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子音乐生涯,李焕之创作了300多部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撰写了300多篇音乐理论文稿、20多万字的《作曲教程》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今年元旦,位于晋江的李焕之艺术馆正式开馆。在艺术馆一楼、二楼之间,有一组“钢琴阶梯”,参观者每踏上一个台阶,就有一个音符被奏响。艺术馆用这种方式告诉人们,李焕之一生徜徉在音符中,为中华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
艺术起点,故土情深
LI HUANZHI ART MUSEUM
在李焕之的祖籍地福建晋江,《春节序曲》是孩童学习音乐的必修课,晚辈们用音乐与这位先贤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问世70年来,《春节序曲》响彻海内外,成为亮相国际舞台最多的中国管弦乐作品之一。2007年10月,它随我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声”外太空。
对于家乡,李焕之有着解不开的情结,总是记挂着为家乡做点事。1989年,家乡重修宗祠,邀请他为祠堂题写匾额及楹联。彼时70岁的李焕之即将住院,但非要把楹联写好才肯安心就医。“父亲说老家的事不能耽误,还是要先写好。”李焕之长子、国家一级录音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大康回忆说,“父亲就是这样带病挥毫,一遍又一遍地写到满意为止。”
晚年,李焕之时常写信向乡亲询问家乡情况,并反复强调“以后有事可直接与我联系”“要我为家乡做点事,我是很乐意的,也甚感荣幸”。
他的福建情缘,不仅来源于血脉上的联结。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音乐创作之路的起点,正是从福建开始的。
1985年2月,北京民族文化宫剧场,李焕之在音乐会合唱节目中指挥。(李大康 供图)
据资料记载,李焕之1919年1月出生在香港。1930年,11岁的他随母亲回到福建,先后在厦门、泉州求学。中学时代,他积极寻找学习各种音乐读物,研读丰子恺的《音乐入门》《生活与音乐》《世界大音乐家与名曲》等著作,参加学校铜管乐队,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1935年,他被郭沫若的短篇小说《牧羊哀话》打动,即兴谱曲创作了《牧羊哀歌》。
李焕之在自传中写道:“这第一首歌只是一次即兴创作,但从此我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1936年,他决心放弃高中学业,去上海专门学习音乐,师从萧友梅。
“在父亲的音乐生涯中,家乡的文化底蕴启发着他的创作灵感,家乡的风土人情在他的作品中也有诸多呈现。”李大康介绍说,如高甲戏、嗦啰嗹、南音、梨园戏等乡音的曲调和元素,都曾融入李焕之的作曲中。
比如,1958年,他回到阔别20多年的厦门,满怀激情和乡情写下了《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后改名《第一交响曲——天风海涛》),该作品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南音交响曲;此后的民族管弦乐曲《乡音寄怀》和声乐作品《白鹭女神之歌》,也都可以听到浓郁的闽南乡音。回京后,他马上把在福建工作时的留影洗出来给孩子看。
1995年晋江庆祝建市十周年之际,李焕之和同为晋江乡贤的著名诗人蔡其矫合作创作了《晋江之歌》。1997年4月,身患重病的他在病中坚持为《池店中心小学校歌》作曲;他的妻子、中国著名儿童音乐作曲家李群同年也为池店中心幼儿园创作了《池店中心幼儿园之歌》。
2000年,弥留之际的李焕之再三交代儿子,有机会一定要回到家乡看看,以弥补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为还其愿,李焕之的儿子李大康、李小康、李毅康,都先后到晋江寻根认祖。
其实,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作曲家,为故乡福建谱写更多耳熟能详的曲子,李大康也曾有一丝遗憾,但“从事录音师这条路,也是被父亲指点过的”。
李大康在李焕之艺术馆内聆听父亲的音乐作品。(资料图片)
“小时候,我跟随父亲学过钢琴,家里的音乐氛围很浓。而我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特别喜欢捣鼓无线电,组装矿石收音机。父亲见我喜欢半导体,就建议我可以去当个录音助理。”李大康说,“他倒是没看错我的潜质,我在这个行业稳稳走到了现在。”
七个音符,一部人生
说起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大家都熟知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但很少人知晓,为它编配管弦乐总谱的,正是李焕之。
1950年,怀着满腔热血,李焕之开始探索为《义勇军进行曲》配置和声,并在1951年随中国青年艺术团赴东欧各国巡演时,第一次为其编配了管弦乐总谱。此后,他又对总谱进行了多方面的修订。待到1954年,李焕之几经修改的国歌管弦乐总谱终于定稿,并被周恩来总理批准确定为发放到世界的正式版本,成为现今在全世界通用的法定版本。
李焕之曾自述:“我能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歌编配管弦乐总谱,这是一个音乐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我也为此而感到无上荣光。”
尽管获得“官方认证”,李焕之也不曾停下对音乐的打磨。“父亲对作品精益求精的态度,简直到了‘鸡蛋里挑骨头’的地步。”李大康在整理资料时发现,国歌管弦乐总谱定稿后多年,父亲仍在持续修订编曲细节,“比如,1959年的版本,在第19小节的第2拍,加上小军鼓的滚奏,填补歌词‘最危险的时候’与‘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之间的空白;1983年的版本,在‘小军鼓’上又用铅笔添上了‘渐强’符号”。
“就这么一点点精雕细琢,呈现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李大康说,父亲一生都在思考如何更好表达音乐的内涵。正是艺术家对音乐事业的执着追求,最终完成了极富层次、极具威武雄浑恢宏气势的和声语言,让《义勇军进行曲》焕发出“前—进—进”的磅礴力量,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
生命不息,前行不止。李焕之手中的乐谱,也不断被他的生命之光滋润、丰满。
创作《春节组曲》和《第一交响乐——天风海涛》时,李焕之所选用的音乐材料,都源自他在生活中的感受、采风地的风貌、人民群众的情怀。正如他在《传统音乐和我的创作》中所提到的:“作曲家要生活在其中。”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李焕之还陆续把一些民歌和古曲改编成合唱,谱出一条“民族学派合唱艺术”的道路。在他的探索下,民歌《东方红》变得更加丰满、庄严,由陕北小调“华丽转身”为雄伟而亲切的赞颂歌曲,音乐形象更显饱满辉煌。
“为民歌或古曲编配合唱,是一个很费思索而又非常严谨的艺术加工,它绝不是简单的‘民歌加和声’。”在《传统音乐和我的创作》中,李焕之这样表达对民族学派合唱艺术的独有见解。编创中,他极为珍视民间音乐特色,针对性地渲染出不同的地方性格。《生产忙》《八月桂花遍地开》《苏武》等民歌或古曲通过合唱的艺术加工后,保持了浓郁的民间韵味,也在表演上返璞归真。
“七个音符,一部人生”——80岁生日时,李焕之写下这样的人生总结词。徜徉在神奇的音乐海洋中,这是李焕之少年时的梦想。千禧年元旦前,罹患癌症并双耳失聪的李焕之,燃烧最后的生命,完成了单乐章民族管弦乐《大地之诗》。
2000年3月19日,一生都在创作音乐的李焕之与世长辞。为了迎接这位音乐巨匠“回家”,厦门环岛路的音乐广场上,为他塑起了一座面朝大海的雕像——
刚从海边散步归来的他,斜倚在礁石上,微笑着凝望远方。碧海为琴,风云交响。
内容来源:福建日报
本期编辑:林曼菲
本期校对:黄青稚
本期审核:李剑锋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