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婴儿眼里看到绝望”冲上热搜,触痛无数人的心

乐活   2024-09-06 16:40   福建  


如果你不认识朴国航,那我来简单跟你说说她的故事。

这事儿得从网上一个不太起眼的热搜话题说起:“第一次在婴儿眼里看到绝望”。

有个博主叫@小惠新农纪,她拍了段视频,让很多人知道了朴国航。

朴国航是个小婴儿,才六个月大,听说是个女娃,但具体性别咱现在也不确定。

她住在四川达州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里,条件挺艰苦的。

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身上就穿着一件脏兮兮的单衣,小屁股光溜溜的,就那么躺在个绊桶里。

(绊桶:一种农耕时农民摔打水稻,让谷子掉下来的农具。)


她的爸爸已经70岁了,还得外出找点零工来做,赚点生活费。她的妈妈呢,39岁,身体不好,有严重的癫痫,精神上也有点问题。

病重的时候,一天能发作三四回,现在吃药控制住了点,但还是会十天半个月地犯一次病。


他们的家,真的是又暗又湿,什么都没有,墙上都是霉点。屋子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找不到。

门口堆着好些别人送的衣服和被子,乱糟糟的,也没人整理,看着就像几堆垃圾似的。


她就那么静静地躺在绊桶里,不哭也不闹,眼神空空的,像是没了啥感觉,看着就让人心里堵得慌。

周围人说话声音挺大,但她一点反应都没有,眼睛直愣愣的,透着股说不出的难过。

博主看到这一幕,心疼得不行,赶紧把她抱进怀里。一摸,才发现她身上的衣服都是湿的,小腿冰凉冰凉的。
原来啊,这孩子小便多,她爸妈为了方便,直接就不给她穿裤子了,让她尿在木板上,就这么泡在尿里。

博主赶紧拿出新买的衣服给她换上,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从出生到现在,连月子里都是洗冷水澡的。

算算时间,她还是去年冬天出生的呢,大冬天的,雪都下了,还是洗冷水澡。

她爸说:“小孩冷点没事,热过头了才容易生病。”

她才六个月大,本来应该喝奶,再加点稀烂的辅食。但她已经断奶了,现在吃的是米饭。

你看她伸出的小手,指甲缝里都是黑黑的泥。尿不湿用完了,就洗洗挂在树枝上晒干,接着再用。

博主问朴老汉,孩子平时哭不哭?她父亲笑着回答说:“不哭。”可哪有不哭的婴儿呢?

朴国航的眼神,就像一潭死水,完全没有六个月大孩子该有的那种灵气。

网上有人说,这是“婴儿人神分离”的现象,就是说孩子小时候没得到过足够的关爱和回应,就像掉进了一个没人理睬的世界。

婴儿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但如果得不到外界的回应,就会觉得世界上只有自己。

这种伤害很严重,孩子长大了很可能会有心理障碍。

我不知道这个名词是否科学,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朴国航的状态,已然违反人性。


当陌生人把她抱在怀里时,她并没有挣扎,只是眼神里有了点变化。她的小手紧紧攥成了拳头,用力抓着博主的衣服,好像这是她一直渴望的温暖。

但这样的温暖又能持续多久呢?

她被抱过,知道被人抱着是舒服的,可回到现实,她还是得面对那些洗不完的冷水澡,用了一遍又一遍的尿不湿,穿在身上的湿衣服,还有那冰冷的绊桶。

这种甜过之后的苦,更让人难受。
也许对她来说,最温暖的时候就是在妈妈肚子里的那段日子吧。

但一出生,这温暖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个世界的风雨。

她家里还有三个兄弟姐妹,最大的才7岁。可她的父亲却说,他们还会继续生。“只要怀上了就生,孩子多了才轻松。”

他说,“孩子少了,她妈妈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我还要管家,还要出去打工,就更难照顾了。”


博主问朴老汉,这么小的孩子留在家里,他们有啥打算。朴老汉叹了口气,说打算把孩子养到10岁,那时候就能让她自己洗衣服做饭了,别的也就不多管了。

他还说,等自己不在了,朴国航就得留在家里,专门照顾她那生病的妈妈。

朴国航的故事,真让人心酸。一个才六个月大的孩子,就已经变得绝望和麻木了。

想想她刚出生那会儿,肯定也是个小哭包,饿了、尿了、不舒服了都会哇哇大哭。但现在呢,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是什么让她变成了这样?她爸常年在外头打工,她妈又有癫痫,自己生活都照顾不过来,家里的哥哥姐姐也还小,根本没人能真正关心她。

她哭啊、闹啊,可最后发现哭也没用,就慢慢学会了不哭了。

这个家,就像个无形的牢笼,把她关在了里面,让她失去了本该有的快乐和童真。

有网友看了她的故事,说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而有的人却只能生在绊桶里。

质问朴老汉:“6个月宝宝,地狱式开局,这个孩子是非生不可吗?”


按照我的看法,如果自个儿都没准备好,我肯定不会随便就把个孩子带到这世上。

自己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何必再拉个娃来受罪呢?

但话说回来,站到朴老汉他们家的角度,我也挺心疼,挺生气的。

可我也没法站得高高的去指责他们,毕竟他们家穷得叮当响。

那些说“生娃就得给娃好条件,别让娃从小缺这少那,自卑一辈子”的人,大多都是见过世面、读过书、不算真穷的人。

可朴家,那是穷得不能再穷了。

对他们来说,多个人就是多份力,哪还会想那么多教育、心理的事儿。在他们眼里,生孩子就跟添双筷子吃饭那么简单,划算得很。

孩子长大点,就能帮着家里干活,赚钱补贴家用。学习好的,就送去读点书,将来能在县城找个工作就算出息了。学习不好的,就出去打工,给家里寄钱。

儿子留家里撑门面,女儿嫁出去还能换点彩礼。这一辈子,从生下来那天起,路就铺好了。

这真不是爱不爱的问题,这就是他们那种家庭的生存法则。

不生孩子,就少个帮手,少个赚钱的人,老了还没人养。说“穷人不该生娃”,这话既不厚道,也没啥用。

他们真正缺的,是社会的帮衬。得让吃的便宜还健康,学校教得好,公共服务能惠及更多人,福利政策得落实到位,还得有人盯着执行。

好在朴国航这事儿有人管了。听说她家前几个孩子有的被好心人收养,有的跟亲戚过,都办了正规手续。

朴国航太小,还在爸妈身边。家里人都吃上了低保,吃饭不愁了。就是思想得改改,相关部门也在劝他们别再生了,还会常去看孩子们。

还有不少好心人给这家送钱送物。

这对朴国航来说,算是开了个好头。希望她以后能洗上热水澡,用上干净的尿不湿,穿上暖和的新衣服。

不求她过得多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是福。但愿她的眼里,能慢慢有光,有希望。

再看那孩子的眼神,心里还是揪得慌。

这让我想起弗洛伊德书里讲的那个小男孩,在黑漆漆的屋里喊着要阿姨说话,因为说话就是光,能驱散恐惧。

没回应的地方,就像没出路的深渊。

朴国航的故事虽然极端,但“回应”这事儿,真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父母对孩子的爱,不能光停留在吃饱穿暖上。

孩子得能感觉到父母在,不管大事小事,都有人回应,这样心里才能踏实,心智才能正常长。

有的爸妈可能因为工作忙,把孩子扔给老人带,心想孩子小,不懂事,以后长大了再好好补偿。

但真不是这样的,婴儿时期缺了父母的陪伴和回应,那伤害是一辈子的,朴国航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长时间的分离,伤害就真的补不回来了。孩子成长有个“关键期”,一旦错过,感情的路就堵死了,再也连不上了。谁也没法替代爸妈在孩子心里的位置。

还有啊,小时候孩子跟你聊天,你要是不认真听,不搭茬,几次之后,他们就不说了。所以,再忙也得抽时间陪陪孩子,抱抱他们,多跟他们玩,多回应他们。

这些小事儿,看着不起眼,但对孩子来说,都是建立自信、学会面对困难的砖石。让他们知道,家是最安全的,爸妈的怀抱永远都欢迎他们。

就像《放牛班的春天》里说的: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

感谢您读到最后,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end-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内容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及时删除。

麦克的故事集
每天来和我一起听故事,好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