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老老人” 北京在行动

时事   2024-10-16 20:11   北京  
·


秋风送爽,重阳花香。10月9日,北京市民政局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了本市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相关内容。此次发布的措施分为6大方面共20条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老老人”需求调查和兜底保障,优化“老老人”服务设施功能布局,扩大“老老人”普惠服务供给,完善“老老人”医疗服务供给,推进“老老人”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强化“老老人”服务改革组织保障等多个方面。这项政策“大礼包”的推出,将惠及全市69.8万“老老人”和15.7万80岁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


·


加强“老老人”需求调查和兜底保障


高龄老年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是养老服务的重中之重。据统计,目前本市共有“老老人”69.8万人。其中,高龄失能老人16.36万人,占比23.44%;高龄自理老年人53.44万人,占比76.56%。同时,还有80岁以下失能失智老年人15.7万人。为此,政策覆盖范围老年人共约85.5万人。

《若干措施》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关于加强“老老人”需求调查和兜底保障。一是建立“老老人”养老需求调查和分析机制,定期发布“老老人”服务统计数据和本市养老机构平均收费价格。以北京养老服务“一网一端一平台”为依托,利用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精准服务和分析。二是优化“老老人”补贴津贴制度,推动补贴津贴向“老老人”中的重点群体服务聚焦。三是强化“老老人”兜底服务,聚焦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照护服务需求,加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供给。发挥公办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实现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愿住尽住、应保尽保。四是加强“老老人”权益保障,推广养老服务制式合同网签,防范和打击侵害老年人权益行为;开展“老老人”特别是老残共养家庭监护服务试点,探索意定监护实施路径,解决就医、养老、遗产继承等意定监护难题。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市民政局按照“培育一类主体(以养老特别是居家养老为主营业务、实力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市场主体),构建两种模式(在现有机构养老基础上,重点探索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实现全面覆盖(各类需求及全体老年人)”的思路,开展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试点。试点复制推广以来,累计签约长期上门居家照护服务超1800单,相当于建设了一批轻资产、低成本运营,提供实体化、专业化养老服务的社区“虚拟养老院”,有效解决了一千多个家庭重度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问题。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瞄准“老老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刚性需求,进一步健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持续扩大居家照护服务供给。特别是要聚焦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加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供给,规范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居家上门服务标准。强化养老机构对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供给,规范设置护理型床位,推动开辟失智照护专区,提高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务保障能力。
优化“老老人”服务设施功能布局
《若干措施》的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优化“老老人”服务设施功能布局。
一是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老老人”分布等因素,精准布局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开展老旧小区养老设施补短板行动,对养老服务功能不足的地区,采取置换、购置、租赁等方式加强服务供给。
二是强化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统筹作用,构建以养老服务中心为综合枢纽,养老机构、养老驿站为延伸网点,专业服务商为协同网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协同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网络。依托养老服务中心建立“老老人”需求实时响应、供给精准匹配平台,形成全市统一的分布式、枢纽型、平台化养老服务网络,以多元化方式增加供给有效性。分层分类引入专业服务商为“老老人”居家养老提供康复护理、就医陪诊、家政维修等服务。

三是加快补齐农村“老老人”服务短板,推进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完善“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乡镇敬老院)+养老驿站+邻里互助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近年来,市民政局立足农村地区文化传统、社会基础和特征禀赋,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集体互助、家庭尽责,着力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一方面,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服务机构,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质量。截至目前,农村地区共建成养老机构326家、幸福晚年驿站674家(500户以上的村已实现全覆盖)。同时,今年将在农村地区布局31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综合统筹辖区内养老服务资源。另一方面,创新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大力推行互助养老,在农村幸福晚年驿站难以覆盖的偏远山区,建设邻里互助点,重点为农村兜底保障对象、高龄、独居、留守、失能老年人提供巡视探访、助餐助行、清洁卫生、农事帮忙、代买代缴等互助性服务。目前,本市累计建成运营邻里互助点807家,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在门头沟、房山、平谷、怀柔等生态涵养区建设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鼓励通过邻里互助方式为农村经济困难、高龄、独居等老年人提供巡视探访、助餐等居家养老服务,确保农村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稳妥推进公建民营改革,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实现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愿住尽住、应保尽保。开展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行动,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转型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另外,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创新“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拓展农村养老服务阵地,多措并举补齐农村“老老人”养老服务短板。
扩大“老老人”普惠服务供给
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不仅能够显著提升“老老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促进社会公平,构建起更加和谐包容的社会环境。

《若干措施》第三个方面,是关于扩大“老老人”普惠服务供给。一是支持养老服务经营主体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发展,引入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高、能力强、规模化运营的行业企业;同时,优化养老服务领域营商环境,在市场准入退出、要素获取、开展市场化服务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二是推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主要通过政府提供设施、培育市场供给主体、完善服务供给网络、规范服务供给标准等方式,加强对“老老人”的普惠服务供给。按照“同质同标”原则,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为有需求的“老老人”提供更多的普惠养老服务选择。三是依托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织密养老助餐服务网络;鼓励养老助餐经营主体多元化、连锁化运营,因地制宜推行“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等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打造智慧用餐场景,优化老年人支付方式;采取社会化助餐、邻里互助等多种方式,整合物业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外卖等相关力量开展送餐服务。

民以食为天,解决老年人吃饭不便一直是本市养老服务工作重点。2022年以来,本市陆续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养老助餐点,优化助餐支付方式,建立老年人就餐补贴和养老助餐点运营补贴制度,重点解决“老老人”用餐问题。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2210家,覆盖全市四分之三的城乡社区;累计服务老年人12万人,提供助餐服务2788万人次,其中服务“老老人”和失能老年人4.3万人,提供助餐服务874万人次。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积极构建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餐厅为主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延伸,以及社会餐饮企业为补充的市场化助餐服务供给网络,在保障“老老人”用餐基础上对其他社会人员开放,确保老年餐价格优惠、品类丰富、服务可持续。鼓励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因地制宜推行“中央厨房+社区配送”等模式,采取社会化助餐、邻里互助等多种方式,整合物业人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快递外卖等相关力量开展送餐服务,持续提升养老助餐服务品质。再有,就是要与相关部门加强对接,打通体制机制瓶颈,设计开发养老助餐服务板块,完善全市统一助餐平台,推动实现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现金等支付方式多元化。
完善“老老人”医疗服务供给
完善“老老人”的医疗服务供给,是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更好满足“老老人”就医需求的有力举措。《若干措施》的第四个方面对此做出具体部署。

一是完善医养结合对接机制,完善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宁疗护机构与养老机构握手机制,支持以有偿签约服务等方式促进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签约合作服务;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之间的“老老人”紧急救治及快速转诊绿色通道,鼓励医务人员下沉基层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二是更好地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健全老年人基础病等健康信息档案,优先为“老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开展居家医疗服务。三是优化医疗护理服务资源供给,立足实际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口密集区内部分一、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机构或增加护理床位;鼓励社会力量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

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配合卫健部门加强医疗服务供给,深化医养协同发展。一手抓医养对接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120急救转运机构、街道(乡镇)握手机制,有效满足机构老年人就医用药、急救转运等需求。一手抓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目前全市571家养老机构中,共有医养结合机构214家,占比超过37%;另外357家养老机构通过医养签约的方式,加强医养结合服务保障。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深化医养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握手机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医院之间的“老老人”紧急救治及快速转诊绿色通道。健全老年人基础病等健康信息档案,优先为“老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持签约医生稳定性。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护理机构,优化医疗护理服务资源供给。依托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老年学堂平台,定期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专家开展养生保健培训,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服务、情绪疏导等。
推进“老老人”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
“老老人”服务的专业化、标准化和智慧化,可以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若干措施》第五个方面提出,推进“老老人”服务专业化标准化智慧化,要加强照护服务队伍建设,加大家庭照护人员培训支持力度,支持行业协会开展养老护理员社会评价,落实养老服务人才积分落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养老行业高技能人才进行加分。加强“老老人”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完善“老老人”照护服务标准,规范开展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和服务工作,精准对接“老老人”照护服务需求。加强对养老服务领域新技术研发、场景建设、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支持,积极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重点支持养老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涉老数据有序开放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高龄独居、孤寡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生活数据异常监测预警体系,探索拓展一键呼等智慧养老场景应用,引入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等智能监测预警设备,线上守护老年人安全。

养老服务要做得好,养老服务人才的专业性是养老服务的基础。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3.3万人,其中养老机构护理员1.6万人,护理比为1:3左右。为全方位吸引、培养、用好、留住养老服务人才,今年市民政局聚焦实施增量扩容、提质增效、拴心留人“三大工程”,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对接机制、扩大养老护理员来源渠道、分级分层开展养老服务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精心筹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宣传养老护理行业模范典型等多种形式,加快建设一支储备充足、职业规范、稳定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随着老龄化、高龄化进程不断发展,首都老年人多样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对照护队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围绕“引才”“育才”“荐才”“竞才”“评才”“留才”等重点环节发力,为首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若干措施》第六个方面提出要强化“老老人”服务改革组织保障。市民政局将进一步健全“老老人”服务保障统筹协调机制,发挥行业协会、慈善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开展公益互助服务。

随着《若干措施》的出台,市民政局将大力推动“老老人”服务保障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回应各方关切,引导社会预期,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老老人”的良好氛围。
推荐阅读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欢迎关注~

北京日报
思想·温度·品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