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联合云圣智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研究系统,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报道节选如下:
《人民日报》报道云圣智能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广西大瑶山生物资源丰富,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设立了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新技术运用和观测研究持续深入,保护区生物种类和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研究系统的构建,为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打开广阔空间。
近年来,随着大量新技术的运用和观测研究的持续深入,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类不断增加,单看鸟类,就由2015年的287种增加到如今的307种。
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也在不断“上新”。2016年,时任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的谭海明发现了两株关木通属植物,2022年被确认为马兜铃科植物新种,并以发现者名字命名为“海明关木通”。
“大瑶山不断有新物种被发现,其实它们一直都在这里,只是因为现在的观测研究手段更先进,才记录到了它们的身影。”覃琨说。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研究系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打开广阔空间
银杉属植物在第三纪时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到第四纪冰川时期基本灭绝。1986年,大瑶山发现银杉群落在当时引起轰动,这是目前发现的纬度最低的银杉分布点,其中最大的一株银杉,胸径近90厘米、高30多米。为了让这一珍稀植物在大瑶山繁衍生息,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合科研力量,对其进行人工授粉、人工育苗,繁育出的第一批银杉苗回归野外后,长得最快的已经高2.9米。
圣·宝莲灯执行生物多样性巡检作业(覃琨手持对讲机观察无人机飞行情况)
如今,广西以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整合广西森林生态监测中心、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植物研究所,以及多家高校的科研力量,在银杉保护站建设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和大瑶山森林生态系统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研究系统。保护区内布设有50多个观测样本点,通过卫星遥感、传感器、热成像技术等,实时感知保护区内水文、土壤、气候和生物状况。
在这里,多功能无人机和全自动化的无人机机场派上了大用场——通过预设好的程序,无人机能自动起飞并按固定路线对保护区进行观测,利用热成像等技术,科研人员能方便地观测研究鸟兽夜间活动、种群繁育等情况。
“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研究系统通过数据积累和分析研究,可以更精准地揭示保护区生态系统内外各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大瑶山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打开广阔空间。”覃琨说。
人民日报记者 邓建胜
本文由云圣智能根据《人民日报》整理报道,若有侵权我们将及时删除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8656199
销售沟通:
sales@ikingtec.com
商务交流:
contact@ikingtec.com
应聘投递:
hr@ikingt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