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结硕果 劈波斩浪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临沧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临沧市统计局
2024年9月
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来,临沧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各族人民攻坚克难、踔厉奋进、勇毅前行,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临沧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迈上新高,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0.71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1050.23亿元;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87元/人,跃升到2023年的47286元/人。
一、国民经济跨越发展
(一)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临沧,百废待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71亿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增加到3.61亿元。
改革开放后,果断地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1989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0亿元,达10.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9倍。2006年,全市经济总量达112.99亿元,突破100亿元,比1978年增长30.3倍,17年里,完成了10亿元至100亿元的跃升。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40.7亿元,比1978年增长93.4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民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大跨越。2016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达563.37亿元,比1978年增长155.2倍,从100亿元到500亿元仅用了10年时间,比10亿元到100亿元快了7年。2023年,全市经济总量再创新高,达1050.23亿元,比1949年增长1476.1倍,1978年增长290.1倍。
(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快速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87元,发展到了1978年的225元,增长1.6倍。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总量的快速攀升,带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不断突破。1994年,突破千元,达1298元,比1978年增长4.8倍。2011年,进入万元行列,达10970元,比1978年增长47.8倍。2012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4134元,比1978年增长61.8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市上下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质效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7286元,比1949年增长542.5倍,比1978年增长209.2倍。
(三)财政金融蒸蒸日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据可查资料显示,1953年全市财政收入0.04亿元,1978年达0.25亿元,比1953年增长5.25倍;1953年财政支出0.03亿元,1978年达0.52亿元,比1953年增长16.3倍。1953年城乡储蓄存款余额0.007亿元,1978年达0.12亿元,比1953年增长16.1倍。
“改革开放”后,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政金融健康运行。2012年财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0.2亿元,比1978年增长119.5倍;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0.6亿元,比1978年增长312.2倍。201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47.06亿元,比1978年增长435.2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69亿元,比1978年增长272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激发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2023年财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50.19亿元,比1978年增长199.1倍;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8.11亿元,比1978年增长521.7倍。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农林水支出45.26亿元;卫生健康支出增长 38.7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76亿元;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26亿元;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6.59亿元。202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986.78亿元,比1978年增长1239.1倍;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879.79亿元,比1978年增长891.7倍。
二、产业结构持续调优
着力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三大经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等进程加快,加速构建和改革现代产业体系。
——1949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9.8:3.3:16.9,1978年调整为49.7:15.9:34.4,呈现一、三、二的格局,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30.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12.6个、17.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二三产业拉动作用增强。
——改革开放以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快,2012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1:29:40,调整为三、一、二的格局,较1978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13.1个、5.6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力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打好工业发展攻坚战,积极推进新兴业态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更新成效,2023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1.1:24.3 :44.6,较1978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8.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升8.4个、10.2个百分点,保持三、一、二的格局,一产趋稳、三产发展加快。
(一)农林牧渔业保持稳定支撑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运动彻底革除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到1978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已达51.27万吨,比1949年的19.09万吨增加32.18万吨,增长1.7倍;完成农业总产值2.24亿元,比1949年的0.96亿元增加1.28亿元,增长1.3倍。
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到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180.46亿元,比1978年增长79.4倍;粮食播种面积29.12万公顷,总产量93.75万吨;经济作物增长较快,茶叶7.24万吨、甘蔗643.28万吨、核桃9.21万吨、橡胶2.91万吨、烤烟产量 5.68万吨、蔬菜45.61万吨;大牲畜存栏80.83万头、出栏18.35万头,生猪存栏280.34万头,出栏317.33万头,肉类总产量25.79万吨。
党的十八大以后,农业基础更加夯实,产业化水平提高,着力茶、糖、果、林、牛等优势高原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发展更高效。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496.7亿元,比1978年增长220.7倍。粮食播种面积29.13万公顷,总产量109.48万吨;茶叶17.31万吨、甘蔗531.78万吨、核桃60万吨、烤烟产量3.8万吨、橡胶5.81万吨、澳洲坚果13.22万吨、蔬菜118.8万吨、水果(含果用瓜)29.20万吨、咖啡豆2.23万吨;猪牛羊存栏358.53万头、出栏391.19万头,其中:生猪存栏223.24万头、出栏316.78万头,猪、牛、羊肉总产量30.15万吨,禽蛋产量0.87万吨,禽肉产量3.68万吨。
(二)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五个五年计划和三年经济调整,全市工业开始逐步发展。到197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0.49亿元,比1949年的0.02亿元增加0.47亿元,增长26.5倍;原煤产量10.51万吨、发电量0.54亿千瓦时、水泥1.83万吨、食糖0.86万吨、精制茶叶0.5万吨。
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发展加快,到2012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12.53亿元,比1978年增长228.7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5%;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中,原煤15.45万吨、发电量(不含小湾、漫湾)19.79亿千瓦时、成品糖77.68万吨、精制茶叶4.86万吨、白酒4.09万千升、啤酒14.68万千升、酒精5.48万千升、水泥143.34万吨、松香4.88万吨、纸浆6.89万吨、锗矿5.59万吨。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园区聚集效应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到2023年,全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50.63亿元,比1978年增长306.4倍;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中,发电量159.57亿千瓦时、成品糖97.89万吨、精制茶叶3.37万吨、饮料酒16.64万千升、 啤酒15.72万千升、发酵酒精8.53万千升、水泥443.32万吨、坚果6.76万吨、松香3.8万吨、铁合金3.77万吨、硅5.2万吨、自来水生产2107万立方米。
(三)建筑业发展不断升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筑业开始起步。到1978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0.08亿元,比1949年的0.008亿元增加0.072亿元,增长9.4倍。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建筑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2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38.02亿元,比1978年增长474.3倍,全市有工作量的本地建筑施工企业48个,实现总产值47.70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311.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4.89万平方米。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04.51亿元,比1978年增长1305.4倍,全市有工作量的建筑企业150个,实现总产值201.91亿元。
(四)服务业发展日益向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服务业萌生起步。1954年南大公路建成,全市公路建设逐步发展,到197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24亿元,有公路里程3056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17.01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2258万吨/公里。
改革开放后,服务业发展势如破竹。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科技、区域旅游等推动服业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36.26亿元,比1978年增长108.9倍。通公路里程 14626.4公里,机动车保有量47.47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7.92万辆;货运量1580万吨,货物周转量145083 万吨公里,客运量870万人,旅客周转量120379万人公里;临沧机场通航,航空服务业发展走上轨道,航空客运量13.6万人次,客座率80%。邮电业务收入 9.64亿元,有固定电话18.7万部,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162.8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7.6 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66.1 部/百人,互联网入户数11.1 万户。有保险公司12家,各种保险收入5.66亿元。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 380.01万人次,其中: 接待海外旅游人数21.91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3.47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发展实力倍增。传统服务业巩固升级,新兴服务业崭露头角,服务业发展形势良好。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468.96亿元,比1978年增长377.2倍。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达37.14亿元;机动车保有量96.25万辆(不含拖拉机),其中,汽车保有量33.09万辆,公路客运量198万人,公路客运周转量25420万人公里,公路货物运输量3993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340273万吨公里;航空旅客吞吐量37.47万人次。邮电业务收入达26.69亿元,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81亿元;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3406.25万件,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累计1575.9万件;邮政函件业务累计11.42万件;包裹业务累计完成0.1万件;报纸业务累计1681.14万份%;杂志业务累计62.61万份,汇兑业务累计0.61万笔。有固定电话11.1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1.62万户;各类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2.17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量增质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投资十分有限,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基础产业逐步发展。南大公路、博尚水库、云县白糖厂、耿马白糖厂、西河电站等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实施,为地方恢复性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据可查资料显示,到1978年,全市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0.13亿元,比1953年的增长182.1倍。
改革开放后,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施“招商引资是发展的第一要务”方略,投资渠道增加,主攻交通、水利、城建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各产业生产经营条件也有较大改善。祥临公路全线贯通,实现市到县油路化、县到乡弹石化和村村通,临沧机场顺利通航。电力、糖业、原煤等产业生产能力提升。房地产开发形成一定规模,华旭、旗山、扎路营小区及各县城区小区等经济适用房建成。2012年,新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3.98亿元,比1978年增长3875.8倍,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303.2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2.65亿元,其中:住宅投资34.91亿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94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扩大有效需求战略,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更加注重点投资质效,以高速公路、铁路、水利、城市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大临铁路通车运营,机场高速及墨临、云凤、镇清、临双高速通车,沧源佤山机场、凤庆中和机场通航等等,“飞燕型”综合交通网的“四梁八柱”基本搭建成型,成为全省首个拥有“一市三场”的城市,第四个同时拥有机场、动车、高速公路、水运综合交通体系的州市。2023年,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投资增长54.2%,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比为6.4:31.3:62.3。民间投资额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为30.7%,产业投资额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为50%。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比重7.4%,商品房销售面积59.4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4.53万平方米。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活力激增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十年的计划经济实践,商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到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8亿元,比1949年的0.07亿元增加1.01亿元,增长13.6倍。
改革开放后,多元化、开放式、竞争型的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流通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明显升级,新型流通方式快速发展,城乡消费市场快速发展。2012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97亿元,比1978年增93.9倍。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4.11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86亿元。按消费形态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6.87亿元,住宿餐饮业收入15.10亿元。进出口总额21.48亿元, 其中:进口总额9.32亿元,出口总额12.16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105万美元,签订和实施国内合作项目793个,实际到位资金258.9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落实“稳增长”等各项政策,加大对商贸经济的支持力度,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举办各类促销活动,着力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激发消费潜能,促进市场活跃度。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08亿元,比1978年增长383.3倍,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17.50亿元。限上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3.35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4亿元;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0.45亿元,商品零售107.05亿元。民生类商品供给充足,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比上年增长41.9%;服装、鞋帽、针纺织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3.6%;日用品类增长20.5%;中西药品类增长13.3%。新兴消费需求旺盛,新能源汽车增长110.8%;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增长14.4%。升级类商品消费热度不减,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50.1%;化妆品类增长13.2%;金银珠宝类增长6.2%。线上消费持续活跃,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85.7%。把握“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以“四个先行”推动对缅开放“五通”,成功打通了由清水河口岸出入境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进出口总额40.9亿元,较2012年增加19.42亿元,增长90.4%,其中,进口总额20.63亿元,出口总额20.27亿元。
三、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
(一)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
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沧城镇化水平不高,1949年全市常住人口81.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仅1.37万人,城镇化水平1.7%。到1978年,全市常住人口161.75万人,比1949年增长98.3%,其中:非农业人口9.18万人,比1949年增长5.7倍,城镇化水平5.7%,比1949年提高4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住房制度的改革等政策落地实施,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城镇人口持续上升。到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24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3万人,比1978年增长7.8倍,城镇化水平30.1%,比1978年提高24.4个百分点。城市(县城)建成区53.9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951人/平方公里,用水普及率86.32%,燃气普及率46.38%,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1.51平方米,污水处理率62.84%,供水综合生产能力17.4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832.4公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建设全面发展,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活力彰显。到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2.61万人,比1978年增8倍,城镇化率37.52%,比1978年增长31.82个百分点。城市(县城)建成区75.9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510人/平方公里,供水普及率83.82%,燃气普及率63.91%,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27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7平方米,供水管道密度12公里/平方公里,排水管道密度15.08公里/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海绵城市4.7平方公里,公园128个,绿道107公里。
(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到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元,比1965年56元增长12.5%;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57万元,比1957年的915万元增长2.01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71元,比1957年的505元增加66元,增长13.1%。
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农村经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到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8元,比1978年增长80.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8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人民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2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2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50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72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93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651元。
(三)教育发展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沧遵守中共中央关于“恢复和发展”的方针,改革旧教育,建设新的教育体制。到1978年,临沧小学发展到3834所,在校生22.85万人,教职工8059人;普通中学94所,在校生5.3万人,教职工2551人;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生0.17万人,教职工23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84.9%。
改革开放后,坚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明显,“两基”目标顺利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发展,教学质量较大提高。全市有大专学校1 所,在校学生0.57万人,专任教师362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 在校学生2.83万人,专任教师820人;普通中学118所, 在校学生12.52万人,专任教师7343人;小学1096 所, 在校学生19.35万人,专任教师13130人;特殊学校4所, 在校学生495人,专任教师59人;幼儿园72所,在校学生4.64万人,专任教师998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全面推进。2023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138所,在校学生44.81万人。其中,幼儿园989所,在校7.77万人;小学818所,教学点178个,在校19.76万人;初中102所,在校9.64万人;普通高中24所,在校4.8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0所,在校1.19万人;技工学校1所,在校0.44万人;高等院校1所,在校1.0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0.11万人。基础教育有教职工30238人,其中:专任教师26168人;中职教育有教职工927人,其中:专任教师797人;技师学院教职工228人,专任教师176人;高等院校教职工数为595人,其中专任教师为551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6.0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3.6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7%。
(四)体育事业活力激发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设施条件逐步改善,全民健身蓬勃发展,体育参与度增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创佳绩,奠定了全市体育持续发展的基础。2005-2012年,全市参加省级以上竞技体育比赛,获金牌68枚、银牌70枚、铜牌23枚;2012年,参加云南省第八届农民运动会,获第一名2项,第二名3项,第三名7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建设体育公园、体育综合体和城市健身步道等健身系统,积极探索体育与旅游、教育的结合,举办各类品牌赛事,体育事业发展势头强劲。2023年,全市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获奖牌180枚,其中,国家级比赛金牌8枚、银牌5枚、铜牌4枚;省级比赛金牌32枚、银牌59枚、铜牌71枚。
(五)科技发展迎来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科教兴临”战略,引进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科技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12年末,累计授权专利247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科技成果登记13项,科技奖励获奖7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支持29项,其中国家2项,省级27项,申请专利52件,获得授权40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3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牢牢抓住千载难逢历史机遇,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澳洲坚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临沧,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全覆盖,“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医共体建设”被科技部列为全国示范区建设的典型案例,创新型临沧建设加快。2023年末,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户,其中: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户。当年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支持项目13个,获得专利授权量50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2件,有效发明专利167件。2022年,全市R&D经费3.5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0.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为22.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为9.22%。
(六)卫生健康事业取得新进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市委、市政府十分关心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把卫生工作作为重点社会事业来抓。到1978年,全市有卫生机构数117个,其中:医院93个,病床位数1837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863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1张。
改革开放后,全市以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卫生体系建设加快,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2012年,全市有卫生机构1278个,卫生技术人员5107人,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34人,实有床位7317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12张。新农合实际参合人数194.14万人,参合率96.97%。
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智慧医疗信息化、医养结合等重点工作有力推进,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要求,抗击新冠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2023年末,全市有卫生机构1409个,卫生技术人员1.82万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57万人,实有床位1.48万张。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综合医院2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家、三级专科医院1家。
(七)文化事业繁荣丰富
新中国成立之初,围绕文艺为人民服务方针,推动文化事业发展。1978年,全市有文化馆(群艺馆在内)9个,比1952年的3个增加6个,增长2倍。
改革开放后,在县乡村建立健全相适应的文化事业机构,积极推进文艺创作,文化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用,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末,拥有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9个,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站77个,图书馆 9个藏书64.53万册,印发《临沧日报》354万份。拥有广播电台1个,电视台1个,调频转播发射台40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0座;广播覆盖率97.5%,电视覆盖率97.5%。
(八)社会保障加快推进
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恢复经济、稳定物价、解决就业、社会救济等积极改善民生。到1978年,社会劳动者人数64.59万人,比1952年的38.05万人增加26.54万人,增长69.8%,其中:全部职工人数5.03万人,比1952年的1.3万人增加3.73万人,增长2.9倍;个体劳动者人数0.03万人。
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21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50.8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02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5%。有8.98万名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险基金收入5.64亿元,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35亿元。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54万人,医疗保险基金收入2.6亿元,医疗保险基金支出2.52亿元,参加生育保险职工9.0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7.8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10.3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119.3万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3.6万人。拥有收养性福利机构28 个。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32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9亿元。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14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1亿元。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2.7%,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0%;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下降22.8%。抽(送)样检验15个品种1937个批次的产(商)品,合格率85.28%。其中:食品检验1372个批次,合格率87.68%;工业产品565个批次,合格率为79.47%。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补齐民生之短、夯实民生之要、回应民生之需、筑牢民生之基、多解民生之忧。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成为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的州(市)之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1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5.5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4.8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40.6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1.5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9.65万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27.55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7.6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09.8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12.36万人。年末在建及运营养老机构(设施)325个,床位12835张,其中,运营养老机构50个,床位3804张。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比上年下降22.7%、27.5%,其中,道路运输领域分别下降24.0%、16.0%;建筑业领域分别下降61.5%、66.7%。
75年砥砺奋进,75年腾飞跨越。75年的开拓进取,铸就临沧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篇章。下阶段,临沧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系列三年行动为工作载体,以“六个关键词”为作风保证,在落实“三个定位”、践行“三好”嘱托、一体推进“三大经济”中积极作为、寻求突破,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沧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