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诈骗分子也在冲业绩!昆明警方赠送“反诈大礼包”请查收

时事   2025-02-05 17:32   云南  

随着春节假期的温馨时光缓缓落幕,诈骗分子也在“抢抓时机”冲业绩。2月5日,记者从昆明市公安局获悉,反诈民警为大家整理了近期易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提醒大家时刻拧紧防骗“安全阀”。

  虚假节日红包类诈骗

  春节期间,虚假红包诈骗再度来袭,诈骗分子利用朋友圈、微信群等散播虚假链接,用免费领取现金红包为诱饵实施诈骗。一旦点击这些链接,受害者将会被要求先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账户密码等信息,这样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被诈骗分子收集,严重的很可能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反诈提醒正规的微信红包一般点击就能领取,并自动存入,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因此,索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抢。点开链接后如需跳转到其他网站,或要求先加关注、分享等才能领取的红包不能抢。不要随意点击陌生人发送的“红包”链接,不使用非法途径获得的微信红包封面,也不要利用抢红包外挂软件。

  “退改签”类诈骗

  收假在即,不少人提前买好了返程的机票或车票,此时,诈骗分子会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声称航班或火车因机械故障或其他原因被迫取消,可以按要求操作或者点击短信中链接办理退改签,并获得相关赔偿。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者通过扫码、填写网页信息或开启屏幕共享的方式办理理赔,并要求提供收到的验证码,一旦提供了验证码,钱财就会被转走。

  反诈提醒

  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拨打航空公司或铁路12306官方客服电话核实信息,通过官方渠道办理退改签业务,切勿轻信陌生来电、短信,防止被骗。特别提醒:“共享屏幕”已成为诈骗分子新手段,一旦开启此功能,屏幕上显示的银行卡号、密码以及短信验证码等内容,都会同步让对方看到。

  虚假补贴类诈骗

  春节期间,不少商家都会开展“商家促销”“节日补贴”等活动,不法分子也会利用这个机会,在网络上发布“春节补贴正在发放”“春节好礼,5000代金券等你领”等内容吸引关注,当有人点击网页后,会显示已中奖,且奖品和奖金令人心动,一旦有人为了领取奖品按照要求输入银行卡号码等个人信息后,卡内资金便会被转走。

  反诈提醒

  不要轻信各类补贴申领发放的信息,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不扫描陌生二维码,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及短信验证码等信息。

  积分清零兑换类诈骗

  “您的积分即将到期清零、可兑换商品,网址链接XXX……”不少人会收到此类短信,一旦点击进入网页,就会被要求输入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以完成所谓的“积分兑换”,银行卡存款也会因此被“洗劫一空”。

  反诈提醒

  短信里的网址链接,其实是诈骗分子嵌入的钓鱼网站,大家千万要警惕,这些短信里往往暗藏危机,点击之后,清空的就不是积分而是钱包里的钱了。

  陌生快递类诈骗

  一个莫名而来的快递,里面有一包纸巾或一把牙刷,还有几张印有“年终盛典”“年终遇见礼”“感恩有你”等字样及抽奖方式的宣传单。扫描宣传单上的二维码之后,会进入一个做任务返现的群,在群内“演员”的推波助澜下,参与到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刷单活动中,直至发现投入的巨额资金无法提现,很多人才发现自己被骗。

  反诈提醒

  此类诈骗最终目的是以中奖、赠品或做任务获得奖励作为噱头,将受害者拉入诈骗群后,让其下载软件、点击网址、关注店铺,诱导其参与“非法刷单”“购物返利”等活动。不要贪小利而吃大亏,免费的代价是最大的。

谨记,天上掉馅饼,地上有陷阱,大家要捂紧“钱袋子”,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来源/云南网

编辑/李丽萍

一审/霍慧

二审/武志敏

三审/尹凡

©七彩云端

云视新闻七彩云
【云视新闻七彩云】由云南广播电视台独家运营,是云南重大新闻资讯首发平台,同时着力打造云南首家政务、商务掌上发布厅,可提供多路手机视频直播业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