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天津大学医学部副主任、药学院院长、医学院教授刘秀云、医学院副教授何润南以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张恒贵等专家前往天津大学胸科医院和平院区开展学术交流。
天津大学胸科医院党委书记郭志刚,和平院区心内科行政负责人、CICU(和平)主任冯津萍,科教科科长、心内二科(海河)主任李曦铭,心内二科(和平)主任秦勤,心内综合二病区主任耿婕,CICU(海河)主任曹路,心外ICU主任吴振华,影像科主任张洪等多名临床医技科室主任,部分病区主诊以及多名科研骨干参会,并开展学术交流。交流会由李曦铭主任主持。
郭志刚首先对专家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天津大学胸科医院和天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基本情况。他讲到,胸科医院在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和研究方面专科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同时,作为天津市急危重症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医院不断推动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致力于通过创新驱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学术交流为契机,深化科研合作,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开展量质齐升且符合临床需求的科学研究。
随后,张恒贵以《虚拟心脏——新颖药物心脏毒性检验与筛选平台》和《AI影像组学与数字孪生心脏》为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讲座内容涵盖了当前心血管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并探讨了虚拟心脏的创新应用、AI影像组学技术及数字孪生技术在心脏疾病诊疗中的潜力。
讲座中,张恒贵详细阐述了虚拟心脏技术的最新发展,并重点介绍了通过虚拟心脏平台进行药物心脏毒性检验与筛选的创新方法。该平台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能够模拟药物对心脏的影响,有效提升临床前药物安全性筛查的效率,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安全性和效率。他还介绍了数字孪生心脏技术,强调通过实时仿真平台,临床医生可以全面了解心脏电生理过程,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并支持临床手术方案的预演,如房颤射频消融。最后,他指出,AI与数字孪生心脏技术的深度结合,将推动心脏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个体化治疗和精准诊断中的应用,未来将在跨学科合作进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该讲座引发了与会专家和科研人员的热烈讨论。参会人员围绕虚拟心脏技术、AI影像组学及数字孪生心脏技术的临床应用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针对技术实施中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广泛的思考。大家一致认为,虚拟心脏和AI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对医学诊疗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新兴技术不仅能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手段,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如何将这些前沿技术有效转化为临床应用,仍然是当前医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为医院科研人员提供了与国内外知名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也为医院未来在心血管医学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胸科医院将继续秉持“创新为先、患者至上”的理念,不断推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实现更广泛的医疗健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