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味相投、灵魂相契的道友,让人有接受孤独的勇气,也给人生以温柔的慰藉。
文 | 遇安
毕业参加工作后,因住处偏远,精力有限,加之本身的性格内向,我很少出门交朋友,更少交到知心朋友。后来开拓了爬山的爱好,和山友们一起爬了周边好几座山,倒也热闹。但爬山时零碎的闲聊无法满足我与人深度交流的渴望,也很难触发我与谁进一步交往的念头。
于是,我第一次尝试组织读书会,每期共读一本书。从书本共读延伸开去,书友们聊工作、婚恋、家庭等具体话题,也分享日常的乐趣和困顿,还会谈自我、永恒、美善等形而上的话题,试图缓解一些精神性的迷茫。共读让我们在情感思维的碰撞中,感受独自阅读无法提供的生动的精神交流功能。
共读是深层次的交流,也是价值观念相近与否的筛选。曾看到南京大学的杜骏飞教授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类型:道友、朋友、熟人和陌生人,他认为要把最宝贵的精神交往放在道友(也就是观念一致)的人身上——即便互相并不熟悉。上学时的人际交往,常常起始于玩乐,而后才可能触及精神。读书会则是精神先行,快速帮我们做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筛选。因为读书会,我结缘了不止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但朋友毕竟不能常常相伴相谈。精神上的孤独感袭来时,很幸运,远方也有真实存在的另一种道友与我同声相应,或者带给我“心向往之”的感召和引领。
比如,六年前,我偶然在网上看到清华大学梅赐琪老师带训青教赛的文章,被他身上的学者魅力吸引,便一直关注他。虽然网上关于他的信息不多,但每一次消息(讲座、发言、文章等)都有触动或启发我的点。
去年10月,梅老师来杭州讲座,我初次面见他,向他讲了关注他的缘由,请他为我题写他曾在毕业典礼上寄语学生的“记得别让世界对你完全得手”,他在我名字后写下“学友”二字。从此,我有了第二种道友:学友。
还有一种道友,就是那些线上线下都无缘得见,但穿越千百年,仍以人格魅力和才情见识给后人以震撼的古人。
之前我的阅读领域,很少涉及古代文学,苏轼是为数不多让我有遥相联结之感的古人。了解苏轼的一生,会被他的有爱感动,他爱自己,爱众生,爱大千世界。正如朱刚在《阅读苏轼》里面说的:“即便经受种种打击,苏轼仍能坚持对人情的乐观信念,他不断地把政敌变为朋友,寻求友谊以抚平伤痛……这是苏轼一生中很令人感动之处。”
读苏轼的诗词,则被他的才情打动,无论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般妇孺皆知的千古名句,还是“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样小众但精妙的诗词,都给我以感动和力量。
近日,我读了黄晓丹的《九诗心》,身处不同大变局时代的九位诗人,用文学转化生命的痛苦,完成伟大的创造。当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用自身存在和文学作品回应历史和现实中的真实问题,提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和启发性的答案,让跨越时空读到这些的我,因为获得精神共鸣和理解,而多次几近潸然。
“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深交抑或神交,只要在某个时空存在着与我们兴味相投、灵魂相契的道友,就会让人始终有接受孤独的勇气,也给我们的人生得以温柔的慰藉。
澎湃夜读集Ⅲ《人间珍贵》上新啦!
购买方法如下
当当用户点👇
京东用户点👇
编辑|甘琼芳
排版|甘琼芳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