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学》2024年冬卷目录

文摘   2024-12-18 03:18   重庆  


卷首语

  2024年冬卷


立冬已过,景物并不萧条,阳光仍然柔和,栾树叶红,青山洗翠。只是晨雾冷冽,透露一丝冬的讯息。在这冷意里,曾经的欢笑与泪水,感伤与怀念,飘散着与风的轨迹交织,又堆叠进冷空气里,于是,冬风里,满是回忆。

 

王旭烽《柳浪闻莺》叙说一段江南某越剧团两位女演员垂髫、银心与一位青年画扇师工欲善之间的情感纠葛。桃花扇是工欲善赠给垂髫的定情之物,借扇——还扇——赠扇再还扇,隐喻了两人之间的曲折情感。朦胧迷离的柳浪闻莺公园,没落凄美的戏曲艺术,才子佳人的彷徨与挣扎,承构了西子湖畔这段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此文如一曲怀旧的挽歌,既是对那个时代戏曲艺术没落的嗟叹,也对坚持追求清高倔强理想的戏曲人予以致敬。

 

应知《斜阳晚照》以养老院的偶遇为线索,串联起两位看似陌生但实则有着深厚渊源的老人的深入对话。这场邂逅不仅让他们回忆起中学时代的青春往事,唤醒了年轻时的情感,也探讨了老年生活的孤独与无奈,让他们在面对老去时找到了共鸣和安慰。

 

钟求是《走进这幢楼就是走进了文学》追忆1999-2007年间担任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的工作经历。从见证墨池坊办公楼的翻新,推进“温州文学周”、温州市少儿文艺大赛等重要工作开展,在与同事的朝夕相处中收获友谊,到在个人文学创作发展上的修炼与提升,这段岁月在作者的文学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记。

 

刘时觉《初到上庄》以“我”的视角展开回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插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在上庄生活劳动的故事。在上庄,十六岁的“我”带着初到农村的迷茫与好奇,克服艰苦的生活环境,耘田、耙河泥、为柑橘树剪枝等等,从城市青年逐渐转变为农村劳动者,留下一段挥之不去的人生记忆。老来重温当年事,只余一番感慨在心头。


易明《不曾远去的往事》深情缅怀离世的姑姥姥。姑姥姥对家庭困难的“我”的慷慨解囊,对亲朋的热情招待与细致关怀,以及她个人展现出的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由衷敬慕,给予“我”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也启发读者亲情无价,珍惜当下。小路《福佑村笔记》记录故乡旧人,想念勤劳聪明、踏实能干的二哥,擅造屋宕、深受尊敬的学贤姊夫,同时穿插展现楠溪江当地做篾、做瓦、竖屋等地域文化风俗,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已故亲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时代变迁、传统文化消失的遗憾无奈,情感层层递进,最终汇聚成对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


蒋建伟《散文的细节》结合多年写作及编辑的切身体会,认为在自媒体时代“散文热”的背景下,写出经典的散文,要从标题、人物描写、思想立意等三个方面着手雕琢作品细节,增加感染力,创造独特性,启发广大写作者珍惜作品,创作更多有生命力的能够直抵人心的散文。


枫红渐褪,霜白初现。又到年底,风已是沉甸甸的,捎着薄雾细雨,载着温情回忆。这一年里,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去往山间,走近海边,在季节更替中聚焦世事,品味瓯韵,交流观点,感受墨香温州。一年倏忽行至尾声,而《温州文学》的故事未完待续,等待来年的春天继续书写。


——编者

目 录

  2024年冬卷


聚焦

柳浪闻莺——王旭烽

世事

斜阳晚照——应知

玛拉沁艾勒——阿尼苏

塘河寻梦——虞文施


瓯韵

走进这幢楼就是走进了文学——钟求是

初到上庄——刘时觉

名士出曹村——王键

汤显祖眼里的瓯江——抒敏

品味

不曾远去的往事——易明

福佑村笔记——小路

八校散记——张耀辉

难舍“江南一片叶——严东一

我的爷爷——徐繁


诗苑

足够冷意的语言积雪——马叙

海——张小燕

告白者——党剑

父亲和那些抖擞的麦穗——黄晓玉

春天会像往事一样经过我们——徐文乐


交流

哈扎尔的记忆——坦次

云秀西岐山——李云飞

植物光芒——李汀

沉默的萨拉乌苏——李美霞

听鱼人的回眸微笑——陈巧珠


观点

散文的细节——蒋建伟

丘壑深邃  笔墨淋漓——朱首献


封二、封三



  何光德摄影专题 


《温州文学》

封面题字:莫 言

主 办: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编辑出版:《温州文学》编辑部

主 编:曹凌云

编辑部主任:陈 俊

责任编辑:胡芳芳 编辑:王永吉

地 址:温州市鹿城区绣山路559号发展大楼北楼6楼

邮 编:325009

电 话:0577-88969226

传 真:0577-88969701

邮 箱:wzwenxue@126.com(欢迎电子稿件投稿)

QQ :825920423

准 印 证:浙内部资料C013 号

设计监印:天佑书房

友情转载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龙溪河畔
文学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