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听歌,是很简单、平常的事。电视、广播、手机,随时打开都能听。正式一点的,买一张票到音乐厅听一场歌唱家的演唱,也花费不多。今年夏天,我到湖北通山的九宫山走了走,在山里听了两次歌,很不一般,值得一记。
九宫山景区有个著名的传统村落中港村,这个村子有个周家大屋,建于清乾隆年间,占地4400平方米,有48个天井、132间房。屋内家家相通,户户相连,吸引了众多游客。那日,我们走在民俗步行街,突然听到一阵歌声,是男声,中气十足,声音浑厚而苍劲,穿透力很强,盖过了熙攘的人声和风中林木的喧哗。细听那歌,是《祖国不会忘记》: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在辉煌事业的长河里,那永远奔腾的就是我……我把光辉融进,融进祖国的星座。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听起来像个专业的歌手,至少是个高水平的业余歌手,唱出了真挚的情感,但我也听出了个别字音带着鄂南口音。歌声这么优美,唱得这么动情,我要去看看。
那是在民俗街的北头,一幢二层楼的底层楼廊里,乡村木制椅子摆了一排,一群婆婆围着一个唱歌的爹爹坐在椅子上。我数了数,共七位婆婆。一首歌唱完,七位婆婆和我们几个都鼓起掌来,请爹爹再唱一个。爹爹一点都不扭捏,站直了身子,立即又唱了起来。这次唱的是《我爱你,中国》,虽然还是带着点鄂南口音,但吐字清晰,音调准确。我们再鼓掌,爹爹再唱,唱的是《今天是你的生日》,唱得很深情。
爹爹姓周,是本村人,70多岁了,会唱许多红歌,也能唱当下的一些流行歌。爹爹过去在外地和家乡景区打工,如今年龄大了,回到家里,和一些老伙伴一同安度晚年。他唱歌,晒太阳,引导游人游览周家大屋。
在中港村,吸引众多游客的是古老的周家大屋,而我在街边被这样一幅画面所打动:一位年过古稀的爹爹给七位婆婆唱歌。阳光下,背靠新楼房,歌手的歌声在山村里翩飞,在丛林中回荡,八位老人脸上都带着微笑。我从那微笑里看到了满足和幸福,听到了他们的心声,那就是周爹爹唱的:“我爱你,中国,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月儿常圆儿女永远欢乐”……
第二天晚上,我又一次在九宫山听歌。那天,我们顶着微茫的夜色,沐着徐徐的和风,由中港村出发,来到位于山上的九宫山游客中心。我们到达时,游客中心的广场上已是人影憧憧,即将在这里演出的是当地一个艺术团的文化志愿服务队。演出人员除一名男子外,全部都是女性。我们一落座,二十面大鼓立即轰隆隆地擂响,九宫山的夜空抖动了一下,我看到漫天星斗在闪烁,月亮也从云朵里冒出来看演出了。
开场鼓声之后,一阵穿透夜色的山歌响起来了。山歌是用通山话唱的,不好懂,一位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这是《十绣荷包》:“正月里来是新年,花线抄几根,绣起荷包,奉送我同年,啷咚,啷咚,啷的咚。啊,瞧见一枝花,绣起的荷包奉送我同年……”山歌有独唱,有二人唱,有集体合唱。控制音响并担任指挥的是一位姓李的大姐,麻利、干练,精气神足。她是这支山歌队的组织者,也是队长。
李大姐曾是九宫山的知青,回城34年后重回当年插队的村子,在景区开了一家“农家乐”。为了丰富山里的文化生活,十几年前李大姐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先带大家跳广场舞,后来又成立山歌队,到处搜集山歌,整理山歌,四处免费演唱山歌。如今,山歌队发展到40多人,主要是农村妇女。她们一边在地里和茶山忙活,一边唱山歌。在李大姐的带领下,她们的山歌唱到了中国农民春节联欢会,唱到了中国原生民歌节,唱到了中国农民丰收节,还多次获得奖项。
望着山歌队的这些妇女,她们从30多岁到70多岁,健康、阳光,她们中的许多人下午还在地里干活,还在茶园里采茶,吃完晚饭换上演出服就来到广场上唱山歌,唱得畅快,唱得淋漓,她们是那么快乐。
在山里,我听到周爹爹唱歌,听到民间的山歌队唱歌。他们歌唱祖国,歌唱生活,他们都是农民。这是新时代动人的风景——他们感到幸福,他们就放声歌唱。(作者:刘益善)
作者简介✍️
刘益善,男,著名诗人,作家,笔名易山。汉族,祖籍湖北鄂州,出生于武汉江夏。197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即入《长江文艺》杂志社当编辑。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理事,《长江文艺》杂志社编审,社长,主编。湖北省作协副主席。
来源 光明日报 编辑 九宫山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