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习俗悄然回归,南昌市民感受独特新年氛围

政务   2025-01-21 14:23   江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市集,
作为一种传统商贸活动,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代社会,
贸易形式不断变化,
市集曾一度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
赶集这一传统习俗悄然回归,
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近日,
记者走进乡村集市,
感受新年的热闹氛围,
体验赶集的独特魅力。

赶的是一种情怀



















“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1月17日上午10点,湾里管理局太平镇瀚德逸居小区大门口的太洗路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快来买啊,乡下辣椒5元一袋,一袋两斤”“正宗散养三黄鸡,10元一斤”“正宗水库鱼,10元一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仿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曲。马路两边摆满了摊位,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从新鲜上市的鸡鸭鱼肉到各式各样的干货水果,从不同款式的服装鞋帽到新颖实用的五金用品,应有尽有,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记者遇到了今年50岁的李俊孟。他是太平镇本地人,对赶集有着深厚的情感。每周二、周五的赶集日,他都会早早地来到集市,即便什么也不买,也要来来回回转上好几趟。李俊孟笑着说:“赶集对我来说,不仅是选购生活用品,更是一种情怀。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看到熟悉的面孔,听到亲切的乡音,这让我心里特别踏实。”



一路逛过去,记者的目光被新鲜的“土货”所吸引,黄牛肉、水库鱼、散养鸡等土特产,很快就将记者手中的袋子塞得满满当当。在购物的过程中,记者不时与当地村民交流,感受到他们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村民张建军向记者分享了他对集市的热爱:“除了服装鞋帽、干货、水果等产品,卖蔬菜、鱼、肉的大都是周边的菜农或养殖户。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不缺吃穿,对食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和几十年前赶集一样,大家都喜欢买这些农家自产的‘土货’,因为它们不仅新鲜,还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吃着放心。”



















赶的是一种新奇



















大三女生惊叹:原来芝麻糖是这样做的


与李俊孟不同,“00后”占钰萱在赶集中体验到了一种新奇。占钰萱正读大三,寒假跟父母到太平镇游玩,碰巧遇上了赶集。这是她第一次赶集,眼前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新鲜和好奇。“原来芝麻糖是这样做的,今天真是长见识了。”她兴奋地说道。看着摊主熟练地将糖浆和熟芝麻拌匀后在模具里压成饼状,再切成小片,占钰萱忍不住买了一些品尝,香甜的味道让她赞不绝口。不仅是芝麻糖,集市上的各种美食都让占钰萱流连忘返。“皮薄肉厚,现包的馄饨真好吃!”她一边吃着馄饨,一边兴致勃勃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在太平镇的新年集市上,人们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商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记者看到,写春联的摊位前围满了人,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将美好的祝福融入到一副副春联中。传统手工艺品摊位前也挤满了游客,都在精心挑选着竹编、草编的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之前只是在影视作品里看到,没想到赶集还能碰上,不虚此行。”年轻游客韩子墨开心地说道。


几年前放弃高薪职业,到太平镇经营“山泉缘阁”客栈的彭燕,对赶集有着不同的看法。她认为,赶集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交流,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沟通和文化上的传承。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赶集让人们放慢了脚步,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温暖和感动,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美好回忆。“赶集这一习俗的回归,让人们能够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乡村生活的美好。随着时代的发展,赶集这一传统习俗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焕发出新的活力。”彭燕说。



















赶的是一种“年味”



















二孩妈妈的年货清单上写了35种商品


1月18日是星期六,也是安义县万埠镇每周的赶集日。记者起了个大早,驱车1小时左右,从红谷滩区来到万埠镇桥东街附近,这里早已被有序排列的摊位和前来买东西的群众围得水泄不通,整个集市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放眼望去,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水果蔬菜、鲜肉水产、炒货干果、生活用品、农事用品等商品让人目不暇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手机付款声、剁肉声等此起彼伏,奏响了蛇年春节的幸福序曲。



“集市太火爆了,用人山人海形容都不为过,我想挤都挤不进去。”村民骆凤娇骑着电动三轮车早早地来到集市,车上还有她的两个孩子,“今天来集市上大采购,把过年要用的东西置办好,顺便带孩子来感受一下这里的‘年味’。”骆凤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年货置办清单”,上面用稚嫩的字体写着红辣椒、牛肉、鱼、对联等共计35个种类的商品。“这是我上四年级的女儿昨晚写的,我报她写,还有一些可能当时没有想到,现场看到了再买。”骆凤娇开心地说,“集市里吃的、用的应有尽有,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



















赶的是一种热闹



















一天最高峰时赶集人数达3万人次


“红线椒6元”“红泡椒4元”……在一个卖辣椒的摊位旁,摊主孔美波不是在回复顾客的询问,就是在称重。“今天凌晨四五点,我带了3400斤新鲜辣椒赶到这里。现在来买辣椒的人太多了,忙得我都出汗了。”说话间,孔美波将身上的毛衣快速地脱下来。“辣椒是每家每户过年必备的产品,我准备卖完这一车辣椒就回家过年。”



“老爷子,又看到你了,今天要买点什么?”在一个卤菜摊位旁,摊主杨建全正忙着与顾客打招呼,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他的老客户熊成能大爷。熊大爷操着万埠口音说:“今天你的生意很火爆啊!快过年了,外出打工的孩子们这几天就要回来了,我跟老伴过来赶集,买些鲜肉鱼虾蔬菜水果,等孩子们都到家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地过个团圆年。”说话间,熊大爷已经选好了两块卤牛肉和卤牛肚递给杨建全称重。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番,几乎没有人空手走出集市,大家都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我们万埠集镇远近闻名,吸引了十里八乡的群众到这里赶集,同时也吸引了永修、高安、奉新、新建、湾里等周边县区以及长均、长埠、东阳等周边乡镇的商贩过来卖货。”万埠镇负责赶集活动的胡小九告诉记者,周六当天最高峰时赶集人数达到3万人次。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汤亚辉 李海燕 殷思萌 马悦 文/图
编辑:姚西林 二审:李园园 终审:杨赟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南昌发布
南昌市委、市政府官方发布; 最权威、最快速、最精彩; 了解南昌,从南昌发布开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