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书法专家曾经说过,其实书法是一种习惯。准确的来说,是一个人的用笔习惯,以及书写习惯。
如果你真掌握了这些习惯,当你在书写的时候,提笔即成,不需要什么思考,它是一种很自然的书写状态。
欧阳询的书法,对于我们后人书写者而言,对着字帖去学习,并不是很难。但一旦脱离字帖,自己去写的时候,往往想不到他的点画怎么安排?
也就是说点画的形状与位置很难琢磨,可以说是变幻莫测,深奥无比!
老师告诉我们——欧体字的结构如高山之坠石!
这句话曾经解释过,意思是说,欧体的笔画点画的位置,就好像摆在高山山顶上的一块摇摇欲坠的石头。这块石头尽管摇摇欲坠,但是毕竟没有落下,所以它的势是非常强的!
也正因为如此,欧体的结构比较清清奇,每一个字的结构都值得琢磨具有超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简单举几个例子。
如其中的其。上部分非常窄。而且瘦高。下方的两点位置非常奇特。左点非常靠左。重心全压在左侧,左低右高,化解了重心不稳的问题。整个字显得挺拔有力。
泰山的泰字。本身追求四平八稳、字体开阔。然而泰字的左撇收,右捺舒展,下方的“水”字形结构化为4点,整个字灵巧的生动。
云霞的霞字,上下两部分差别巨大,上方极宽,而下方极窄。跟我们平时的书写习惯有着明显的不同。
而这些习惯就成为欧体的特色,也就是它的结构特点也是称它为高山坠石的原因。
我们学习欧体字就要不断临帖,不断领悟,并且记住这个字的结构,把这种字的书写成为我们自己的书写习惯。
好好琢磨,每天进步一点,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