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快的人,肝脏容易产生这种病变!想要养肝护肝,“降速”很重要

文摘   2025-01-29 00:00   黑龙江  


生活中有些人吃饭总是“慢悠悠”,有些人三口两口就吃完一餐饭。


虽然短时间内,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二者有什么区别,但我们的肝脏,可在悄悄“记账”呢!


这样吃饭的人

患脂肪肝风险大增!


2024年8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的研究人员在《营养与糖尿病》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周有2次以上进餐时间少于5分钟,患脂肪肝的风险增加81%!


这项研究共纳入1965名国人作为实验参与者,他们平均年龄为54岁。


研究人员把吃饭太快(快速进食)定义为进餐时间少于5分钟,并将他们分为3类:


1. 每月吃饭太快≤1次

2. 每周吃饭太快≤1次

3. 每周吃饭太快≥2次


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参与者中,每月吃饭太快≤1次、每周吃饭太快≤1次、每周吃饭太快≥2次,脂肪肝患者比例分别为46.2%、50.5%和59.3%。


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每周快速进食≥2次,脂肪肝风险增加81%。


吃饭太快

身体会受到这些伤害


损害胃肠功能:食物未被牙齿充分研磨就进入胃中,胃不得不加大蠕动力度,如果短时间内进食过多,食物堆积在一块,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胃溃疡。


糖尿病上门:狼吞虎咽本身不影响血糖,但会让人吃得过多,导致体重增加,长此以往可能产生胰岛素抵抗,进而被糖尿病找上门。


增加癌症风险:唾液中的酶能够消灭或中和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亚硝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如果吃得过快,唾液无法充分包裹食物,自然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些致癌物进入胃肠,会增加患癌几率。


如何把吃饭速度

降下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人群应花费15~20分钟吃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左右。


1

保证规律三餐



早上7~8点交感神经开始活跃,肠胃开始一天的工作,此时应吃早餐。


到了11点,停留在胃中的食物几乎消化完毕,饥饿感随之而来,就该吃午饭了。


晚餐时间以17~19点为佳,可避免饥饿或增加夜间消化负担,晚饭要与睡觉时间相隔4小时以上。


2

一口饭嚼20下



每口食物咀嚼20~22次为宜,老人最好咀嚼25次以上,更易消化。


3

每顿吃七分饱



在还未感觉到饱,但对食物的热情有所下降、进食速度明显变慢时,就该停下来了。


4

先吃饱腹食物



吃饭时先吃汤和蔬菜,这能带来一定饱腹感,有助减少后续肉类、主食等热量较高食物的摄入,让饮食结构趋于合理。


5

吃饭时要专心



许多人喜欢边吃边看电视或手机,但这样会让注意力过度集中在屏幕上,影响咀嚼和消化。

健学社
健学社是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在线教育与交流平台; 我们倡导科学健康的新老年生活方式; 毕竟快乐学习是最好的抗衰药; 让我们和有趣的灵魂在一起; 向着健康出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