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的货币记忆|新中国第二套人民币的传奇历程

文摘   2024-10-28 16:36   河南  

货币,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无疑是其重要象征,在经济生活中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新中国的第二套人民币,有着一段独特而波澜壮阔的历史,它的诞生与发展,见证了新中国在货币和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崛起。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虽已稳定,通货膨胀也得到有效遏制,国民经济基本好转,但货币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主管全国经济工作的陈云以其高瞻远瞩的眼光,认定在全国经济好转之后,当务之急便是筹备发行第二套人民币,以此建立完整的新中国货币和金融体系。他深知,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更是要提高新中国的信用和声誉,防止台湾和美国的破坏和干扰,同时也为未来的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奠定坚实基础。

当时,第一套人民币已不能满足新的经济形势。它存在着面额过大、印制质量差、易被伪造等诸多问题,亟待替换。陈云经过深思熟虑后向中央政府提出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支持和赞同。

然而,彼时的中国在印制钞票方面技术水平低下,无法印制出高质量、防伪能力强的钞票。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台湾和美国的潜在破坏和干扰。而苏联在印制钞票方面有着多年丰富经验,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苏联能够帮助中国提高新人民币的质量和信誉,这成为中国寻求苏联帮忙印制第二套人民币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者,当时中国和苏联处于密切的同盟关系。中国政府坚信苏联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中国,对于苏联掌握人民币印制一事不必过多担忧。而且,中国政府也希望借此契机进一步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更为关键的是,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急需实行货币改革,建立全国性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苏联代印人民币可以大大缩短印制时间,满足中国的紧迫需求。

中央政府确定请苏联帮忙印制第二套人民币的方案后,陈云精心主持敲定了新币的设计方案。随后,周恩来总理亲自与苏联方面接触,顺利得到了苏联的同意。接着,中央派出南汉宸、叶季壮、贺晓初、陈邦达等重要干部,以及张闻天大使等人,与苏联方面就印刷事宜进行了详细商谈。双方就印刷种类、数量、时间、交货方式等具体问题展开了多次会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1950 年 5 月,中苏两国签署了《关于苏联政府代印中国人民币的协定》。确定由苏联代印第二套人民币的 3 元券、5 元券和 10 元券,共计 3.5 亿张,印刷费用为 1.5 亿卢布,由中国以商品偿付。中方提出明确要求,苏联代印的新币要采用最高的防伪技术,务必与苏联的卢布一样甚至更好,以有效防止台湾和美国的伪造和破坏。中方对苏联印刷的新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苏方也同意按照中方的标准进行印刷和交付。中方还派出专门人员到苏联监督印刷过程,确保印刷质量和数量的准确无误。同时,中方对苏联代印的新币的运输和保管也做出了严密安排和措施,苏方也提供了相应的保障和协助。双方将新币的交接地点设在满洲里口岸。

苏联方面严格按照中方的要求,开始印制第二套人民币的 3 元券、5 元券和 10 元券。这些钞票采用胶凹套印,版纹深、墨层厚,具有极佳的反假防伪功能,是当时防伪能力居于世界前列的精致货币。苏联方面还安排了严密的保卫和押运措施,将印好的人民币分批运往中国,交接过程在满洲里口岸进行得十分严密,保证了运输安全。到 1955 年初,苏联代印的第二套人民币全部顺利运抵中央人民银行库房。
1955 年 3 月 1 日,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它为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渐恶化,苏联方面撕毁了援华协议,撤走了援华专家,还停止了向中国提供印钞纸和印钞设备。更为恶劣的是,苏联利用手中的印版印制了大量人民币,投放在中国与苏联接壤地区,妄图干扰中国经济。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高的觉悟和极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央政府通过广播、报纸、海报等方式,向全国人民宣布了回收苏联代印人民币的决定和原因,号召全国人民积极参与回收工作,支持中央政府的正确决策。全国各地的人民,无论是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商人、军人,还是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都纷纷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主动将手中的苏联代印人民币交给当地的人民银行,换取新的人民币。有的人甚至将苏联代印人民币当作废纸,焚烧或撕毁,以此表达对苏联的愤怒和不屑。
回收工作进行得异常顺利,没有出现任何混乱或抵制的情况。中国市场上很快就消失了苏联代印人民币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自己印制的第二套人民币。中国政府加快了自己印制人民币的技术进步步伐,最终掌握了先进的防伪技术,开始独立印制发行第二套人民币 10 元券。至此,中国人民币从此由中国自己印制,彻底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和干扰,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独立和自主。

这一段历史,是中国金融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苏关系史上的一段曲折经历。它深刻反映了新中国在建立和完善自己的货币和金融体系方面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和挑战,以及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它也生动展示了中苏两国在友好合作和对抗冲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它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高度觉悟和爱国主义精神。

如今,第二套人民币已然成为备受珍视的珍贵收藏品。其价格之高,甚至可达一百万一套。

这绝非仅仅是因为其数量上的稀缺性,更重要的是,它犹如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丰碑,见证了新中国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崛起的波澜壮阔历程。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统一全国货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开始发行的。上世纪50年代初,国民经济逐渐恢复,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但是,由于解放前连续多年的通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币面额大、种类多、质量差、破损严重,国家决定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同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01.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共发行了11种券别,15种版别,其中: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种,5角2种(有水印、无水印),1元2种(红1元、黑1元)、2元券1种,3元券1种,5元券3种(1953红五元,1956年海鸥水印,1956年五星水印),10元券1种。

现在,五分、二分、一分这三张纸币,面额虽然只有8分钱,但是价格已经翻了上万倍。


第二套人民币 最珍贵的三枚



钞王大黑拾



这张人民币由于票面尺寸较大(长210毫米X宽85毫米),票面为黑色,是至今所有人民币票面中最大的,故称“大黑拾”。

大黑拾的制造工艺是十分精致的,可以发现它的人物和水印都是十分清晰的,并且手感非常不错,凹凸感非常强,这是其他的币种所不能比的。



绝版劵“苏三元”



“苏三币”是指第二套人民币中1953年版的3元、5元(红面)和10元人民币。由于当年国内的印钞技术十分落后,又缺少高质量的印钞纸,因此这3种最大面值的人民币均由国内设计,委托前苏联代为印刷,故称之为“苏三币”,这三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特殊人民币成为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精品收藏,备受追捧。

“苏三币”诞生于中苏友好之日,见证着中苏两国人民真诚的友谊和两国政府友好的合作关系。但1956年随着我国和苏联关系的破裂,苏三币也随之紧急停止使用被全部召回,而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相对比较紧张的时期,钱币都用来消费,没有收藏意识,加上在紧急回收期间,基本上及时进行了兑换,所以能够保存下来的“苏三币”十分稀少。



大团结红五元



第二套人民币五元分为三个版本,包括1953苏印红色民族大团结,1956年空心海鸥水印,1956年实心海鸥水印,其中最珍贵的还是53年苏印版大团结。

53年大团结整体呈现出的红色十分契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正面刻画了全国各族、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的繁荣景象,符合我国的历史国情,展示出各族人民团结共进积极向上的画面。



03.收藏价值

第二套人民币是新中国流通时间最短的人民币,在建国初期发行量非常少。在设计上,首次采用了汉、维、蒙、藏四种民族文字,打破了中国纸币历来以四边框固定的格式,择取了左右花纹对称的新格局。印制工艺先进、民族风格浓郁,是我国第一套品种齐全、序列完整 、风格独立、印制精湛的货币。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八年,期间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维护了新中国的经济安全,它承载了人们太多的酸甜苦辣,可以说是一本活的社会教科书,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请继续关注微信公众号《明睿文化》其他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分享和交流之用,属于非营利性、非推广性、非建议性内容。文中涉及观点仅为一家之言,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收藏需谨慎。假设因阅读本文章而投资失利的,带来的任何盈利或者损失均与本文无关。本平台刊登文章,不具有法律效力,所有与钱币、纪念币、邮票等有关的信息,均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邮政等官方公告为准。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致力于分享收藏的乐趣。




明睿文化
收藏历史,感悟生活,弘扬中华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