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珠江图景秀 流域气象新

旅行   2025-01-14 16:32   广东  


2024年,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珠江水安全”的流域水利工作总体目标,强化流域统一治理管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携手流域八省(自治区)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成功应对历史罕见13次编号洪水,连续20年成功实施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加快流域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流域水利工作和珠江委自身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四预”赋能 科学调度 

扛起水旱灾害防御硬核担当

2024年,珠江流域旱涝并发,洪水早发重发频发,主要江河连续发生13次编号洪水,为1998年有编号洪水统计以来最多,其中北江、韩江中上游发生特大洪水,西江发生2008年以来最大洪水,桂江桂林段发生1936年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郁江发生2001年以来最大洪水,海南遭遇超强台风“摩羯”袭击,多处水位流量超警戒、超历史!

面对严峻复杂的防御形势,珠江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水利部部长李国英4次检查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时的讲话要求,迅速制定91项落实措施,推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三大体系”,推动大藤峡库区3台测雨雷达提前半年组网投运,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工程由27座增加至38座,实现流域主要干支流控制性工程全覆盖。

珠江委及时响应、及时预警、及时调度、及时指导,充分利用珠江防汛“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平台,牢牢把握防御主动权。一年来,滚动会商165次;及时发布洪水预警50次、预警预报信息35万余条,提前48小时预报北江发生特大洪水,关键期各场次预报精度达90%以上;组派26个工作组、专家组奔赴防汛一线,及时处置工程险情……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珠江水利人不畏困难、全力以赴的前行,更是严防死守、夙夜在公的坚守。

珠江委召开防汛会商会

在应对历史罕见13次编号洪水和9个台风袭击的一场场硬仗中,珠江委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错峰作用,累计下发调度指令148道,系统调度全流域3287座(次)大中型水库拦洪356亿立方米,最大限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千里调水 润泽湾区 

筑牢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

保障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心之所系、情之所牵。21世纪初,珠江河口咸潮上溯日益严重,特别是2004年强咸潮轮番来袭,直接威胁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水利部迅疾行动,组织珠江委启动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创造性提出“千里调水、远水解近渴”的重要举措,有效压退咸潮,成功缓解珠三角地区供水紧张局面。这不仅送来了人民的“救命水”,更是一次敢为人先的成功实践!

20年来,珠江委立足流域整体,统筹谋划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加快推进控制性水工程建设,全面构建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通过科学调度骨干水利工程,打造全流域、大空间、长尺度、多层次的供水保障格局,确保了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

2024年年初,西江来水持续偏枯,为1936年有水文数据统计以来最枯的一年。珠江委与流域各省(自治区)通力配合,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筑牢流域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有力保障了大湾区供水安全,支撑了区域电力能源保供以及经济循环和生态向好,流域骨干水库增发电量16亿千瓦时,长洲枢纽船闸年过货量首次突破2亿吨,河道水环境和水生态明显改善,实现了多方共赢。

2024年10月以来,受降雨、来水偏少和潮汐动力增强影响,珠江河口咸潮活动加剧。珠江委提前谋划,组织实施2024—2025年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有效保障澳门回归纪念日、元旦等重要节假日期间粤港澳大湾区供水安全。如今,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千里调水”从被动到主动、从应急到常态、从局地到流域,由最初的调水压咸发展到统筹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的多赢并举,为保障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作出了积极的水利贡献。

织连水网 构建矩阵

紧抓重大工程建设重要节点

珠江委坚持流域一盘棋,积极推进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现重要节点目标,会同地方加快解决项目建设和前期堵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和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2024年1月18日10时,大藤峡水利枢纽首次达到61米正常蓄水位,标志着工程综合效益可全面发挥。2024年,大藤峡水利枢纽成功应对西江4次编号洪水,拦蓄洪水超14亿立方米,成功应对近15年以来最大洪水过程,有力有效保障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精细实施“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6次,向下游补水12亿立方米,有效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年发电量近57亿千瓦时,船闸过闸核载量超1亿吨,增殖放流345.3万尾,突破10种珍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一批批重大水利工程实现重要节点目标。广西长塘水库开工建设,洋溪水利枢纽建设资金筹措方案获批,梅林航电枢纽获广西、贵州发展改革委联合批复,海南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通过前期论证并开工建设。流域31项在建重大工程进展顺利,环北广东、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快实施,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通水……

与此同时,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不断加强。珠江委推进25座试点水库和5个先行区域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加快水库安全建设,完成53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1619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建设,完成2185座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组织完成810座大中型水库划界成果上图,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利工程标准化创建,指导流域完成2140座水库库容曲线复核,摸清水库家底,督促强化库容侵占问题整治,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和防洪效益充分发挥。

系统治理 绿色发展 

绘就河湖生态保护崭新画卷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珠江委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

用水管理,需要“刚柔并济”。珠江委不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用水总量管控,完成383个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强化闽西南和粤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水资源刚性约束论证和审查;强化取用水监督管理,完成取水许可审查审批57项,核减水量1.2亿立方米。同时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完成云南、广西11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核查,推进流域水预算试点建设和合同节水管理,积极开展《节约用水条例》宣贯,“开拓大湾区智慧节水模式”入选中国节水十大经典案例。

生态保护,需要“内外兼修”。珠江委不断深化实化河湖长制协作机制,联合开展贺江、九洲江等省际河流及大藤峡、百色库区联合巡河、巡库行动。制定下达西江、东江、韩江等12条跨省河流年度水资源调度计划,圆满完成西江干流生态敏感期水量调度,鱼类产卵繁殖效果显著。抓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指导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强化40个部批生产建设项目全链条全过程精细化监管。加强地下水及水源地治理保护,打通流域八省(自治区)地下水监测站网数据,北部湾地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水位近3年累计上升4.29米,深层承压水超采区水位累计上升6.12米。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完成唇鲮、长臀鮠繁育技术攻关,打造流域水生态保护治理“新样板”。

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

数智赋能 聚势前行 

激活数字孪生珠江创新优势

应时代之变,行创新之举。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珠江委立足流域治理管理的迫切需求,充分发挥委属单位优势,全力推动数字孪生先行先试,以“智”水全方位提升质量和效率。

数字孪生、数据为基。珠江委搭建形成珠江水利一张图基础框架,整合、发布近30类约14万个对象的水利要素服务资源,实现“要素-图层-专题”多层级精细化管理、多维度信息分析检索。通过不断深化和扩展专题地图应用,推动空间信息服务共建共享,为珠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河湖精细化管理、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不断优化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参与流域统一调度的水库座数再创新高。通过运用“四预”平台,预警更精准、调度更科学、防御更高效,成功经受2024年流域13次编号洪水防御工作的考验,为江河安澜筑牢“数字屏障”。

珠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

如今,数字孪生工程建设赋能聚势,数字孪生大藤峡持续迭代升级,数字孪生百色工程完成防汛“四预”平台、智能巡检等业务系统开发,有力支撑工程防洪调度、安全运行监测等工作。珠江委洪涝防御智慧感知物联网IPv6融合应用项目成果作为全国试点之一,获评国家级优秀。

多措并举 凝聚合力 

汇聚流域治理管理澎湃动能

珠江委着眼流域全局,积极履行职能,确立了“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珠江水安全”的流域水利工作总体目标,提出了加快自身高质量发展“领导班子忠诚团结、发展思路科学明确、内部管理规范高效、选人用人公平公正、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发展动能持续强劲”的六个目标导向,驰而不息奋力推进。

流域规划体系持续完善。完成珠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并通过水利部审查,高质量编制完成东南区域水网规划,以流域为单元编制完成珠江流域(片)水土保持规划,推进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报批。组织审查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启动“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系统谋划流域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

水利法治体系进一步健全。编制完成《珠江水网调度管理办法(送审稿)》,制定印发水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及常用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联合广东开展珠江河口崖门水道侵占河湖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排查整改34个问题线索。

对外交流与科技创新全面深化。发挥区位优势,对港对澳涉水事务合作开创新局面,首次与香港渠务署签订合作协议,召开澳门附近水域水利事务管理联合工作小组第十次会议,有力支撑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攻关,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3项成果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6项优秀成果入选水利部重点推广和成熟适用清单,新增粤港澳大湾区河口动力过程等2个省部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将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各环节,自身能力建设持续加强。聚焦流域治理管理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建设等,组建首批珠江委人才创新团队9个,1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被确定为卓越水利工程师培养人选,2人获水利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珠江潮起,奔腾不息。一年来,珠江委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力提升。

2024年,珠江委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把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镌刻在山河湖海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江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珠江水安全”的流域水利工作总体目标,乘势而上,凯歌而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珠江水利新篇章。

珠江水利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简称珠江委)成立于1979年,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在珠江流域、韩江流域、澜沧江以东国际河流(不含澜沧江)、粤桂沿海诸河和海南省区域内(以下简称流域内)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