片沼泽让她们犯了难。“双湖有一处古墓葬和一处古文化遗址都是新发现的文物点,我们想在夏季气候好的时候完成数据采集,没想到却被这片沼泽困住了。”无奈之下次仁曲措和普查队的姐妹们只能先做采访记录,和向导商议后决定在合适的时间再来一次。与之类似的还有申扎县的一处湖心岛岩画景观,也因湖泊面积大、水深难测等原因,普查队在到达后不得不选择暂时放弃。据当地牧民描述,该岩画景观可辨识的画面图像有牦牛、羚羊、骑士等,似祭祀活动或巫师作法、跳圆圈舞场景。“这个冬天,去双湖?”在普查队的姑娘们描述后,笔者向她们问道。“对。羌塘的夏天到处都是暗沼泽,任何东西经过都能陷进去。冬天所有沼泽都会被冻住,零下30度的气温湖面结冰也可以跑车。”次仁曲措和她的姐妹们已经向单位申请在冬季进行重新测绘,在这个当地牧民前往冬季牧场、外地人回家过年的季节重返双湖和申扎的高海拔地区。也许下一秒她们就会和一段失落的历史产生交集,会和一个重量级的文物相遇,这种期待写在她们脸上,也充盈在她们心中。这个冬天,羌塘女子普查队的姑娘们将逆流而上继续谱写独属于她们的青春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