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吴邦国陪同邓小平南巡上海往事

时尚   2024-10-08 21:54   安徽  

点击上方的蓝色乙图关注我们


作者:张蔚飞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首届中国新闻摄影“金烛奖”、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1992年2月1日,邓小平—行从广东深圳来到上海,住在虹桥路上的西郊宾馆。在珠海和深圳两地,他已发表了不少坚持改革、扩大开放的言论,邓小平到上海后,在时任市委书记吴邦国同志的陪同下,边参观边继续深化着他的南巡讲话。我有幸亲耳聆听了邓小平关于“姓社姓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有关改革开放的精辟论述,让我这个当时对改革开放政策不甚了了的普通市民茅塞顿开。更令我欣慰的是,我抓拍到了不少能生动展现邓小平领袖风采的照片。

1992年2月3日,羊年除夕。当晚,邓小平与吴邦国、黄菊等中共上海市委领导班子成员,王一平等历届市委老领导,以及上海各界人士一起,在西郊宾馆除旧迎新,度过了一个欢乐的除夕夜。之后只休息了三天,邓小平就来到他特别关注的浦东进行系列考察。

2月7日,猴年大年初四,是个彤云密布的阴天。邓小平一行便驱车来到杨浦大桥浦东工地视察。听完朱志豪的介绍后,邓小平想看一眼建设中的杨浦大桥雄姿。他转过身,看到约百米高处,正在施工的桥塔上有工人在干活,于是老人家扬起手向桥塔上的工人致意。这时,地面上的工人和百米桥塔上的工人报以热烈的掌声。我很幸运抓拍下邓小平、杨尚昆、吴邦国、黄菊四位领导,一齐向大桥建设者挥手致意的生动瞬间。

 右为吴邦国同志

2月8日晚,邓小平又兴致勃勃登上“友好”号游轮观赏黄浦江夜景。当晚,邓小平坐在右舷靠窗的位置,吴邦国陪同在侧,对面坐着胡立教和汪道涵。

当游轮航渡到外滩江面时,邓小平不时转过头去欣赏灯火辉煌的外滩夜景,但更多的是与吴邦国以及对面的胡、汪两位老同志聊天。那天晚上,吴邦国同志没有刻意去汇报工作,而是非常随意的聊天:“几位老同志平时都是放手让我们去干,只有在关键时候,出来帮我们一把。”邓讲:“对,老同志就是要支持新同志的工作。”胡立教讲:“我们平时不去多管他们的事,怕影响他们。”邓讲:“我就怕我讲多了干扰新同志的工作。”

那天晚上邓小平表示,他对上海现在这个领导班子是满意的,认为年轻、思想解放、有活力,并对胡、汪说:“当年你们这届班子有眼光,选对人了。”胡立教答:“这主要是您确立的领导干部年轻化的决策正确。”

右为吴邦国同志

2月10日上午,晴空万里,阳光和煦。邓小平和杨尚昆来到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公司视察,邓小平对高科技很感兴趣,听得特别的仔细。那天他谈兴很浓,著名的“姓社姓资”谈话就是出自这天在贝岭公司参观时的即兴讲话。

在公司会议室里,接待人员先给邓小平、杨尚昆观看贝岭公司生产的微电子集成块(也许就是今天所说的“芯片”),吴邦国向邓小平汇报:“我们上海不但有微电子的生产能力,还有科研能力。”邓小平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吴邦国说:“我们希望中央能把这个项目放在上海。”邓说:“只要对国家有利。”杨尚昆说:“上海也是国家的。”邓小平对吴邦国说:“祝贺你们成功!”吴答:“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邓说:“更高、更更高。”

接着邓小平有感而发:“看不看是不一样。我今天看了印象就深,七十年代谁也想不到八十年代会发展到这样的水平。”

离开会议室便来到100级净化车间。所谓净化车间,就是在里面工作的员工,都得穿戴白色防尘衣、帽和鞋,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留着两只眼睛往外看,这是生产微电子器械所必须的。所以来公司参观的人,即使再大的领导,不穿防尘衣也不能走进车间,只能站在一块巨大的玻璃窗外往车间里面观望。在透过玻璃窗观看时,吴邦国向邓小平介绍说:“这些设备过去美国人是不肯卖给我们的,现在我们搞了中外合资厂,他们就肯卖给我们了。”邓小平接过话茬说:“这就是开放的结果,你不开放,人家就不给你。”

此时,邓小平用手指着净化车间突然问吴邦国:“你说这东西姓社还是资?”此时我离邓小平、吴邦国同志距离不足2米,因为此前邦国同志留给我的印象是不擅言辞,所以听了邓的发问后,不禁为邦国同志揑了一把汗,生怕回答得不妥当。吴邦国同志略一沉吟说:“这东西本身不存在姓社姓资,资本主义用它就姓资,社会主义用它就姓社,资本主义的一些东西也能为社会主义所用。”邓小平说,“对嘛,这些东西本来姓资,但一引进来,变成姓社了。资本主义的技术、设备,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我们一些同志中间,姓社姓资这个观念还没有解决好,要再开放一点。”吴邦国马上说:“我们是想按照您老人家的指示,把改革开放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我是个不怎么关心政治,也不怎么懂政治的摄影记者,但那天在现场听了邓小平这段关于姓社姓资的精辟而又生动的论述,真的是振聋发聩。从此,我对邦国同志也是刮目相看。那天他对邓的提问的精彩回答,真是有水平。

2月12日,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邓小平车队便来到了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眺望着绿树掩映下的那一排排亮丽、整齐的农民别墅,邓小平问马桥镇党委书记王顺龙:“你们发展那么快,靠的是什么?”王顺龙答:“靠你老人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小平同志听后追问了一句:“是这样吗?”当听到肯定的回答后,他舒心地笑了。

旗忠村从1989年起开始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到1992年时,其经济实力、农民新村的建设等方面已居市郊的前列。当车队在旗忠小学门口停下时,旗忠村小朋友吹起了鼓乐,跳起了迎宾舞。邓小平显得特别兴奋,我从镜头里看到,当他在小朋友面前站定时,脸上陡地泛出红光,连眉毛都挑了上去。这是我十天来所看到的小平同志最振奋的一个神情。我于是按下快门,拍下了这幅我认为在他视察上海期间表情最为生动的一张照片。

这时,一个大约三岁的小孩,径自穿过鼓乐队,摇摇摆摆走了过来,不知是谁说了声:“过来,让邓爷爷亲一亲。”陪同在侧的吴邦国同志立即抱过孩子,邓小平同志十分自然地上前吻了吻孩子,我及时抓拍到了这幅后来流传很广的《亲吻农家儿》照片。邓小平对旗忠村党支部书记高凤池说:“旗忠村的小朋友是新中国最幸福的一代人。”离开操场上车时,邓小平两次停下来,回头向在场的旗忠村民和小朋友招手,依依不舍。

 

左一为吴邦国同志

《亲吻农家儿》照片发表后,很多读者,包括新闻界的同行都觉得,这是小平同志对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人民的真情流露。

1992年2月18日,元宵节的傍晚,上海市委办公厅通知我:18:30到西郊宾馆集中,具体什么任务没说。到了西郊宾馆,我才知道,市委领导特意安排邓小平在今天元宵节晚上逛市百一店,并领略南京路万家灯火的风采。

据市委秘书长王力平同志向我们介绍,邓小平同志从深圳一到上海,就提出了要逛一次商场的要求。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直有逛一次商店、当—回顾客的愿望。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一直希望由北京来实现他的这个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果。这次他老人家到上海来,我们市委决定让他一遂多年的宿愿。

20:00不到,邓小平在吴邦国陪同下来到了市百一店铺面商场,我从镜头里看到,邓小平很激动,步履也显得特别轻盈,对商场里的顾客、营业员频频招手,笑容始终洋溢在脸上。

接着邓小平来到三楼商场文具柜台购买文具,邓小平递给马桂宁一张从邓榕手里接过来的人民币(现在我已想不起来到底是百元币还是十元币),为他的小孙孙买下了4封铅笔和4块橡皮;邓榕说:“爸爸,这是您进城后第二次买东西。”听了这话,邓小平高兴地笑了,笑得像个弥勒佛。

左二鼓掌者为吴邦国同志

我一直为自己能有幸记录下邓小平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逛市百一店,为小孙子购买文具全过程的珍贵镜头而深感荣幸。因为我感到,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倡导者,他逛一回商场,当一回顾客,有着深刻的含意。

这组照片的第四幅,后来以《稀客光顾大商场》为题,在1992年度的中国新闻摄影年赛中拔得头筹,2013年10月,《稀客光顾大商场》入选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编的《中国百年新闻经典·摄影卷》,成为见证中国百年历史的百幅经典照片之一。

谨以此文悼念吴邦国同志!

                                                            2024年10月8日 于上海崇明


往期文章:


合肥车展震撼启幕,3700万消费券一天被抢空,拉动消费超10亿元

父母先后患癌,9岁女儿抢着帮家里干活,满手老茧让爸爸心疼

妈妈改嫁,爸爸外出12年无音讯,残疾爷爷既当爹又当妈将男孩养大

爸爸离异后对两个娃不管不问,妈妈无奈将他们丢给外公外婆

乙图
用温暖的图片,展现真实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