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细节出现,外界对于中国同时公布的两种六代机有了更多的猜测——当然也少不了各种质疑派和反思怪。有意思的是,笔者注意到,多家美国媒体在介绍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六代机时,都引用了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的那句评价:“中国人不傻,他们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应该说,五角大楼也有明眼人,至少负责空战的指挥官知道该怎么客观看待主要对手,这也算是狠狠抽了那些质疑派的脸。
美国《航空周刊》27日称,中国令人震惊地在同一天内公布了两种第六代战斗机——包括出现在沈阳的一种体积较小、相对常规布局的型号,以及出现在成都的更大、三角布局的型号。
——笔者解释一下,西方媒体普遍认为中国是在26日同步试飞了两种第六代战斗机,但实际上沈飞的型号其实更早几天就试飞了,不过当时传出的视频和照片不够清晰,因此外界了解偏少,引起的轰动没那么大而已。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不能对这两种六代机的性能展开解读和分析,但可以从外媒的猜测略窥一二——还是那句话,外媒的相关猜测可能并不准确,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笔者关于成飞的型号已经分析过了,那么就看看外媒是如何看待沈飞的型号吧。
美国“动力”网站称,出现在沈阳的这架六代机由一架歼-16双座型战斗机伴随飞行,与成都的六代机由双座型歼-20S战斗机伴飞的状态相当。成飞的六代机采用了改进的菱形三角翼,并带有延伸的翼根“脊线”,而沈飞的六代机后掠翼则相对较尖,形成了突出的三角形后缘延伸,从机翼中点开始逐渐变细,并突出到发动机尾喷口之外。
与成飞的新型三发设计不同,沈飞采用更传统的双发设计,这也符合其较小的尺寸。发动机似乎从前机身两侧翼根下方的DSI进气道吸入空气。
报道还提到,从外形上可以看出的另一个特征是,沈飞的六代机机身部分棱角分明,表明横截面呈菱形,这将提供隐形性能和必要的内部容积,用来携带燃料和武器弹药。
美媒的分析认为,中国两种六代机都没有任何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完全符合对中国下一代战斗机设计的预期”,因为无尾设计的优势包括减少全向雷达反射面积,从而强化战机的隐形效果;降低空气阻力,从而为持续高速飞行和巡航飞行提供更好的性能。此外,这两种战机在设计时都突出了携带燃料和武器弹药的大型内部空间——这对于提升作战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至关重要,而它们都是亚太战区关注的两个关键问题。
有意思的,关于中国为何要研制两种六代机,西方的意见不一。较常见的说法是,这是中国两种六代机的原型机在展开竞争,就如同当年YF-22和YF-23的五代机竞争。还有说法认为,这是中国两种六代机的轻重搭配(沈飞的轻型+成飞的重型)。此外还有种猜测也颇受部分西方媒体的认同,认为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用途的战机,沈飞用于制空作战,而成飞是类似歼轰-XX的战斗轰炸机。例如英国智库皇家三军研究所的战机和技术专家布朗克认为,它们更可能是第5代区域轰炸机/攻击机,有时被称为歼/轰-XX的专案。根据美国国防部12月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解放军正在研制新型中程和远程隐形轰炸机,以打击区域和全球目标”。
对于西方专家认为中国出现的六代机是歼轰-XX或战斗轰炸机的说法,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倒也没有错,因为随着远程打击手段的技术进步,战术轰炸机与战斗机的区别正在模糊,例如美国最新F-15EX的载弹量与航程已经超过了常规中型轰炸机,可以发射多种对地攻击炸弹和巡航导弹,那么它应该算是战斗机还是战斗轰炸机?美国诺格公司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B-21隐形轰炸机是第一种六代机,美国空军也在试图让该机携带大量远程空对空导弹执行对空压制任务。
因此如果连完全没有格斗能力、只能发射空对空导弹参加空战或指挥无人僚机前出掩护的B-21亚音速轰炸机都可以被算成六代机的话,那么飞行速度更快、机动能力更强、任务更多样化的中国六代机,又有什么必要非得按照西方的标准来划分为战斗机或者是歼轰-XX呢?——笔者之前说了,未来六代机的标准,应该是由率先实现的中国六代机来制订的。
至于说那些质疑中国有没有能力或有没有必要研制六代机的说法,就更不值得咱们专门驳斥了——美国媒体也对这类无知言论感到厌恶,并引用2022年时任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马克·凯利的话表示,中国正在研制与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类似的同一种空战系统,包括第六代载人战斗机,“中国对第六代作战机型(包括未来的载人战斗机)的看法与我们大致相同:雷达信号特征呈指数级减少,处理能力和传感能力呈指数级提升。”
对于质疑中国六代机的那些人,马克·凯利的回应非常经典——在下一代战斗机领域,“中国人并不傻,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愤怒的熊猫】精彩链接▼
●中国进入暴兵模式,5万吨“特种航母”返航,收台之战有大用?
●美军不愿看到的事发生,解放军第二批055提前出海,目标不是台军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不错,请点击下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