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晋安VOL.23|福州唯一!孔子后裔聚居!就在晋安这里

政务   2024-11-08 20:03   福建  
编者按


晋安钟灵毓秀,人文荟萃,是闽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闽都文化的重要源流。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晋安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区文体旅局和区旅游中心联合出版了《福聚晋安—文旅专辑》,按“山、水、城、村”四辑,收录晋安文旅散文作品28篇,为时代留痕,为今日繁荣之东郊立传,为文旅强区赋能提效。即日起,今日晋安微信公众号开设“走读晋安”栏目,与你一起走进晋安,来一场走心的寻福之旅。



“不舍昼夜”板桥村

姚俊忠



板桥村,从没听人说起这个小村子,或许是它地处偏远,或许是它小得无足轻重,也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反正,它名不见经传,没能在我的心里占据丁点位置。


听说这个村的村民大都姓孔,是孔子后裔。有的说是第73代,有的说是75代,也有的说是77代,但都是说说而已,并无实据。


抖音上说,他们爱吃馒头、烙饼、大蒜,是山东曲阜泗水迁来的孔子后裔。村里孔子文化广场的孔子雕像、亭台楼阁的论语名句,到处都散发着孔子的气息。


也有人说,这些孔姓村民说地地道道的福州话,吃正宗的福州菜,与本地人相差无异,怎么看也不像孔子后人。


各种传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伪。这些孔姓村民,到底是不是孔子后人?如果是,为什么迁居这穷山僻壤之中?如果不是,这群村民为什么要假借孔子名号?太多的疑问在脑子里盘旋,找不到答案。我是个爱刨根问底的人,有人说这是病。但有疑问不解决,不是我的处事风格。我侥幸地想,偶尔任性一下,不至于加重“病情”。


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他人言论,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到板桥村去看看,走进孔姓宅院,答案也许会自己浮上水面来。


跨状元岭及宦溪,就到板桥村。再往北,越汤岭,穿降虎寨,进入连江县境,而后经宁德,达温州,这是福温古道,福建四大省际官道之一。此道于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由时任福州郡守的北宋名臣蔡襄牵头,怀安知县樊纪募资修建,距今近千年历史,是连接福州城与北峰山区,通往闽东的重要纽带,更是古代福州府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板桥村的孔子后裔,就居住在这条古官道上,是千年古道中,最具儒家文化的一群族人。


现在这条官道,成为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古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赶考的升迁官道,成为后人游山玩水的曲径小道。由市区往宦溪去板桥,已不走这条官道,而是走盘山公路。公路盘旋而上,各种角度的弯道一应俱全。这种复杂的路况,使这条公路成为驾校培训新手的最佳场所。在这条道驾车行驶几个来回,才能从新手成为老手。


驾车行驶近1小时,左转右转忙得不亦乐乎,终于来到了板桥村。行车道都这么困难,古道则更难想象。民谣中唱道:“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古朴的民谣,真实地反映了古道的艰险、民生的艰难。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村主任姓孔名水义,知道我来,备好了茶招待我,看来也是位知书达礼之人。他个头中等,但在南方得算高个,看上去很壮实。清明前的天气,还是感觉有些冷,他却穿了件单衣,脚上还吸了一双人字拖鞋,说一口福州腔浓重的普通话。这是地地道道的福州本地人,与想象中的孔子后人,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确实远了点。


寒暄几句,我就冒昧地问了一个问题,“抖音上说,你们还保留着山东的生活习惯,爱吃馒头、大葱。”他摇摇头说,无奈地说:“没有,都是他们乱说的。”看来,他是位诚实的村主任,并没有为未能保留这种饮食习惯而惋惜。


村主任说,他的族名叫孔祥义,“祥”字辈,孔子第75代孙。上户口时,不知哪出了问题,变成了孔水义。父母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将错就错,就叫成了孔水义。


村主任知道了我的来意,把我带到了孔子文化广场。广场正中央,一座两三米高的孔子石像矗立在那儿。围绕着这尊石像,东南西北各立了四块石碑,分别阴刻了黑色的几句论语:“修己安人,克己复礼”“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求古寻论,亲师取友”等等。


然后是参观孔子书院,书院外两百多米的路口,立了一个高大的石牌坊,上面刻着金黄的四个繁体字“孔子书院”。走进石牌坊,一条四五米宽的水泥路,直通半山腰的书院。路的两旁,不规则地摆放着栩栩如生的彩色雕像。分别是孔子拜师、杏坛讲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等等。书院是一栋两层小楼,装修古朴,书柜上放了些书。看样子,不像是常有人光顾。


除此之外,儒家文化的其他痕迹不多。孔子文化广场、孔子书院,是这几年的新建筑,并无很深的历史沉淀。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雷校长的一席话,为确认孔姓村民的身世,提供了仅有的一个证据。雷校长跟我是老友,他已退休赋闲在家,是隔壁村的。他退休后,致力于雷姓族谱的修订,对族谱溯源颇有研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板桥村的孔姓族人,过小年与本地人不同。他说:“福州是农历二十四过小年,过的是南方小年;而板桥村不一样,农历二十三过小年,过的是北方小年。这个不一样的习俗,似乎可以印证,板桥村的孔姓族人,的确是从北方南迁而来。


其实,是否是孔子后裔,现代科技通过基因测序等手段,就有可能找到答案。板桥村的村民,姓孔,来自北方,就很大程度上证明,他们是孔子后裔的其中一支。


那么,他们为什么迁到这荒山野岭?又是何时迁来的呢?这些问题,板桥村的孔子后裔也在寻找这答案,或许这是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板桥村的村民们,常提起这两位孔姓族人。一位是孔君法,一位是孔祥语。


孔君法,孔子第65代孙,曾入朝为官,1717年去世,葬在连江潘渡乡。每年清明,板桥村民们,都会到潘渡乡孔君法墓地,举行祭扫活动。


孔祥语,孔子第75代孙。这个名字,大家不太熟悉,因为只有少数族人知道。他的学名叫孔海钦,板桥村走出来的,福州致力于儒家学说的推广者。


我和他约好了周一下午见面。他穿了件没有口袋的米黄色中山装,戴着细框的大眼镜,站在工作室门口迎接我。我们相向而坐,他熟练地摆弄着茶杯、茶海等,招待我喝茶。其实,早些年我就认识他,只是缘分没到,总是擦肩而过。


他非常健谈,聊起儒家文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几乎踩不住刹车。你只要做个好听众,认真听就很好。


他说:“早些年,我家有孔姓族谱,我小时候也见过。”他以确凿的口气,打消我的疑虑。“后来,‘文革’时期,族谱被毁了,从此村里没有了族谱。但家里还保留着北方的饮食习惯。


他认为福州要发展,就得提高人口的素质,而推广儒家文化,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推广儒家文化,不是雕几尊孔子石像,建一座书院,陈列些图片,就可以实现的。得学习儒家文化,深入了解儒家文化内涵,才能显示出儒家风范。所以,他的工作室,正在传播儒家文化。他也走出去,到全国各地,传播儒家文化。


弘扬儒家文化方面,板桥村已投入建设了很多硬件设施,但要建设成儒家文化示范区,建成福州儒家文化的一张名片,还需要在精神内在、文化传承上下功夫,让板桥村的村民们都学习一些儒家文化,重现祖先的儒雅气质。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温柔的阳光驱散了夜幕,板桥村在晨曦中慢慢醒来,迎来了新的一天。这一天,跟往常一样,平静而祥和。古老的板桥村,就在希望与现实的矛盾中,周而复始地来回切换。我想有一天,孔姓村民们会找到“芝麻开门”的钥匙;也希望有一天,板桥村,在这条千年古道上,散发出儒家文化的缕缕清香。




编辑:徐强

校对:陈雅 黄艺君

监制:赵辉

最新资讯、实用信息、权威发布,一切尽在“今日晋安”!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今日晋安
这里是福州市晋安区政府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