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25年春天是倒春寒吗?
B:100%是倒春寒。
A:2025年是大旱吗?
B:100%是大旱。
如果您是一个旁观者,看到这样笃定的回答,一定会恐慌!但是,很多人却忘记了,在我们东北大地,倒春寒和干旱是“常态”。
如何理解?
1)在春季,特别是3~5月份期间,必然会有温度的大起大落,有落必有升,所以倒春寒是必然发生的气象。如果您把气温的正常波动理解为倒春寒,只能是大错、特错!
2)在春季,特别是3~5月份期间,东北每年这个时间段都是雨水最少的时间段,请问,怎么会不旱呢?而且是必须旱!
只要在未来50天之内,抓住一个相对好的时间段耕种,问题全部解决!其它时间没有任何影响情况之下,只能是“故事会”而已,千万不要被那些“搏眼球”信息误导或者牵着鼻子走。
而且每个不同的区域肯定会有个别的气候事件发生,但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一叶障目”,认为整个区域都有或都会发生。
所以,不要拿那些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信息牵强式的挂钩!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5年1月30日,东北玉米市场特别有意思,吉林玉米市场都没有喊“没粮”的勇气,结果黑龙江早早就给市场下了“定论——没粮”,你说诡异不诡异?
但,本人却要在春节这个时间段给黑龙江玉米撒上点盐!
1个坏消息
有人非常喜欢拿收储或国储的收购价格打“幌子”——有高价做支撑,玉米价格怎么会落价呢?
但,真不好意思,收储或国储的收购价格就算是异常坚挺,也不耽误落价。
因为,这个落价不一定是市场落价,而是基层的收购主体——烘干塔和粮贩子。
而且,最重要一点,增储收购最后期限在3月31日收尾结束,换言之,4月1日结束,想要再拿“增储”讲故事,不好意思,结束了!
所以,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想要应对落价的后果,有两个相对选择,第一,尽早卖粮;第二,延长卖粮时间。
1)第一种是以“解脱”方式,不想受到市场落价折磨,不想太辛苦,只能认了。
2)第二种是想办法把手中的潮粮变成干粮,以此延长卖粮时间,拿时间换利润。
综上,也许这样的方式或结果对于很多人都不舒服,因为今年黑龙江很多地区的农民种地确实不赚钱,但没有办法,这是事实,面对事实,我们大多数人的表现都是愤怒与不接受。
1个好消息
已经啰嗦了近三年,增储的收购价格是“随行就市”——车少涨,车多落,车少的时候价格大涨50~100元都有可能,车多的时候价格下跌50元也不是没有可能,没必要大惊小怪。
1个坏消息
表面看起来所谓高价签订合同的人或企业,他们不希望玉米涨价,玉米跌的越多越快才越高,他们才赚钱,玉米涨价才不赚钱!
但很多人却错误的理解是企业看涨,大错、特错,不论是期货还是现货下跌,才赚钱,而这些企业最怕的是期货和现货同时上涨!
您看懂了吗?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希望所有的观点都是错误,越错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