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戚的人情往来,成为我和子女吵架重灾区”

体娱   2024-12-12 12:20   重庆  


最近,常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


和老家亲戚的人情往来,是子女和父母吵架的重灾区。


想起之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张大爷出生在农村,靠着身边亲戚的托举,从农村奋斗到了城市。


成为他那辈人中,唯一实现“阶级跃迁”的。


因此,张大爷一直十分感恩。


但凡亲戚开口,不论是求人办事,还是借钱应急,他都有求必应。


“我是家里最有本事的,理应多付出,帮衬大家。”


逢年过节,张大爷也必定要回老家走动。


挨家挨户地上门送礼、唠嗑。


谁都不能落下。


即便如今他已经年过60,依然在大年初一凌晨3点起床,家家户户地上门拜年。


风雨无阻。


如今村里的亲戚都住进了新房,彼此相隔较远。


这走一圈下来,从天黑到天亮再到天黑,年轻人都累得腰酸背痛。


更何况是一个老人?


但张大爷不顾子女劝说,仍坚持:


“血浓于水,亲人间无需计较,要多走动,感情才会更浓厚。”



不仅如此。


张大爷每年送出去的礼金也不计其数。


不论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大爷都“人未必到,礼必到”。


旁人还会按辈份大小、关系远近来定礼金数额。


但张大爷偏不。


每次随礼,礼金必须比别人高出一些。


因为“这样才有面子”。


即便在家里经济困难时,大爷的礼金也绝不少给。


但背地里却要求自家人省吃俭用。


为此子女没少和他发生冲突。


而让亲子矛盾越演越烈的,是自从子女开始独立赚钱后,每逢随礼,张大爷都会要求孩子掏钱。


子女因为和一些亲戚交集太少,选择拒绝时,他就会唠叨:


“不论来往疏密,只要有血缘,亲人间就有天然的羁绊。”



张大爷口中的“血缘至上论”,在如今的眼光看来,多少有些“迂腐”。


但若回溯他过往的经历,倒也情有可原。


在他成长的那个穷苦年代,农村生活很难自给自足,必须抱团取暖。


最常见的,因为家庭成员多,但粮食少。


时不时就得“今天你借我些谷子,明天我借你点大米”。


大家互相搀扶,日子才撑得下去。


再加上,亲戚间更有信任感,互帮互助也更顺理成章。


一来二去,感情自然变得深厚。


正如社会学教授胡小武曾说的:


“对于上一辈的人来说,亲戚为他们赋予的价值是多重的。


有经济上的援助,也有情感上的依赖。


再加上大家都很珍惜。


越珍惜,越形成一种以家庭为主的强关系。”



而如今时移势易。


新一代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往往外出打拼,拥有自己的生活,很难时时顾上父母。


而父母们万一出点事,依然要倚靠亲戚。


再加上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老家,社交圈有限,精神世界也比较贫瘠。


走亲戚,聊些鸡毛蒜皮,便是他们全部的情感慰藉和日常消遣。


亲戚,算得上是父母的“全世界”。


如此想来,便不难理解:


父母为何对维护亲戚关系如此执着。




如果说父母的成长背景是典型的“熟人社会”,那么他们的子女大多成长于“陌生人社会”。


从小和亲戚的互动,就止于逢年过节时的礼貌客套。


长大后,又各奔东西,一年到头都见不到面。


换句话说,亲戚更像是“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可就是这样的“陌生人”,却总要借着血缘为名,来找自己“麻烦”。


这谁能不生气?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搜:


#工作后,出租屋就成了亲友们的临时酒店#



像网友依依的表妹之前想来南昌找工作,被家人安排给依依照顾。


虽然和表妹没啥感情,但毕竟有家人嘱托,依依也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谁知,表妹不仅自己来,还偏要带上闺蜜。


依依碍于亲戚的情面,不好意思拒绝,只得自己睡沙发,把大床留给了客人。


本就狭小的出租屋,因为亲戚的入住,一举一动变得更加局促。


不仅如此。


在那之后,依依每天下班回家,即便累得半死也要给3个人做饭。


表妹她们吃完饭就回屋,从不帮忙洗碗收拾。


日常的吃穿用度与水电费,也都是依依掏钱。


但从没听到过一句“谢谢”。


更让人无语的是。


一开始只是说“暂时借住”,等找到工作和房子就搬走。


谁知,依依给表妹发招聘启事和租房信息,通通被“已读不回”。


两人一住就是大半个月,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这哪是来了客人,分明是请了两尊活菩萨。”



依依也曾多次和父母表达不满,但得到的回应都是:


“你是姐姐,要包容,不要和妹妹计较。”


言外之意:


为了亲戚的情面,依依必须忍着。


相信类似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


爸妈利用孩子的“资源”做人情。


七大姑八大姨,谁家有事儿,孩子都得出手相助。


顺手帮忙也就罢了。


但偏偏有些事吃力不讨好。


像十点君就有朋友在医院工作,家里亲戚不论大病小病都找她帮忙。


她一边用自己的人脉,帮亲戚看病,一边还要花自己的时间,陪亲戚忙里忙外。


有时,甚至得请假帮忙。


况且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然后就会有三四五六七八次。


没完没了。


一旦拒绝,还会被爸妈批判:


“冷血淡漠,不念情分。”


久而久之,和亲戚间的矛盾,就演变成了和父母之间的矛盾。



记得费孝通曾在《乡土中国》里说: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换言之:


熟悉和血缘并无绝对关系。


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感情需求和物质支援,大多可由身边的朋友、同事、搭子满足,用不上远在老家的亲戚。


生活中的“替代性关系”越多,对亲情的需求就越弱。


再加上,在和亲戚少有的互动中,很多亲戚也不如父母所言那般一团和气、互相帮衬。


反而是:


“嫌你穷,怕你富,恨你有,笑你无。”


感受到的“负面情绪”远多于“正面情绪”。


没有感情基础,也不提供实际价值,还老对自己指手画脚。


自然啦,年轻人会对父母口中的“血缘至上”嗤之以鼻。


把和亲戚的来往通通归为“无效社交”。




聊了这么多,不难发现:


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其实都没错。


因为我们都是时代的产物。


父母有认知局限,受困于曾经落后穷困的时代。


子女看似比父母更超前,也不过是受益于时代的发展,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所以啊,理解很重要,尊重也很重要。


父母不该以上位者的姿态去说教,子女也不该觉得自己见多识广,就否定父母几十年的生活经验。


“谁都别把自己的主观标准当成唯一答案,还偏要说‘我是为你好’。”



与此同时。


十点君也准备了几条小建议,帮大家未来更好地去处理人情往来中的矛盾。


可以先点赞收藏,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看。


1)聪明的父母会做孩子的“挡箭牌”,聪明的孩子则懂得婉转拒绝


像前文依依的故事,换成一些更有智慧的父母。


其实可以在一开始就找一些借口:


像“孩子和别人合租,住单人床,房东不允许收留外人”等等,委婉拒绝亲戚的求助。


那如果父母比较糊涂,孩子也可以说:


“我这儿房东不允许收留外人,但我认识一个租房中介,可以介绍给表妹。”


婉转拒绝,但也给别人留个台阶、留点面子。


别让亲戚的心里太难受了。


2)多一些互相麻烦,能把“陌生人关系”变成“熟人关系”


尽管对子女而言,和亲戚来往大多属于“无效社交”。


但别忘了。


亲戚属于父母的“有效社交”。


因此,帮亲戚的忙,也相当于“有朝一日若需要,人家也能帮父母的忙”。



所以啊,不妨有意识地多麻烦一下亲戚:


帮忙寄些老家新鲜的水果,拜托照顾一下生病的父母等等。


在“你来我往”的互相麻烦中,子女和亲戚间的“陌生人关系”也会渐渐变成“熟人关系”。


毕竟,所有长久的关系,最终一定都是平衡互利的。


3)为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设立清晰的边界


当然啦,前面2条建议都是建立在“父母和亲戚”明事理的前提下。


一旦遇上固执己见的父母,或胡搅蛮缠的亲戚。


千万要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设立清晰的边界。


例如:


和父母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被他们干涉生活。


直言拒绝亲戚不合理的要求。


若真到万不得已时,也可选择“断亲”。


希望我们都能记得:


人情往来可以,包容牺牲也可以。


但杜绝任何人“蹬鼻子上脸”,不被道德绑架,也不背负别人的课题。


在文章的最后,十点君还想和大家说:


父母几十年的思维惯性与性格,大概率很难再改变了。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尊重父母是个独立个体,有他的复杂性和优缺点。


即便有些事我们不理解,不认同,还是可以尝试去接纳,而非强加自己的意志给父母。


因为真正的爱是接纳,而非评判。


正如我们小时候也渴望被父母全然接纳一样。


点个【在看】吧,希望所有的亲子关系都能多些接纳,少些评判。


你曾因“亲戚间的人情往来”和父母起过冲突吗?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欢迎来评论区,和大家一起聊聊。





作者 | 肖肖,心里有人烟,笔下才有眷恋。


总裁视野
竭诚为您送上最精彩的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