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应用乱象频出,比如《甄嬛传》变身“枪战片”、《红楼梦》改成“武打戏”、孙悟空骑着摩托车扬长而去等等,经常看短视频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
事实上,过往在互联网上,将影视作品进行剪辑的恶搞行为不在少数,但随着AI的发展,各类“魔改”视频愈发逼真流畅、真伪难辨,而且制作门槛越来越低,传播越来越容易。各种“博眼球”的行为也引发了舆论的批评。
对此,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近期发布《管理提示(AI魔改)》。其中提到,这些视频为博流量,毫无边界亵渎经典IP,冲击传统文化认知,与原著精神内核相悖,且涉嫌构成侵权行为。
《管理提示》提出具体管理要求。首先,各相关省局督促辖区内短视频平台排查清理AI“魔改”影视剧的短视频,并于12月10日反馈工作情况;第二,严格落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审核要求,举一反三,对各自平台开发的大模型或AI特效功能等进行自查,对在平台上使用、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严格准入和监看,对AI生成内容做出显著提示。
此外,有法学专家也对《管理提示(AI魔改)》进行了法律解读。他们认为,利用AI技术对经典影视剧进行“魔改”,实质上是未经许可的改编行为,侵犯了原作品的改编权。同时,如果AI“魔改”经典影视剧时未经演员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魔改”,就可能构成对演员肖像权的侵犯。
AI作为一项创新的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道德、法律层面的碰撞,对AI技术使用边界的讨论一直以来不曾停止。
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AI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乱象,监管和规范的步伐需要加快,本次《管理提示》是十分必要且及时的。对经典影视作品来说,AI“魔改”如果能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并引导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对于AI应用的长远发展将是有利的。
✍ 作者:飞鱼
✍ 编辑:Anna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