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以爱为名的期望,可能成为孩子的绝望。”
为什么孩子们总是说“对不起”?难道真的是他们的错吗?我们是否真正看到了孩子们小小的身体里藏着的压力、悲伤、痛苦与绝望?
11月14日晚,学校开展《年少日记》的家长观影会,观影会由心理教师梁晓君及成长教练蒋迅东老师共同主持。
集体观看电影《年少日记》
《年少日记》不仅是一部关于“成长痛”的电影,也是一本心碎的哀悼日记。一本深藏多年的日记,连接两段时空,聚焦原生家庭内部的创伤,揭开传统家庭教育中隐匿的罪与罚。
观影结束,“你看到什么?”“分享电影中印象最深的台词和镜头。”心理教师用两个环节引入观影讨论。
根据家长们的分享,梁老师和蔣老师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关系、校园生活等方面引导大家展开深刻探讨,不少家长表示:我们应放下成人的偏见和固有观念,蹲下身来,用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选择,接受他们的平庸与不同,还给他们自由与天性;家庭要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与爱,这是孩子面对困难的秘密武器,是他们历经千帆仍然会回望的温暖港湾。
此次观影会不仅是一场视听享受,更是一次深刻的家庭教育交流分享,很多家长会后纷纷表示这样的教育形式新颖有趣且走心,希望学校今后能多开展类似的活动,帮助家长化解教育孩子的盲区。
“这部电影不愧是拿了2024年香港金马奖的电影,发人深省。身为父母要能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
“内容比较有针对性,影片揭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背景下,忽略了家的真正意义。”
“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平庸,如果我们看不到孩子的情绪和需求,最后只能越离越远,相互憎恨。”
“能通过其他家长的表达和交流,收获到了孩子的成长,我们要给孩子温暖、理解、包容。而不是要求、索取。要给予爱兜底!”
“父母不要太强势,不要用‘我这是为你好’来‘绑架’孩子,更不要指责孩子是‘垃圾’,使孩子没有价值感。”
“妈妈要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先把自己安顿好,才能听到孩子的声音,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帮助孩子”
主编:张艳 石文铭
策划:政教处
撰稿:杨凡绎、梁晓君
摄影:杨凡绎
审稿:杨文霞
美编:政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