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天赋”!海南如何以“知”提“质”?

时事   2024-12-23 11:21   海南  

可以记录、存储、复现、传播味道的“录味机”,能够学习模仿人类表情、动作的仿真机器人,会割胶的机器人……12月20日—22日在海口举办的2024年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大会(以下简称知交会)上,一系列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向人们再次展示着科技改变生产生活的无限可能。


创新成果的“落地开花”,离不开知识产权的催化助力。


2019年—2023年,海南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4.54%,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5.74%。全省商标注册、作品自愿登记、植物新品种授权均呈现量质齐升的态势。可以看到,如今的海南创新热潮持续涌动。


参展人员与智能机器人“交谈”。图片由主办方供图


如何借助这股创新热潮,助力海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透过知交会这扇窗,可以找到不少经验与启示。


作为创新与人才的“链接点”,高校是知识产权领域众多突破的策源地。到展会现场转上一圈,会发现参展的高校团队带来的展品不仅是“一纸专利”,更有诸多实打实的专利商品。


现场展示的挂件产品。图片由主办方供图


芒果采摘成功率达95.8%的“智能剪刀手”,让火龙果更丰产的补光诱导开花技术,由罗非鱼加工而成的香脆鱼片、鱼火锅等系列产品……在海南大学展区,集中展示了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品等多类科研成果,涵盖高效栽培技术、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等。


“传统播种方式往往存在播种精度不高、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海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邓意达介绍,此次展出的谷物自走式小区精播机和谷物一体化智能小区繁育播种机两款良机,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从“发明专利”到“发展红利”,知识产权转化利用的“高速路”如何被打通?海南大学科技小院给出示范样本——


瞄准海南发展战略、地方实际需求,携手农民、企业和政府,将科研生产一线搬到田间地头,零距离、零时差掌握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继而再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形成农业生产新质生产力。


诸多知识产权中,有一种尤为特别:地理标志。


此次知交会,设置了四大主题板块,其中一项便是地理标志。展会现场,来自国内外的200多家地理标志展商参展,展出产品涵盖水果、茶叶、工艺品等多个领域。



“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特定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俗来讲,地理标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土特产。


海南岛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优越,自带发展地理标志经济的“天赋”。


文昌鸡、兴隆咖啡、儋州粽子、和乐蟹……绕全岛转一圈,几乎每个市县,都能找到这样的农副产品:它们产自特定地域,一方水土的自然馈赠与一方农人的集体智慧组合,催生出当地专属的“味觉坐标”。


一枚枚地理标志,如何让这些粘泥带土的农货卖出高价?


该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我省持续加强产品标准、检验检测、质量保证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身份标识化、全程数字化水平;另一方面,我省用好国内各类宣传展示平台,积极申请加入并充分利用好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平台,推动特色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截至目前,我省年产值上亿元的地理标志产品已达40件。


不难发现,知识产权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不仅是“高大上的技术突破”,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作用则是对生产力要素系统中其他要素的组织、优化和赋能,从而形成整体生产力的跃升。


交易大会上展示的文创产品。图片由主办方供图


眼下,我省准确把握知识产权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正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省市场监管局、省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铁刚表示,下一步,我省将重点聚焦航天发射、深海研究,南繁种业三大未来产业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可以预见,随着我省持续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还将有更多“智力成果”落地生金。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李梦瑶

责任编辑:周钰

内容审核:樊学玲

值班总监:袁锋

值班主任:李国栋

总监制:卓上雄







往期推荐



海南公布85家诚信等级较高的旅行社名单

超300场活动!海南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超好玩→

如何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海南这样答卷……

视频号推荐


觉得内容好看

点个↓↓

海南日报
读懂海南,看我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