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有养老机构推出春节“短托”服务,每日费用150元左右

时事   2025-01-23 16:20   河南  

开栏的话

执子之手,老有意思。我们以“银发人”为目标用户,聚焦养老领域,深耕养老产业,助力搭建养老服务体系,倾力打造中国优质养老资讯集散地——“老有意思啦”
任何关于养老的爆料、投诉、咨询、建议…… 来“老有意思啦”公众号👇帮您轻松解决问题。


春节的脚步悄然临近,城市的喧嚣中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然而,对于王奶奶一家来说,这个春节却显得格外不同。王奶奶的老伴长期卧床,需要专人照料,而家中的住家保姆因春节返乡,请了一个月的假。这让王奶奶一家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需要全天候照料的老人,另一边则是碍于情面,不好意思开口挽留保姆的家属。

“保姆走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王奶奶焦急地对记者说。她曾多次试图说服保姆留下,但保姆家中也有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归心似箭的心情让王奶奶无法开口强留。而王奶奶的子女又因为工作繁忙,无法全天候陪伴在侧。一时间,王奶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助。

然而,当记者走访郑州多家养老机构时,发现了一个令人欣喜的解决方案——部分养老机构推出了“春节暖心短托”服务。这一服务旨在解决春节期间老人照护难题,根据养老机构的床位情况和老人的具体需求,短托养老服务时长可以灵活调整,从数天到数月不等。

“暖心短托” 缓解春节照护燃眉之急

每日费用在150元左右

“每到年关,保姆难找,家里老人需要人照顾,年轻人又想趁假期远游,这难题一直破不了!今年好了,我们把奶奶送去了一家很不错的养老机构,奶奶说她和几个同龄人在一起过年很开心。”前日,郑州市民崔先生在受访时表示,若今后再遇上要外出的小长假,就可根据需要为老人办理短托。

(郑州某养老院内部实拍图)

崔先生告诉记者,他是在网上看见这家养老机构发布的“春节托管”广告,“顿时觉得眼前一亮,感觉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

后来,他跟家人实地去看了几次后,确认照顾老人们的工作人员都尽心、靠谱,居住条件干净,饭菜也很健康美味之后,才为奶奶办理了短托。

“奶奶虽然耳朵不太好使,但生活能自理,爱活动、喜欢听戏,特别喜欢跟同龄人一起玩耍聊天,试住了几天奶奶很满意,春节期间我们也能放心出去玩了。”崔先生笑称。

“我父亲因中风半身不遂有1年半了,这段时间里,不管是短假、长假或是公休假,我们一家三口只能在家守护。”现年32岁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因此孩子今年想去上海过春节的心愿,令他十分为难。“好在现在有养老机构能为失能老人提供临时性的专业短期照料、看护服务,让我们这些失能老人家属也能‘放个假’,喘口气啦!”

对比崔先生奶奶和刘先生父亲的“初次尝鲜”,朱阿姨算得上是“短托”服务的“资深受益者”,她已经体验过多次类似的服务。朱阿姨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平时由保姆照顾。但每逢节假日,保姆休假,子女又因为路途遥远无法赶回。在得知部分养老机构提供短托服务后,朱阿姨的子女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方式。“总是在家待着,人也容易烦闷,时不时的来养老院体验一下不同的养老生活也挺好。”朱阿姨笑着说,“我在这里住着,孩子们也放心。”

在郑州某养老机构内,记者亲眼见证了这一服务的贴心与周到。走进这里,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双人间内,干净整洁的被褥整齐叠放,老人们只需拎包即可入住。负责人告诉记者,收费标准是在综合评估老人的健康状况之后测算,自理老人平均每天收费在150元左右,包含一个床位使用费、餐费、照料费等,“短托老人是按天收费,可以住几天,也可以住几个月,就享受的服务来说与长期居住的老年人是一样的。”

据负责人透露,春节短托床位非常抢手,目前已经有十余位老人进行了咨询预定,“所以我们没法给短托老人提供包房的服务,因为床位实在是太紧张了。”

“短期托养”服务,让家属得以“喘息”

“短期托养”服务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照护问题,也让家属得以“喘息”。该养老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对于短期托管的需求还是很大的,特别是到了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需求就更大了。常年照顾老年人,家属很容易出现疲惫感。短暂的分离,不仅能让子女有自己的空间,老人也能接受专业的照顾,这样各自都能满足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提供“短期托管”服务的大多是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机构。他们会根据床位情况和老人需求,提供短托和临时托养的床位,用于“喘息服务”。这一服务的推出,不仅缓解了家属的照护压力,也让老人在节假日里能够享受到专业的照护和温馨的陪伴。

(某养老机构推出的春节短住服务)

“‘喘息服务’和‘喘息床位’对不少人来说还是新名词,了解情况的人并不多。“一位社区颐养安居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在欧美一些国家这是种常见的社会服务。这种服务通常由政府职能部门或民间机构牵头,成立专业队伍,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让一年到头连轴转的家属得以“喘口气儿”。

为失能老人托底

多地推进探索“喘息服务”

近年来,“喘息服务”在养老领域逐渐受到重视。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指出,要探索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喘息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记者搜索发现,目前湖北、辽宁等多地也在尝试“喘息服务”模式。例如,2023年3月1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探索开展失能老年人家庭“喘息服务”;2023年 4月1日,辽宁卫健委发布《辽宁省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开展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作用,鼓励志愿者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照顾,为照护失能老年人的家属提供喘息服务。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喘息服务’不仅解决了家属的照护难题,还能让居家养老的群体接触和了解到专业的养老照护。这打破了养老机构和家庭之间的壁垒,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他进一步指出,“喘息服务”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它还能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推动更多专业的养老机构和人才涌现出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在养老机构内,记者看到了“喘息服务”带来的积极变化。老人们在这里享受着专业的照护和温馨的陪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家属们也因为有了“喘息”的机会,得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暂时放松下来,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韩懿亭

编      辑:翟钰洁

校      对:刘   明
值班主任:钟玉芹
审      核:施一楠

大河报
大河报,河南日报社主管,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移动视频化改革后全新升级为大河报·豫视频,从一纸风行到融合视频、直播、图文等内容的全媒体矩阵,为看见真实、深度、温暖和美好,而努力发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