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是促进全民健康、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渝中按照“强点、补线、建圈”的工作思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科学健身推广、赛事活动促进、体育融合拓展“四大工程”,扎实推进“10分钟公共体育服务圈”建设,成为市民乐享健康幸福生活的又一注脚。
健全服务体系
市民“近”享体育运动快乐
说起渝中的“人气王”,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绝对算得上一个。11月23日晚,记者在大田湾体育场看到,现场灯火通明,日渐寒冷的天气也抵挡不住市民的运动热情,大家或跳舞、打球、跑步,挥汗如雨;或跳绳、散步、遛娃自得其乐,体育场格外热闹。
据了解,大田湾体育场建成于1951年,作为新中国第一座甲级体育场,见证了重庆70多年来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2021年以来,渝中积极支持大田湾体育场改造。如今的大田湾体育场焕然一新,不仅有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各类室内专用场地、室外生态体育公园,还有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台等,满足广大市民运动健身、训练等需求。
孙亲亲家就住在大田湾附近,平时下了班喜欢和家人一起在这里锻炼身体。“这里环境好,设施设备也多,我喜欢打球,小孩喜欢跑步,出出汗的感觉特别好。”孙亲亲告诉记者,从他家到这里也就六七分钟路程,很方便。
不止大田湾,为方便市民就近享受体育服务,渝中积极联动相关部门,充分挖掘天台、街巷、步道潜力,突出多样化、便捷化、智慧化原则,有效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社区体育公园8个、健身步道50余条、口袋体育公园(健身点)723个,支持建设社会健身房50余个,安装各类健身设施6000余件,基本形成了“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社区体育公园—健身点(健身房)”的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0.89平方米增加至2.4平方米,社区平均拥有健身点9个。
在此基础上,渝中还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指导,一方面支持成立篮球、乒乓球、拳击等协会组织26个,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2262名,并积极推进社会体育指导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楼宇、进园区“五进”服务,教授居民正确的运动技巧和方法。今年以来,已开展指导服务200余场次,授课500余课时,辐射群众1.5万人次。
另一方面,渝中强化与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长效合作,系统指导科学健身,建成大坪街道、两路口街道国民体质监测站2个,为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数据支撑,全区国民体质合格率93.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做靓品牌赛事
“我运动我快乐”深入人心
11月1日,2024年重庆市珊瑚坝自行车越野挑战赛举行,80名参赛选手竞相骑行在美丽的珊瑚坝,上演了一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户外运动竞赛。
在赛事的带动下,骑行已经成为不少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新时尚、新潮流,每逢周五和周六,前往滨江路、珊瑚坝享受骑行快乐的市民络绎不绝。
“坚持以惠民为本,实施赛事活动促进工程,因时因地开展好群众性体育赛事,是渝中做好体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渝中区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也正是在这一场场赛事举办的过程中,不仅对体育运动项目本身进行了推广,更重要的是让“我运动、我快乐”理念深入人心。
按此思路,渝中先后策划举办了佛图关登山赛、成渝双城登高楼赛、山城街巷城市定向赛等独具重庆特色的群众性赛事;支持举办社区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家庭亲子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按照市场化方式,引入中美业余乒乓球俱乐部联谊赛、峨眉传奇世界格斗冠军赛等知名品牌赛事,全方位满足不同年龄人群赛事需求。
2021年以来,全区共举办各类群众性赛事150余场,辐射带动超过30万人次参与,全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从35%提升到39.1%,提前完成国家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目标要求。
今年,渝中更是深入贯彻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要求,积极探索体育赛事与文商旅融合新路径,先后打造了2024“悦动渝中”迎新春系列体育活动、2024年渝中区“全民健身月”主题活动,举办了第七届“天翼杯”电竞黄金联赛总决赛等十大系列赛事。
与此同时,渝中还十分注重体育从娃娃抓起,积极实施体育融合拓展工程,深化“体育+”工作思路,深入挖掘整合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等优质资源,建立体教融合协同机制,打造巴蜀中学、大坪小学等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学校13个,创建跳水、射击等高水平运动队7支,青少年体育赛事正朝着更高质量、更大规模、更大影响力方向发展。
事实上,今年在渝中举办的各类比赛从年初一直排到了岁末,大到国际联赛,小到社区运动会,“周周有赛事”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正是得益于便捷的运动场地、科学的健身指导、多层次的赛事牵引,渝中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让“处处能健身,人人爱运动”成为这座活力之城的全新基因。
总编辑/丁政义
副总编/余满生 责编/宋国萍
记者/黄清娴
视频/鞠丛阳 谭俊 曾蕊 制图/汤海娲
编辑/金鑫 校对/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