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10月21日至25日,市委党校2024年秋季学期科级以下干部进修一班赴漳州开展异地办班,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习借鉴漳州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传承红色基因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在学思践悟中探寻改革发展的“金钥匙”。
感悟为民情怀
立好服务群众之心
漳州是谷文昌精神的发祥地。10月1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漳州市东山县的谷文昌纪念馆,了解谷文昌同志感人事迹,指出:“谷文昌同志在福建是有口皆碑、深入人心的,他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优秀领导干部的一位代表。”
在谷文昌纪念园,学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位“四有书记”。雕像前,大家敬献花篮,行鞠躬礼,并重温入党誓词。谷文昌纪念馆中,学员们详细了解了谷文昌带领东山县全体人民战风沙、抗旱涝、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善交通、发展生产的感人事迹,并聆听专题党课《学习谷文昌精神感悟谷公不平凡的一生》,深切感受谷文昌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谷文昌铜陵事迹馆,学员们认真聆听谷文昌当年在铜陵地区一心为民、开拓创新、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动人故事,汲取榜样力量,赓续红色基因。
1996年9月18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了解了“漳州110”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后,提笔写下“人民的保护神”六字感言。1997年,国务院授予“漳州110”“人民的110”荣誉称号。
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学员们全方位了解了“漳州110”的发展历程和功勋荣誉,对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漳州是一座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滨邹鲁”之称。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走进漳州古城、长泰区龙人古琴研究院、漳州鸿渐村、漳州佳庆东美糕体验馆、漳州南浦村谢谢里、漳州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了解漳州活化利用传统文化、闽南文化、对台文化等富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的经验做法。
2022年,长泰区岩溪镇创办“田间党校”,由5个试点村入股成立公司,整合22个乡村特色研学点,打造“田间党校”研学品牌,列入全市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在这里,学员们了解到当地通过成立联村党委,创办“田间党校”,推动“党建孤岛”汇聚形成“党建高地”,从而实现优势资源整合、集体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进一步拓宽乡村振兴工作思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学员们走进长泰玫瑰农庄,感受到当地推动“绿色”自然资源向“金色”经济资源转化的实践过程。农庄负责人林阿玲以“立足海峡两岸,宣传三农工作”为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为学员们生动介绍了农庄以服务漳州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目的,打造省农科院区域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基地的经验做法。
20世纪70年代初,云霄、东山两县5万多名建设者为战胜旱灾,建成总长85.81公里的向东渠,彻底解决了两县用水问题。1974年3月13日,《人民日报》以“不尽‘江水’滚滚来”为题,报道了向东渠建设的感人事迹,盛赞向东渠是“江南红旗渠”。
培训期间,学员们来到向东渠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深入了解了向东渠建设的背景、过程和意义,重温老一辈建渠者的建渠初心,对向东渠在建渠中形成的“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等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路虽远,行则将至
事虽难,做则必成
此次漳州之行,学员们锤炼了党性,拓宽了视野,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学员们表示,将借鉴先进经验,汲取榜样力量,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实绩实效,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清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市委党校
★识别二维码一心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