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文旅部门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中,形成了一股独特的“内卷”现象。然而,这种“内卷”并非简单的资源争夺或形式上的竞争,而是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旨在解锁文旅融合的新力量,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1
以“新”为出发点,聚焦场景消费时代,守牢创新主阵地。
场景消费时代,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和感受,对于文旅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把握这一趋势,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模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等手段,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文旅消费场景。三官庙汉墓博物馆内利用声、光、电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紧紧围绕“人文关怀+浸入互动”这一主旨,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加真实、生动的体验,真切感受汉代优秀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加强跨界融合,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比如将文旅产业与农业领域相结合,打造了吴寨村、董家村、葛店村等文旅研学基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丰富文旅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以“质”为立足点,厚植传统文化沃土,垒砌产业“黄金台”。
2
3
以“生产力”为落脚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发展“源头水”。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创新的关键在人,新质生产力的根基在于人的培养与引进。济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动邀请上级部门及知名高校文旅专家,前来深入调研,指导推进济阳文旅产业发展和全域旅游提升;结合项目招商引资,通过“九曲黄河万里情”项目和闻韶台复建项目,引进先进的文旅项目运作团队和古建筑建设团队,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乡村振兴文化顾问”制度,引进市级文化专家5名、区级文化专家6名,指导全区12个乡村振兴文化中心村开展专场文艺演出10余场次。培养的文旅人才获得第十四届“济阳十大杰出青年”和“济阳十大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为进一步加强济阳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济阳鼓子秧歌传承发展,济阳鼓子秧歌青年夜校于11月12日晚在区文化馆开班,“量体裁衣”培养,让人才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引擎。
风劲好扬帆,奋进正当时。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文旅“内卷”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激烈的“竞速跑”,也是一场持久的“马拉松”。我们要坚定信心,锚定目标,以内容创新赋能文旅融合,厚植发展的沃土,并以人才建设为核心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高水平深度融合,更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者:区文化和旅游局 段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