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祁连山下,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如同血脉般贯穿于这片土地,一代代公路人扎根戈壁、以路为家、挥洒汗水,传承发扬着指引公路人奋斗不息的“八棵树精神”,这种精神品格在时代的长河中生生不息、鼓舞着无数新生力量投身公路事业,传承工匠精神,建路、养路、护路,用自己的真情守护,换取群众的便捷出行和平安往来。李志远一家便是这个群体的一个缩影,祖孙三代人默默无闻地在这条路上见证着武威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承载着沿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殷切期盼,赓续着公路人“养好公路、保障畅通”的初心使命。
忆往昔,艰苦奋斗开新路
“李明同志,您热爱公路事业,在公路战线工作三十余年,为我省公路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发此证。”微黄的纸张,泛黄的工作证,淡化的墨水笔迹,是李志远爷爷数年工作的见证。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运输非常落后,那时候的工人只能住在道班,很久才能回家一次,上路工作的交通工具也只有自行车或者搭过路的便车,大多时候依靠的是过往的拉煤车。他们经常坐在煤堆上往返于道班,工作一天满身满脸都是煤灰和泥土。那时的养路工具也只有铁锹、洋镐、扫帚,在泥土路上除草开路、修路填基,路边的杂草也需要人工用镰刀和铁锹铲除。每逢雨季道路泥泞不堪,雨水强大的冲击力经常将泥土路冲成深壑,养路工人蹚着泥、弯着腰,拿着铁锹和洋镐,一下一下将坑洼的路面填补平整。但艰苦的条件没有阻挡他们建路护路的热情,他们靠着顽强的意志力,人拉肩扛,默默地奔波在这条群众出行的路上,几十年如一日。
再回首,牢记使命永传承
1981年,李志远的父亲李万贵接过爷爷手中的铁锹,又来到了国道312线上,先后在大七坝道班和谢河道班从事养护工作。那时的公路病害处置,也是基本依靠人工作业,尤其是砂石路面开挖回填,养护费时费力。再加上材料稀缺,修路所需要的砂石料也要人工筛砂,父亲和工友们经常去离家很远的河坝,筛砂取料,一个冬天需要自备30余方的砂石,以备来年开春养路使用。随着公路建设技术日益精进,大会战、窗口路建设……一条条砂石路也变成了沥青路。那个时候没有拌合楼,修路的沥青也需要人工加热,人站在铁板上将加热后融化的沥青掺上碎石,搅拌成沥青混合料,在炎热的夏季,养路工人满身满脸都是汗水,衣服上沾满了沥青油渍,像是穿了一件黑色的“皮衣”,可他们没有怨言,整日默默埋头苦干,只为将砂石路变成更好的沥青路。当大家看到砂石路面变成柏油路的时候,看到过往车辆在路上奔驰的时候,看到公路沿线群众脸上开心的笑容时,觉得再多付出都值得。
看今朝,不忘初心再奋进
2013年,从部队退役的李志远也来到了这条路上,脱下军装穿上橘红色的养护服,作为退役军人的他牢记父辈们的使命,立志要将老一辈刻苦奋斗、实干苦干的精神传承下去。从开始的画路面标线到操作沥青拌合楼,再到逐步学习操作各类养护机械,他从未放弃学习,先后考取了电工证等一系列养护所需要的技能证书,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从养路工人到工区区长,他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
作为怀安养护工区区长,李志远始终冲锋在养护作业一线,春季的路面灌缝、夏季的油路修补、秋季的道路水毁、冬季的除雪保畅,以及日常对路基、路面、桥涵等出现的病害处置上,他都率先垂范。李志远说:“公路人的劳动强度是很大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春季灌缝和夏季修补,都需要亲力亲为,风吹日晒是常事。秋季的水毁和冬季的降雪都是突发的,第一时间就要赶赴现场,有时整晚都得在路上,脚下是冰冷的雨水或雪地,路上是亟待通行的群众,无暇自顾,直到抢通路面。在日常工作中,他挂在嘴边最多的就是安全,每天都督促作业队长进行安全交底,细致保存车机三检资料。他说“工人的安全必须始终放在第一位,这一点马虎不得,必须认认真真落实到位。”
望未来,砥砺前行创新高
提及未来,李志远欣喜不已。从泥土路到砂石路再到沥青路,从毛驴车到翻斗车再到专业的养护车,从人工开挖填埋到机械作业.....新材料和新器械的不断推广使用,有效减轻了公路病害和人工负担。同时,近年来公开招考加入公路养护一线队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断提高,为道路养护注入了新鲜血液。他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人员水平的有效提高,公路养护事业将会蓬勃发展。
时光流转,季节更替,“八棵树精神”传承赓续。李志远一家三代人的公路情,见证了公路的沧桑巨变,是公路人扎根戈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甘当路石的“八棵树精神”的弘扬,更是一代代公路人接续奋斗,为交通强国的加快建设当好养路先锋的最佳体现。
来源:武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发布:甘肃交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邹彩红
责编:刘天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