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柴火炕出好锅巴
——老兵丁松和他的“小村故食”
2024年11月的一个午后,我和一位同事应邀来到位于舒城县“四大名山”之一的鹿起山下,实地探访一名退役老兵的“小村故食”创业故事。这位退役老兵的名字叫丁松。
产业基地正门
军人出身,企业历练
丁松,1977年12月出生在安徽省舒城县原西衖乡花园村(今南港镇花园村),1996年至1998年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58师。1999年3月,退伍回乡后的丁松只身前往省会合肥。当时,合肥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正在招聘县区销售负责人。只有高中学历、没有一点社会工作履历的丁松鼓起勇气向企业投递了应聘简历,公司面试官十分欣赏这位对销售工作充满热情的退役军人,最终他战胜了多名竞争者被公司成功录用。
入职后的丁松被派往老家舒城开辟市场。他带着舒城团队一班人深入城乡商超和批发市场等,推广公司饮料产品。白天商超负责人比较忙,他便加班加点拜访客户。有时为了谈好一个重要客户,他连续数周登门拜访……入职当年底,丁松便将太古公司舒城地区的饮品销售业绩突破到了16800标准箱。入职第二年,他便被公司提拔为六安市场的负责人,接着由于他出色的工作成绩,又被调往阜阳分公司担任负责人。三年,他完成了职业生涯的“三级跳”,还受到可口可乐大区总部的工作表彰。
2021年10月,丁松离开了工作22年多的太古公司,此后他还在真心等知名食品企业担任过大区销售负责人。这些工作履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销售经验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凭借军人的坚韧品质和在五百强企业练就的专业素养,丁松在商业领域开拓进取,充分展露锋芒,成为行业名副其实的佼佼者。
丁松在发表私域团长大会主旨演讲
情系家乡,返乡创业
尽管在城市的职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丁松始终心系家乡。回乡创业以前,丁松在合肥有一家新渠道供应链公司,独家代理安徽几十个农特产品和地标美食,这其中就包括舒城余氏豆腐、张母桥刘姐手工挂面以及丰和手工年糕等的一些特色农产品。经供应链销售渠道,丁松成功地把这些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往了长三角城市的众多社区团购平台。经过多年运营,丁松的新渠道供应链公司也上升为行业影响力很强的公司。
丁松告诉笔者:“我老家在舒城县南港镇花园村,我们那个村民组目前常年在家的只有三四位留守老人,村里的青壮年都在外务工,有的已经全家定居在外地了……老家青山绿水留下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许多美好记忆。”
近年来,锅巴零食越来越为消费者青睐。锅巴在南方人的生活中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很多人认为传统的锅巴加工并不复杂,原材料和工艺也不复杂。常年在食品市场打拼的丁松深谙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趋势。丁松敏锐地嗅到了土灶锅巴的商机。返回舒城之前丁松曾和安庆岳西县的厂家有过农家锅巴合作,但是锅巴的产量有限且品质把控很难达到丁松本人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于是他蒙生了返乡创办一个大别山柴火灶锅巴基地的想法。
丁松说:“在合肥闯荡多年,我在商业领域虽有发展,但是我始终牵挂家乡。我感觉到家乡农村产业发展跟不上时代步伐,目前我想做的是如何把当地资源与柴火灶锅巴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发展柴火灶锅巴产业的同时也能带动乡亲们致富。”经过调研,陈松决定坚持走传统手工制作路子,减少工业化制作程序,这样不但能扩大村民就业,同时又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健康追求。
于是,他把这个想法跟花园村老村支书胡艳应书记和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黄和萍和盘托出。这个创业想法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家乡党委政府的回应。在镇村的多方协调下,最终将基地选址落在了南港镇的鹿起村。2024年年初,丁松便毅然回到家乡,开启了发展柴火灶锅巴产业的创业之路,他热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克服困难,打响品牌
创业初期,他面临诸多挑战。为了还原地道的柴火灶锅巴口感,他深入研究传统制作工艺,采用优质长粒糯米为原料,不断改进制作流程。同时,他还系统解决了原材料采购、生产工具改进和员工的招聘与培训等问题。
待到基地正式投产,仅培训周边入职群众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锅巴的品质也有了大大的提升。基地产出“小村故食”柴火土灶锅巴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极大欢迎。目前基地拥有柴火灶锅巴食品生产许可证(简称:SC证书),可日产几百斤柴火土灶锅巴产品,产品质量把控严格,能充分满足国内大渠道探厂、溯源要求。
丁松在展会上向嘉宾介绍“小村故食”土灶锅巴
基地投产以来,丁松除了做好基地的日常生产管理,还经常外出参展,推广锅巴。在今年11月1日西安举办的中国爆品集采大会上,丁松会见了农友会创始人,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决定联手把大别山农特产品推向全国私域社团渠道。
凭借军人的毅力,丁松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制作出了口感酥脆、香气四溢的柴火灶锅巴,并保留了传统风味与特色。利用自己在私域供应链渠道的经验和人脉,丁松积极拓展市场,“小村故食”大别山柴火灶锅巴系列产品越来越“出圈”,逐渐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今年7月,“小村故食”舒城鹿起产业基地被安徽省食品行业协会非遗专业委员会授予非遗食品产业基地牌匾。
带动就业 助力振兴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基地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包括生产基地工人、电商平台销售人员等。目前,在鹿起基地稳定就业的群众有15人,人均月收入达到4000多元。
在基地工作的黄大姐告诉笔者,她的爱人2013年患病,自此便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夫妻二人育有两个女儿,一个在上大学另一个在上初中,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鹿起村梅兴玉书记介绍我到丁总的柴火灶锅巴基地上班,制作锅巴对我们农村群众来说工艺不算复杂,关键要掌握好火候,我能熟练按照基地的工艺培训要求进行锅巴的炕制,品质做到了原汁原味和‘零添加’。我现在每月能收入三四千元,还能兼顾到家庭,我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工人在翻炕锅巴
炕制好的锅巴静置晾干
丁松告诉笔者,基地锅巴产品的订单供不应求,现在预订单已经排到半个月后。下一步,基地将依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积极拓展建设一期二车间,届时“小村故食”大别山柴火灶锅巴的日产量将达到2000斤左右,吸纳稳定就业人口50多人,必将有力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丁松表示,他将以此为契机,将大别山柴火灶锅巴这一品牌打造成为国内柴火灶锅巴产业的“新标杆”,未来伴随鹿起产业基地的进一步壮大,将为家乡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强大动力。
基地土灶锅巴产品展示
后记
“锅巴”名出安徽。《北京晚报》1994年6月4日曾载李知文先生《“锅巴”考源》一文,认为锅巴本作锅粑,原是带有地方色彩的皖语中的一个词。桐城派晚期文学大家姚永朴所著的《旧闻随笔》可证,其中所记汪志伊的嘉言懿行———《汪家门制军》,有这样一段记述:“太湖李木山(长森)与公(指汪志伊)同时居官,并有廉名,时人称为汪白菜、李锅粑。锅粑,皖语,谓锅底焦饭也。”据此可知,现代汉语的“锅巴”是由皖语中的“锅粑”演化而来的。
采访快结束时,丁松热情的向笔者展示了基地出产的柴火灶锅巴系列产品。打开包装的一瞬间,那一缕悠然飘来饱含淳朴幸福的“味道”,一下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儿时——上小学时,每天中午放学回家,吃罢午饭,我最欢喜的事便是围着灶台看妈妈用锅铲小心翼翼“翻炕”锅巴……
作为一名来自舒城农村的“80后”,小时候我最喜欢的零嘴就是大米饭做的锅巴。我想,对大多数舒城人来说,对锅巴的热爱,大抵都源于童年的记忆。在那个纯朴的年代,孩子们的零食清单远没有现在这么“富足”。柴火灶煮饭时结出的锅巴,有一种独特的香味。经过“翻炕”的锅巴,轻轻咬上一口“嘎吱”作响,脆香的口感简直比饭菜本身更让人满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零食越来越多了,却依然忘记不了小时候的锅巴味道。
如今忆起,原来我们对柴火灶锅巴的爱,是对乡村生活的爱,是对芬芳泥土的爱,更是对从指缝中溜走的那些童年美好记忆的爱。
鹿起山下,
木柴噼啪;
小村故食,
飘香锅巴。
正如“小村故食”大别山土灶锅巴的包装上印着一句话——“好柴火才能炕出好锅巴”,这正是退役老兵丁松多年打拼故事的真实写照。
“小村故食”大别山柴火灶锅巴的舒城生产基地位于舒城县南港镇鹿起村,欢迎大家来品鉴、选购。
线上采购渠道请搜索
1、腾讯的视频号:小村故食
2、抖音的官方企业店:小村故食大别山柴火灶锅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