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故事】普纳村的小村大爱:雅江河畔盛放团结之花

2024-09-27 21:43   西藏  

      在西藏日喀则市区以东100多公里,雅鲁藏布江奔腾的江水旁,坐落着一座宁静祥和的小村庄——日喀则市仁布县切娃乡普纳村。在藏语中,“普纳”有“山脚交汇处样貌像鼻尖”的意思。自2006年建村起,普纳村内陆续聚居起藏族、汉族、回族、撒拉族、彝族村民,村民们像普纳的山峰般紧紧交融在了一起。 


图为普纳村 摄影:蒋馨悦

  以发展奠定民族团结之基 

  普纳村最初的村民是来自仁布县8乡1镇的36户易地搬迁家庭。“那时候都是贫困户,8乡1镇最穷的搬迁过来。”回忆在普纳村安家时的情景,村民尼珍仍觉历历在目。搬迁家庭住进了由政府投资建成的独栋藏式小院,家安下来了,可贫困的帽子没有摘掉,如何持久稳定地生活下去依旧是个问题。 

  为帮助村民致富,一代又一代的村委班子依靠政策扶持,发挥当地依山傍水、紧靠国道318的资源禀赋,努力将普纳村从“贫瘠之地”建设成为今日各民族安居乐业的“幸福新村”。从一开始村集体组织的栽种树苗、捡石做砖,到后来村民自发在国道旁开商铺、做生意,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之后,普纳村的发展越来越蓬勃,越来越灵活,也由此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走进普纳、定居普纳、建设普纳。现如今,普纳村总居民户数已经发展至60户,总人口234人,拥有大型综合合作社一家,形成了劳务输出、藏香猪养殖、砖场、农家乐、温室大棚种植等多产业联合的发展态势,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每一位普纳村民。 


图为普纳村村民家温馨的内部陈设 摄影:蒋馨悦 

  荷包鼓了,村庄美了,村民的生活也更加灿烂。曾经是贫困户、只有高中学历的尼珍得到了去日喀则市区学习的机会,现在已经成为了普纳村的村医。国道边,各族村民经营的藏式餐馆、兰州拉面馆、日用品店、水果店鳞次栉比。人民和谐美好的生活,正是发展和团结最直观的写照。


图为拉巴次仁介绍位于普纳村的仁布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摄影:蒋馨悦 

  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善良的普纳村村民便想要将民族团结之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在普纳村与国道318的临近处,矗立着一座切娃乡骑行驿站(红石榴驿站),里面有为过往游客提供的免费床铺、烧水壶、无线网、药品。“我们想要实实在在做好民族团结的示范,以志愿的形式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服务,这是很有意义的。”普纳村党支部书记拉巴次仁说道。 

  茶和盐巴永不分离 

  在普纳村的60户居民中,有民族团结家庭9户,多民族家庭5户。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邻里间相亲相爱,就像茶和盐巴永不分离。 


图为马彬林在汽修店前接受采访 摄影:西藏自治区网信办格桑 

  普纳村建村至今已有17年多的历史,回族大叔马彬林也参与了17年。2006年从青海老家来到普纳村,马彬林想借国道的优势开一家修车铺,但资金短缺。普纳村的乡亲们热情接纳了外地来的马彬林,帮他垫资、找场地、买设备、拉生意,马大叔于是得以在此扎根。 

  为了回报乡亲的恩情,谁家遇上了困难,马彬林总是冲在前面,捐款捐物,组织大家一起帮忙;挂念着村里的孤寡老人,马彬林不时就要买米买油,前去看望。“我们是民族团结村,大家互相了解,互相帮助。”马彬林将“团结”二字融入了生活的常态,在他看来所有的付出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阿爸”,“老马”,一声声亲切的呼唤是村民对马彬林的认可,也是牵绊着马彬林心的绳索。这两年,马彬林的修车铺换了新址,却没有走远,换到了正能望见普纳村牌坊的国道318的另一侧,继续守护和参与普纳村发展变化的每一天。 

  他们的爱是“一块不放酥油的糌粑 

  1999年,来自河南的汉族小伙王贤伟在仁布县的一家餐馆偶遇了美丽的藏族姑娘朋琼吉巴,很快结成一段美好的姻缘。普纳村建立后,夫妻二人便搬到这里发展,共同经营起名为“小王蔬菜水果批发超市”的小店。多年的生活,“小王”变成了“老王”,夫妇俩的爱情却依然甜蜜,两人也经常往返河南和仁布看望双方的老人。从此,河南多了一位藏族的女儿,王贤伟则选择把户口迁到了仁布,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仁布人。 


图为王贤伟、朋琼吉巴夫妇在店内接受采访 摄影:蒋馨悦 

  当被问起一开始相处,是否会因为民族不同,双方难以相互适应?王伟贤表示,两人在生活方面没有大的区别,相互迁就也就习惯了。他风趣地举例:“让我吃糌粑嘛,不放酥油就能吃得下了。”

  正如歌声中唱的那样,“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普纳的各族村民亲如一家,守望相助,用奋斗为荒地换新颜;团结包容,携手同行,用行动共同谱写出一曲民族大爱的赞歌。

来源:中国西藏网
发布:刘嘉成

日喀则市雅喜幼儿园
解放天性,让孩子“野”生长。 尊重差异,让孩子感受被爱。 激发潜能,让孩子个性得以释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