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公众号:钱志亮工作室 ID:qzlgzs
说话态度:情绪化严重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米歇尔·伊卡德在《青春期关键对话》一书中建议:
初中生父母跟孩子谈话时,尽量不要皱着眉头。
他解释道,直到20岁出头,人的大脑才发育得足够成熟,才能用前额叶皮层来解读他人的面部表情,而青少年识别情绪的正确率仅有50%。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无法准确解读人的面部表情,只能凭感觉猜测对方的情绪。
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孩子们一看到大人皱眉头,就以为他们生气了。
这并不是要剥夺家长正常表达感受的权利,而是提醒大家,青少年的敏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会从大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中揣测出更多的信息。
尤其是与叛逆期的孩子沟通,重点不是我们说话的内容,而是说话时的语气和精神状态。
不管我们说得有多在理,如果我们语气不善和精神状态不佳,就很难表达出想要传达的信息和需求。
比如,明明是关心,说出口的却是指责,明明是认可,表现出来的却是讽刺,当我们用这种态度和孩子说话时,孩子感觉到了你的拒绝和冷漠,他一定会对抗或逃跑。
时间久了,孩子就把耳朵堵起来,心生怨恨,产生隔阂,回应我们的只有无语的摔门声。
情绪化的表达将会导致父母在状况百出的青春期遭遇更多挑战。
说话方式:单向说教
10岁是孩子们成长螺旋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11岁左右他们开始向青春期过渡,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以下几个共性:
接触的信息面广 对话语权的要求高 追求个性
孩子在幼儿阶段对父母的话深信不疑,但是到了青春期,接触的信息变多,对父母的话不一定是照单全收,甚至偶尔还会表达不同意见。
所以,跟这个阶段的孩子沟通,单向的说教输出也会引来负面的效果。
《变形计》里有一个男孩,特别喜欢玩电脑游戏。
当律师的爸爸看不惯儿子,经常滔滔不绝地说教:
“你知不知道打游戏是不对的?” “你这样打游戏是会上瘾的,就像抽鸦片一样,玩物丧志。” “你要搞你的学习,你只有学习搞好了,你才能搞一搞娱乐的东西。”
每当爸爸说话时,男孩坐在一边,看似在听,实则对爸爸的大道理置若罔闻。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家长把沟通变成了单向的说教、唠叨,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应有的倾听和回复,自然而然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父母就要学着转变角色,沟通方式也要随之调整。
其中,最重要的是,是少说,多听。你要对孩子所说的保持兴趣与关注,你不能急于给建议、反驳或讲道理,最后,还要放下评判,全然地接纳孩子。
如果你愿意听孩子说,愿意真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对你越来越信任,道理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说话内容:只聊学习
叛逆期阶段的小孩比家长想象中更需要爱。
《解码青春期》中写道:
对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能够证明有人喜欢自己。 在一个充斥着爱是有条件的,爱是建立在表现、外表、人气这一切的基础之上的社交世界里,青少年真切地渴望有人对他们感兴趣、有人会照料他们、有人为了他们而存在、有人愿意把时间和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身上。
他们需要同伴,他们更需要大人的陪伴和关心。
遗憾的是,到了高年级,孩子的学业压力成倍增加,很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对学习方面格外关注,所以每次说话都喜欢谈到学习上来。
曾有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中,有近两成家庭,如果不谈作业、考试和学习,父母和孩子之间几乎无话可说。
我有一个学生,就曾表达过内心的苦闷:
“我爸妈每次跟我说话,张口闭口就是学习学习学习,他们也根本不了解我。我觉得他们爱的根本不是我本来的样子,而是一个成绩好、学习好的我。”
在他学业压力很大的时候,试图需求父母的理解,他们的回答是:“一个班那么多学生,怎么就你受不了?”
父母用一种冷漠的方式阻断了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亲子关系被破坏,致使孩子走向叛逆、反抗的道路。
成绩,是孩子学习中的头等大事,但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爱与关系。
学会和孩子交流沟通,应该关注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人际交往、喜欢和讨厌的事物、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日常的每一天,多和孩子唠唠家常,增进对孩子的了解。
这样,孩子才会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内在体验着一种极度的不安全感和成长的种种困惑,有时候,他们像刺猬一样竖起刺来,为的不是推开你,而是保护脆弱的内心。
他渴望父母能在亲子之间建立起牢固的纽带,渴望父母真正的理解和尊重,陪伴他们自我探索、自我发展。
每个孩子逃出叛逆期风暴,只差一个爱他、关心他们的大人。
希望我们都能陪伴孩子成功度过每个成长关键期。
▼更多免费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