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生产销售商“腹背受敌”,行业洗牌在“暖冬寒流“下发生。
行情小结
2024年第49周(12.2-12.8)行情总体下跌。
近期鸭毛绒价格均暴跌,原因包括白鸭毛产量增加、羽绒制品销售下滑以及质量监督局对假冒羽绒服的打击,同时羽绒价格仍在历史中位线以上,还存在回调压力。此外,我国今年11月份的平均气温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也让冬装市场销量不振。
在重重利空打击下,今年羽绒制品生意的经营较为惨淡,供应商回款风险增大,所以当前羽绒厂普遍保守经营,而今年生意或已提前进入收尾阶段。目前看来,可能要等待到明年的订单形势变得明朗,才能让羽绒价格企稳回升。
未来,行业甚至可能将经历一轮洗牌,只有具备较强品质控制和品牌信誉的企业能够脱颖而出,而依赖低价和低质的商家则可能面临经营风险。
本周利好消息
近期,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羽绒服等冬衣成为人们御寒的必备之物。在北京朝阳大悦城一家保暖衣物品牌店内,正在试穿最新款羽绒服的孙女士说:“前两天降温太快,最低气温眨眼间就降到零下,我赶紧来添置两件厚衣服。”
在各网购平台上,御寒服饰近期销售数据也颇为亮眼。拼多多数据显示,11月以来,羽绒服品类的搜索量同比增长150%,东北地区订单量同比增长80%。唯品会数据显示,11月下旬以来,女士羽绒服品类已经跻身平台细分品类销量前五名,儿童羽绒服、男士羽绒服近期销量也持续增长。
6日至8日,新一股冷空气登场,各地气温再度下降,其中西北、华北一带降温较为明显,7日前后,天津、银川、乌鲁木齐、济南、郑州等地最高气温或创今冬以来新低。
随着冷空气南下加上阴雨发展,南方气温将持续下行。8日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高气温将降至10°C上下,华南部分地区只有15°C左右。目前,冬季前沿已抵达长江沿线,江南多地或正式迈入冬天。
另据国家气候中心12月4日发布的2024/2025年冬季全国气候趋势滚动预测,东北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和西部局部、西北地区西北部、新疆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华南中西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而12月中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过程主要有3次,出现的时间和强度分别为:12月17-20日,中等;12月23-24日,弱;12月27-29日,弱。因此到了12月中下旬,我国或将逐步开始回暖升温。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国天气网、国家气候中心
北半球冬意渐浓,羽绒保暖服饰和防寒睡袋等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欢迎,成为近期出口热点。日前,扬州海关为扬州艾克兰特休闲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一批货值63万元的羽绒服签发了中国出口澳大利亚 FTA 优惠原产地证,预计这批货物可获关税减免约3万元。
该公司主营服装、睡袋、鞋帽、箱包生产销售,产品主要出口海外,最近车间内十几条产线高速运转。“我们生产的羽绒服主要出口欧美、澳洲等地,出口旺季从七八月份就已开始,现在正是销售高峰期。”该公司经理朱小刚说。
眼下越来越多的海外客户要求他们办理原产地证书享受关税优惠,今年1—10月公司共为价值8000余万元的出口羽绒货物向海关申领了60份原产地证书,签证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5%,货物享受关税减免约420万元。
据了解,今年1—10月,扬州海关为辖区企业签发羽绒服、睡袋等防寒产品原产地证书金额超1.74亿元,产品主要出口欧美、澳大利亚、日韩、南美等国家和地区,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约1560万元。
来源 | 新华日报
本周利空消息
在央视新闻报道了监管部门查处7万件“0羽绒”羽绒服之后,全行业面临着一场信任危机。而国内最大的羽绒服专业批发市场——平湖·中国服装城也迎来了舆论与检查的压力。
“这几天市场大检查,查‘飞丝’。可能有些人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所以暂时关门了)。”某工厂店的工作人员小羽表示,自家店铺并没有受到此次舆论的影响,“这样查也好,对我们高品质的店是有保障的。有些质量可疑的产品却很便宜,打乱了价格体系,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深陷负面舆论的羽绒服产业,今年的日子本就因为成本提升而难过。“以前羽绒价格也出现过这种历史高位,但没有像今年这样一直往上走、持续比较久的情况。”平湖雪孜兰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肖向阳说。终端价格涨不上来,而成本显著上升,对于部分厂商而言,毛利率缩减了百分之三四十。
不过肖向阳等行业人士认为,成本困境不会持续太长时间,若今年羽绒服终端需求比较疲软,可以预见接下来鹅绒、鸭绒的价格会往下走。但行业内的竞争“内卷”仍将持续,会越来越考验商家的创新和整体供应链管控能力。
另外,吴学全表示,从羽绒服批发量来看,去年11月初迎来爆发后逐渐恢复平稳,而今年批发量一直没爆,整体平缓。目前实销同比少了百分之二三十,但也不排除“双十二”前后天气转冷,冬装消费预期提升,单量会阶段性逆势上涨。
他还认为,更值得关注的是竞争加剧、行业内卷,供需不平衡导致近年商家经营压力逐步加大,线上电商平台的价格战模式也让供应链备感压力。“以前消费者认为一件羽绒服的价格为700多块到1000多块是合理的。现在三四百的羽绒服随处可见,反季一两百元的都有,这不是良性的状态。”
吴学全透露,破“卷”之术在于坚持“品质性价比”。事实上,就整个羽绒服供应链而言,低价内卷与品质升级的需求并行。近年翻红的羽绒服品牌鸭鸭,有百分之四五十的供应链来自平湖。波司登在转型升级后,产品价格体系不断提升,收入增长,而波司登和服装城很多商家都有合作。
同时,服装城通过建立奖励机制、降低租金费用等形式,鼓励原有的档口去做原创设计或者加大对原创板型的投入。“很早以前,国内的服装从业者都是去韩国东大门采购‘抄板’,但是现在我们去韩国旅游,可以在东大门淘到平湖出口的产品,我们的外贸格局也实现了提升。”吴学全说。
来源 | 银柿财经
11月以来,全国普遍进入了暖冬模式。与此同时,媒体近期频频曝光了以丝充绒、制假售假等乱象,将羽绒服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此外,羽绒价格自2023年以来持续走高,更是对产业链尤其是下游环节的企业带来颇大冲击。
“服装行业对天气因素变化是非常敏感的,特别是羽绒服,主要靠冬季销售。尤其在“双11”节点,天气冷和不冷,销量差别非常大,有时甚至会相差一倍。”羽绒金网运营总监吴宇说。
另外,去年羽绒服销量的大增,也一定程度导致今年销量的遇冷。据“2024羽绒服调查”数据,在“今年为什么不买羽绒服”一题中,有72.56%消费者选择“前两年买过”为得票最高的选项。今年,成本端的上涨和需求端的疲软,让羽绒服生产销售商“腹背受敌”。
不过,羽绒服市场需求疲软,也让羽绒价格近期也开始下跌。“从整体形势判断,短期内羽绒价格大概率会呈现下跌趋势。”华英农业董事长许水均说。据羽绒金网数据,10月初至11月末,白鸭绒与白鹅绒分别从544元/公斤和1191元/公斤,跌至488/公斤和1084元/公斤,跌幅均为10%左右。
“当前羽绒价格的下跌对羽绒制品工厂没有太大影响,因为他们在“双11”前基本都完成备货了。但羽绒生产加工工厂如果还有较多的原料库存,就会面临亏损。”吴越羽绒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身边已经有同行亏了几十万元,有的亏损额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按照传统,每年羽绒服旺季从11月持续至次年的1月。在波司登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芮劲松表示,虽然11月单月业绩不及预期,但有信心完成年度增长目标。头部品牌信心足,但可预见的是,一场深刻的行业洗牌也在“暖冬寒流“下发生着,许多中小厂商或许活不过这个冬天。
来源 | 证券时报、有意思报告
回顾今年1-11月份,种禽端走势可谓“一枝独秀”,大部分时期处于盈利,均值0.61元/羽,同比2023年上涨371.55%,居于近五年最高值。而10月初之后转折下滑,主因一是苗量供应稳定增长,对价格支撑力度减弱;二是冷藏多深度亏损,严格控制投放成本。
由于三季度高温高湿影响种鸭性能,蛋苗供应的恢复被延后,使11月份孵化企业的出苗量低于预期。当前日均出苗量在1180-1200万羽,较上半年平衡点的供应稍多,但考虑节前最后一批出栏,从业者补栏积极性较高,当前供需基本持平。
截至11月27日,小白条库存接近触底,报价开始触底反弹,由于9-10月开工在较低位置,所以当前投放积极性较高,分割及大白条厂家全年投放量固定,尚未有明显减量趋势。
12月,种禽企业将陆续进入停苗期,而鸭苗的供应将更多集中在中大型企业,不少养殖户或因此降低补栏需求。从调研来看,一方面,龙头停孵期延后或缩短,其后对应的出栏节点也将愈发临近春节假期;另一方面,预计停苗期的出苗量高于往年常规值。
来源 | 我的钢铁网 Mysteel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3%(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前值5.4。从环比看,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1%。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据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介绍,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多数行业、地区和产品实现增长,制造业增速回升,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支撑明显,宏观政策效应继续显现,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大门类中,10月份制造业增长5.4%(上月为5.2%)。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中有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制造业下的细分行业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10月份增长4.0%,1—10月份的增加值累计增长5.1%。
由月度增长的变化看来,该行业在前三季度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率,然而到了10月份,单月增长率急速下降到了4.0%,但整体上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这可能反映了该行业受到冬季市场需求减少、销售不及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来源 | 国家统计局
11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8680.4亿元,同比下降4.3%。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0.0%,降幅较9月份大幅收窄17.1个百分点,超六成行业盈利较上月好转,营收恢复带动企业利润改善。
分行业看,1—10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仅有2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但是有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速较9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转增。需要注意的是,“纺织服装、服饰业”利润增速转正(3.2,前值-2.6%),降幅连月增大。
其中,“皮革、皮毛、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在1—10月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951.9亿元,同比增长4.6%;营业成本6009.5亿元,同比增长4.5%;利润总额362.3亿元,同比增长4.5%,增速连续下降。
统计师表示,虽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仍处下降区间,但在存量政策加快落实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带动下,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有所改善。
来源 | 金绒整理自国家统计局
消息面情况
随着北半球冬季的到来,羽绒服和防寒睡袋等产品成为出口热点。这表明,尽管国内市场有所波动,但国际市场对羽绒制品的需求仍然强劲,羽绒制品生产商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较强。
最近“0羽绒”羽绒服事件暴露出行业中的质量问题,部分商家因监管和舆论压力选择暂时停业。这一事件加剧了行业的信任危机,也让消费者对羽绒服的质量和购买产生疑虑。
12月种禽企业将进入停苗期,而种禽养殖业于此期间前的补栏积极性都一般较高。随着11月的白羽肉鸭屠宰量创出年内新高,预计白鸭毛的供应量到年前都不会减少,而这也令羽绒的价格再度承压。
end
版权说明
本文系【金绒golddow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对本网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注明“来源:金绒golddown”;
对于不当转载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不承担责任;
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相应的品牌网站和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及时告知,经核实后删除;
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
觉得不错,点下“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