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杨丽萍:春晚蛇舞表演太逼真再惹争议,镜头放大后,观众又怕又想看!

财富   2025-01-29 23:19   北京  

蛇年河南春晚,又吸足了眼球。

今年,他们和杨丽萍再次合作了一个新的舞台---《蛇来运转》。

杨丽萍的人蛇合舞一亮相,瞬间惊艳了亿万观,她的动作就像一条灵活的蛇,在舞台上扭来扭去,柔软得超乎想象。

一个个舞者宛如灵蛇出洞,一会儿昂着头,一会儿又弯下身子,一会儿又蜷缩起来,将蛇的柔美与力量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镜头放大,可以看到杨丽萍的眼神,那真是蛇的凝视,神秘、灵动、阴冷。

这支舞蹈很多人看了有点发怵,感觉在看恐怖片,认为不适合喜气洋洋其乐融融的春节气氛。

再看看男女舞者的动作,时而交颈亲热,,时而首尾相连,有些真的是过于“亲密”,毫无避讳而言。

这更引起了一些人批评,说这种舞蹈少儿不宜,不合适在大庭广众表演。

这样的评价并不奇怪,杨丽萍的每一次大胆创新都是惊艳与争议并存。

以前杨丽萍的新舞蹈,其中有一段“阴阳双修”的内容,同样引起了网上一片哗然。

你看,在这些图片里,男舞者是穿得比较少,女舞者也很薄透,两人贴身跳着各种舞姿,有些动作确实比较亲密。
对此,杨丽萍说过,类似舞蹈,和孔雀舞一样,都是要诠释“万物复苏”、春天来临、生命重生的主题,表达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往更深处讲,它还表达了众生在涅槃与重生、爱与恨、束缚与自由之间的痛苦、纠缠、挣扎和冲决。
说到底,艺术是有门槛的,就像古典音乐一样,并不是任何人都能欣赏得了它的美;也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种艺术形式,并不会人人讨喜。
说起孔雀舞,就不能不说起杨丽萍。
应该说,杨丽萍对艺术是非常真诚的,也是极度热爱的,热爱到可以称之为舞痴。
她几乎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艺术,献给了孔雀舞,为了保养颜值,每日精心定制食谱,据说“常年吃花瓣喝露水”,简直活成了不食烟火的仙女”。

网传她每天的食谱是:早上9点左右,喝一杯淡盐水,然后上午陆陆续续喝3杯普洱茶;中午吃一小盒牛肉,一杯鸡汤和2个小苹果;晚餐只吃2个苹果和以小片牛肉!


你也可以说她矫情,但你来矫情试试?


矫情一天两天容易,但矫情一辈子就难了。


她为了事业放弃了婚姻和生育也成为焦点,热心人告诫她女人一生最重要的就是家庭和孩子。



但为了跳舞,她对这些劝告听若不闻,一生无儿无女,只为舞蹈活着。


这样的生活,你不一定欣赏,但这样的艺术家,你应该敬佩。

至于舞者身体动作过于亲近的事,其实在人类艺术史上,类似描写人体的绘画、雕塑和文字,不知道有多少,数也数不完啊。

就拿大家最熟悉的男体雕塑,米开朗基罗的大卫:
和卢浮宫镇馆之宝,人体美的标准——断臂维纳斯。

再看看波提切利的名作:《维纳斯的诞生》。
再读读中国最古老、最经典的作品,《诗经》里的文字: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具体里面说什么,我就不翻译了,你们自己自己看吧。
何况杨丽萍作为一个65岁功成名就的舞蹈家,她有什么必要去表演淫秽,难道这个年代岛国动作片还少吗?
我觉得对艺术作品,宽松点、包容点为好,不要因为不理解,就动辄喊打喊杀,更不能因为不理解就要去摧毁。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创新和试错的空间,更丰盈的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一个宽松、包容的社会,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包括你我,包括你我的家人、孩子们!

“政闻天下”微信公众号设为星标可以及时收到原创文章!

政闻天下
广受精英推崇的公众号。涵盖国际政治、经济、商业、历史和生活等内容,帮您知晓天下大事,把握政商动向,探讨安邦治国之道,品味人生之真谛,邀您共赴一场精神盛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