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或独居老人每天早晨打开或晚上拉合窗帘,这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常行为,在西固区先锋路街道公园路东社区却有着特殊含义。窗帘按时打开,证明老人安好,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便可放心,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他们就会立刻前往老人家中查看,防止意外发生。这样充满温情的约定,既不过多打扰老人的生活,又守护着老人的安全,成为共建温馨社区、邻里守望相助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公园路东社区空巢和独居老人共有28名,由社区党员、网格员、干部、志愿者共同组成“夕阳红”安护队,他们通过与辖区老人的“窗帘之约”,关心关注老人的安全健康,记录他们的日常所需、衣食冷暖,用浓浓爱心和深深责任守护着社区老人,用一个美丽的约定承托起老人温暖无忧的晚年。社区志愿者入户走访老人
“以后每天都要记得拉、关窗帘,好让我们知晓您的安全状况。”近日,公园路东社区网格员郭盼来到独居老人马玉珍的家中,原因是她早上巡查时,发现马玉珍老人的窗帘还没有打开。
86岁的马玉珍家住公园路东社区辖区山丹街电厂二区家属院,长期独居。“马奶奶!马奶奶!”郭盼在楼下大声呼喊,马玉珍老人闻声站到了窗户边与郭盼相互挥手问候。“看到老人拉开窗帘,或者看到老人站在窗前,我们就安心了;如果窗帘没有拉开,我会前往老人家中查看。”郭盼说。“这是我在报平安呢,小郭从我家楼下经过,看到家里的窗帘拉开了,她才能放心。”冬日的早晨,天气晴朗,拉开窗帘,晨光洒在马玉珍老人的脸上,温暖而柔和。“我们之间有个约定:每天早上9时前,窗帘若被拉开,表明自己安全,郭盼看到便会放心离开;如果窗帘没有被拉开,她就会立即前往我家中查看,防止发生意外。”马玉珍说。其实,不仅马玉珍和郭盼之间,现如今,在公园路东社区已有28位老人和社区的志愿者们订立了这样的约定。这项约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窗帘之约”。“小刘,今天我给父亲打电话发微信都联系不到他,请你们到我家中帮忙看看”。居住在综合大院的郑大爷,儿子一直在南京工作,每天都要和父亲视频通话报平安,当天联系不到,就立马呼叫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刘晓霞匆匆赶到郑大爷楼下时,发现窗帘没有打开,于是上楼敲门询问。原来郑大爷不小心把手机按了静音,没听见,起床后也忘记拉开窗帘。刘晓霞看到郑大爷平安无事,松了一口气,又给郑大爷耐心地教会怎样调节设置手机。当郑先生和老父亲联系上的那一刻,感激之情无以言表。郑先生发消息道:“你们替我们这些在外面工作的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太感谢啦!”
“窗帘不仅是平安的信号,更是网格员与老人的暖心互动。这个小小举动,拉近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距离,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公园路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亚丽说。王亚丽介绍,“窗帘之约”就是在尽量不打扰老人生活的情况下,给予老人必要的关怀,提供“有事解决事,无事不打扰”的暖心服务。这样的“窗帘之约”,柔和如春风,默默守护着老人们。如今,这份温暖在不断延伸。志愿者向老人打招呼
“自从天气变冷后,社区志愿者经常到我家来,看看暖气热不热,有没有需要代购的东西,陪我唠嗑解闷,有了他们的守护,心里踏实多了。”86岁的李奶奶说。
公园路东社区针对“窗帘之约”后续安护行动中发现的独居老人缺少陪伴、体弱多病、生活不便等日常生活问题,社区窗帘之约安护队还提供代买代办、打扫卫生、上门理发等帮助,让老人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缓解了他们心中的寂寞情绪。志愿者在服务中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到每一位受助老人身边,为他们增添一道暖心屏障,让他们感受到更多温暖。“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我们成立了‘敲门小分队’,加强邻里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窗帘之约’的服务项目,也扩展到代买、代洗、理发、保洁等‘微服务’。”社区党员志愿者欧金金说。欧金金介绍,“敲门小分队”的队员们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敲响了一扇又一扇门,主要关心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为他们送去生活用品和贴心的陪伴;关注困难家庭的需求,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他们排忧解难;向居民宣传各类政策法规和安全知识,提高大家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不仅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浓浓的关爱,也让整个社区变得更加和谐、温暖。如今,老人和志愿者之间形成了自然舒适的近邻关系。如果是爱热闹的老人,志愿者们就经常上门唠嗑,多些陪伴。如果是爱清静的老人,他们在窗帘开合正常的情况下不上门打扰,上门看望或帮忙打扫卫生时,也会提前电话联系,征求老人意见。
上了年纪难免记不住事,但在公园路东社区的老人们每天都记着早起一定要把窗帘拉开,晒太阳的同时,也在遵守着一个约定——“窗帘之约”。
拉开窗帘本是一件小事,却温暖了很多人。对于这些独居老人,志愿者们每天在社区里巡查,给予老人们关爱,陪老人唠嗑解闷,帮助打扫、代购,给老人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些许暖色。
窗帘一拉,拉开的是一份放心,也是一份关心。小小的细心之举,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永前 见习记者 魏晓莹 文/图
编辑丨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