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然
人一旦开悟还有感情吗?
那些圣人到底有情还是无情?
这是一个困惑很多人的问题!
一旦想清了这个问题,就揭开了人生的很多困惑!
天才王弼的一句话,道出了真相:“有情而无累。”
这五个字简直一语道破天机,道出了有情的最高境界:忘情。
圣人亦有情,但是不为情所累。“情”对他们来说,随时来、随时去;如来、如去,非常洒脱。
而我们这些普通人,要么是情来了就被情所困,深情到自伤,要么是为了利益而薄情寡义,无情无义。要么在这个极端,要么在另一个极端,难以自拔。
普通人总是被伤到一定阶段,近乎于绝望的时候,才能悟透“情”字的真谛。心不死,则道不生,道不生,则情必伤。
下等人,薄情;中等人,深情;上等人,忘情。
庄子有个经典寓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水干了,鱼儿暴露在地上,它们相互吹着湿气、吐着泡沫湿润对方。与其这样辛苦,不如各自回到江河湖海,自在游、快活生,而彼此相忘。
人间多少相濡以沫,世人都以为温暖动人,其实是情不得已。学会转身和抽离,并非心中无情,而恰恰是情太深,尝尽了其中滋味而终于看透,于是做得到放手。
王弼说: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
意思是:圣人也有自己的情感,然而他们对于人和事没有执念,所以他们不会被人和事牵挂。
庄子说: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真正的高手,可以用“情”驾驭一切事物,但是又不被“情”所困。这就是有请又忘情。
所谓忘情,不是没有感情,而是忘我之后的有情。这个我,就是我执,放下了执念的感情,才是来去自如的感情,可收可发,可隐可现。
所谓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无我之后的行为。这个我,就是小我,是个人偏见,一旦放在了这个“小我”再去做事,就会完全按照客观规律做事,事必成。
幸福没有明天,也没有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有现在。
《金刚经》里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有请情的最高境界,内心不被任何东西牵挂,这时生发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感情,不会让人感到痛苦,全然是一种享受。
这是一种太高的境界,其实也很平实,归结为三个字,不过就是:“不强求”。所有的心有不甘,所有的自伤伤人,看透了,都是一种强求。
曾国藩有句非常经典的座右铭,只有16个字: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然而,大部分人的生活状态都是这样的:活在对当下的不屑中;活在对未来的期待中;活在对过去的怀念中。
所以,绝大部分人茫然活了一辈子,却没有活正确一天。因为他们不是追忆过去,就是期许未来,从来没有活在当下。宁可活在各种虚构的幻想中,就是不愿意活在当下。
金庸《书剑恩仇录》里说:情深不寿。动情已是难得,只要真情过,不论结果,已是值得。
这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活着从来艰难,在经受了生活锋利的切割和粗粝的打磨后,只要有一点光,就反射出眩目的美。
不管生活给予人什么,都会高昂着下巴坦然接受,把困苦的生活活出诗意,把薄情的世界活出深情,这就是洒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活的打磨可以让人更加光彩夺目,但是玉质还是石质,却在自己。
请关注作者新号
写作是一种修行,度人度己
如果是有缘人,可以扫码给个赞赏
水木然个人微信
长按下面二维码添加
水木然有很多话,但是只在这里说!
欢迎加入水木然的知识星球
这里是认知的情报局
1:长按图中二维码,付费后下载“知识星球”APP
2:搜“水木然学社”进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