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今年宜宾丰富多彩的春节活动,可谓是“非遗味”最浓。宜宾市博物院推出了2025年春节“灵蛇贺岁·古韵来潮——博物馆里过大年”主题文化活动;江安县夕佳山景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川南婚俗活动;在叙州区横江古镇,舞龙、“牛牛灯”、旱船等非遗民俗表演走上街头;在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数千名苗族同胞和游客载歌载舞,庆祝苗族花山节……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今年我们迎来的是首个“非遗版”春节。在这个春节里,“非遗”毫无意外地成了“主角”,人们纷纷感叹,今年的春节年味浓浓,欢乐多多,老传统和新年俗各放异彩,将新春氛围推向高潮,精神与情感强烈聚合,在这个新春佳节升腾文化自信。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拥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它不仅是一个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的时刻,更是一个展示传统文化魅力和彰显文化自信的平台。
这个春节,宜宾人用非遗文化讲述宜宾故事,展现宜宾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是源于对宜宾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也来自对文化创新的不懈追求。一方面,我们在充满仪式感的庆祝活动中,寄托了我们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美满的朴素情感。另一方面,这种非遗文化的传承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又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场难忘的文化体验,让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春节是新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新的一年,我们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我们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让文化赓续不辍、历久弥新,让发展质量更高,发展速度更快。
来源:宜宾融媒 | 编辑:小美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大宜宾】微信公众号,“星标”后私信回复下方关键词,即可查看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