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途径。脱贫地区群众如何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除了在产业兴旺等方面着力,加强脱贫地区社会建设,提升脱贫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提振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等也十分关键。
“十三五”期间,镇雄县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4752户65464人(脱贫户12499户57501人、同步搬迁户2253户7963人)。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当地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兴“产”业、筑“城”色、聚“人”气,全面提升搬迁群众认同感、满意度。 为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2024年云南突出“三个重点”。 ——突出抓好重点县倾斜支持。针对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出台15个方面差异化政策措施,做到资金投入、项目实施、土地保障、人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五个优先”,4年来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占全省52.4%,实施近2万个补短板、促振兴项目,收入差距、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突出抓好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累计投入衔接资金49.4亿元,重点加强109个800人以上,特别是19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扶持,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延续脱贫群众水、电、物管费补贴等政策,搬迁安置区有劳动力家庭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户均就业2人以上,实现了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突出抓好脱贫村能力提升。把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奋进之力,制定实施“千万工程”三年行动,扎实推进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有序推进12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8481个脱贫村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套政策组合拳,让如今的云南乡村展露出不一样的面貌。 云南通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省12370个行政村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及审批;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生活垃圾设施覆盖率分别达75%、55%、88%,比2023年分别提高4.1个、5个、1.3个百分点;累计建设美丽庭院24.8万个、绿美乡镇200个、省级绿美村庄400个。 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云南乡村正开启提质升级“新篇章”。曾经房空人荒、资源沉睡的“空心村”曲靖市马龙区土瓜冲,如今迎来大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新村民”,打造旅居胜地,成为云南乡村振兴的典范。 2024年,云南大力发展乡村旅居,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56个,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0条,一批旅居村成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样板,乡村旅游成为全省旅游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的领域,带动全省旅游收入1—10月实现2278.6亿元、同比增长26.58%。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云南切实把握好“产业兴旺”和“提振信心”两个关键点。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就一定能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 2024年,粮食再获丰收、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民就业亮点不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消费市场活跃……一个个欣欣向荣的场景,汇成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2025年,云南将保持定力,压实责任,激发干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