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土武大郎墓,打开棺材后,专家:我们冤枉潘金莲了,还让武大郎被嘲笑了800年

文摘   2024-10-12 07:30   美国  

来源:网络

他时祸起萧墙内,血污游魂更可嗟。”《水浒传》的第二十五回,曾用这一诗句去描述武大郎被杀的命运,“祸起萧墙内”指的就是潘金莲的不忠。


不仅《水浒传》,明代长白话世情小说《金瓶梅》对武大郎和潘金莲更是进行非常仔细的描述,比《水浒传》的剧情还要多几倍。


经过这两本书,以及民间评话的传播,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基本上已经在民众脑海中形成定型,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典例。


1946年,专家们发现了传说中的武大郎的棺木,然后发现故事中的武大郎与现实中的完全不一样。



1

被发现的棺木


在河北邢台地区,许多武姓的人家都拒绝和潘姓女子结婚,担心结婚之后会遭遇“武大郎之灾”。


在许多家庭中,一旦男女双方的某一方出现不轨行为,武大郎和潘金莲便经常会被搬上来,用于羞辱对方。那么,真的存在这样的故事吗?他们在真实社会中的原型是什么样的?


其实,《水浒传》采用的第一手和最多的手稿材料来自于《大宋宣和遗事》,后者记录了宋朝时期的民间传说、戏曲和杂谈等,相当于现如今的刊期杂志的一个汇编,其中的八卦新闻又居多,故可读性很高,毕竟无论是哪一个朝代,人们都喜欢听别人的八卦新闻。



《大宋宣和遗事》中,武松、李逵等其实来源于民间的杂剧,而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故事则与武松沾不上边,因为武大郎在元朝才出生,前者和后两者是不同时代的人——直到明朝,才有人开始给宋朝故事中的武松安了一个元朝的哥哥。


清河县有很多的武氏家族,他们已经在这里繁衍了几百年的时间,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家谱。



根据这些家谱的显示,在宋朝年间,他们的祖先的确有一位叫武大郎的人,传到现如今后,已经经历了27代人,相距近1000年时间。在族谱中,真实的武大郎并没有和书本中的一致。


1946年时,棺木的发现是一个偶然,战争给当地带来的影响和声誉,武氏家族的祖坟遭到破坏很严重,迫使他们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坟。意外中,一座楠木的悬棺也被迁走,据墓志铭显示,棺木的主人正是武大郎。


专家们听到消息后,很快就往成东云集。一来想要了解千百年来,传说中的武大郎是怎么样的?二来是武氏家族发现的是当宋代的墓志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想要一睹其真容。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专家们都从墓志铭中真正地了解到武大郎的人生经历。



2

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


众所周知,在古代,只有身材魁梧、形象勇武的人才配称为“大郎”。当然,家族排位的时候,孩纸中最年长者也有这一称谓,不过用得很少而已。


武大郎的本名叫武植,出生于山西省,由于年幼时即丧父,为了谋生,他只能跟随着母亲一起在元朝仁宗时期迁徙到清河县武家那村。


与小说作品中的人物相反,尚未成年的武植就身材健壮,成年以后,更是长得高大威武,因此而被人称之为“武大郎”,表示的是身材魁梧者的意思。


专家们对棺木进行检测时,发现尸骨的长度在1米8以上,即古人所说的身高8尺,与《水浒传》中的“三寸丁”的武大郎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发现这一差距后,专家们马上断定,已经流传了600多年的武大郎的故事存在虚假成分,潘金莲的身份尚值得一查。于是,专家们根据墓志铭上的记载,寻找到隔壁村的潘氏家族,并在他们的《潘氏族谱》中看到了传说中的潘金莲。



她在历史上并非是一位丫鬟,而是大地主家中的大家闺秀,从小就能为识字,修养极高。当她与武大郎相遇时,便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一位当时还极其贫穷的穷小子。


武大郎的身材虽然看起来很魁梧,但他并不选择考取武举人来实现身份的转变,而是非常努力的读书,拜当地的一些名家为老师,最终在30多岁的时候,成功地考取进士,被派往山东省的谷阳县担任县令。


在未考取功名时,潘金莲便奋不顾身地嫁给武大郎,成功获取功名后,潘家也默许了这一女婿的存在。


在山东的任职期间,武大郎一直以清廉的作风而闻名乡里,被当地百姓所爱戴。


然而,这也让他背上了骂名。



3

故事的来源


早年时,武植与母亲都无依无靠,自己能够读书和考取进士,依赖的还是好朋友黄堂给出的帮助。


武植与黄堂主要是从小一起玩大的伙伴,尽管两家的贫富差距很大,但是黄堂的父母都支持两者玩到一起。


成年后,武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努力考取功名,但这也给家庭里面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只能向好朋友黄堂求助。


黄堂家庭不算怎么富裕,但也是一个小地主之家,平时对好友都会出手阔绰,所以才没有将武植拒之门外。



在武植做县令以后,两者几乎断了往来。


一天,黄堂的住所突然燃起大火,让所有的积蓄和家财都付之一炬,一切归零。


迫于生计,黄堂千里转到谷阳县投靠武植,心里想着在武植这里谋一个职位,就此安定下来就行。


哪知,他在武家居住了三个多月,每天都只能受到好吃好喝的招待,武植对黄堂的生计打算只字不提,让黄堂内心感到非常的不满。


为报复武植,发泄内心的不快,黄堂开始到处造谣,基本上见人就编排潘金莲与武植的坏话。


当县的确有一个叫西门庆的人,也如《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描述一样,是当地的一个恶霸。



西门庆很早就想霸占一家饼店老板的店,为此还和饼店的老板打了一场官司,不过武植判饼店老板胜算,让西门庆内心感到很不爽,一直想要找一个机会去出气。


听到黄堂的谣言之后,西门庆便与他沆瀣一气地坑武植,还在谣言的基础上进行添油加醋,从而被当地人广而为之。


让黄堂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兴致勃勃地回到家乡,才发现房子已经重新修建好,并购买了十几亩的田地,生活无忧。


他的夫人也告诉他,是武植派人给弄的,这样他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懊悔,想要给武植翻身,但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谣言始终被流传下来,并被后世的施耐庵写入《水浒传》中。


就这样,一个清白的人被骂了600多年的时间。



4

结 语


有人就说过,假话说多了,人们便信以为真。武大郎与潘金莲现实的原形并非是所传,但经过有人的特意造谣之后,就算是武大郎生前再怎么受到民众的爱戴,也变成了人们所同情的悲剧。


不得不让人惋惜,一个本可以被千古流风的人,却在无形中被口水所淹没。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谣言像一把无形的剑一样,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可以将任何人杀死。


不仅是古代,在现在的社会也是如此,有许多人因为顶不过谣言的压力而自杀。不得不反思的是,谎言一旦成真了,那么谁会愿意去听那些最惨白的辩解呢?

感谢您读完,感谢点个~ 

晓松音频
✅加关注 1000部节目全部免费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