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对 “ 艾灸关元穴 ” 的深度解读
健康
2024-10-30 21:49
上海
关元穴是任脉上的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这关元穴的位置好定,也就是肚脐正中的下面3寸即4指处。与足三里一样,关元穴也是自古的养生要穴。《扁鹊心书》记载:
“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什么叫“灼关元千柱”呢?
它的意思是说,先把艾绒做成小的艾柱,把这艾柱放在关元穴位上点着做艾灸。一个艾柱烧完换另一个,再点上做艾灸。一个一个地换,做上一千个甚至更多,就是“灼关元千柱”了。
现在艾柱大了一点,古人做的艾柱常常很小的,只有小麦粒那样大小。艾灸关元穴能“令人长生不老”,当然有养生保健的功效啦。不过,这“长生不老”之说肯定是不可信的,有些养生保健的功效倒是确实的。
中医有六技:
砭、针、灸、药、按跷、导引,针对人体疾病应选用适当的治疗方式。现代人多由于常年空调、冷饮而体内有寒,艾灸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又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对于一切寒湿痹痛,或久病而气血虚弱的患者,艾灸具有温经活络,促使机体产生温热效应,发挥温通气血、回阳补虚、祛寒逐湿的作用。艾灸不仅能够治病,而且,能够预防疾病,具有增强机体抵御外邪的功能。
为什么艾灸关元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因为关元是小肠的募穴。
募穴是什么样的穴位呢?它是脏腑之气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
小肠的气是什么样的气呢?大家都知道经过小肠的主要经络的名字叫做:手太阳小肠经。它是太阳经,这条经络里运行的是太阳寒水之气。关元既然是小肠的募穴,那么,在它所主管的区域里,也必然是太阳寒水之气的。
艾灸,是用火点着在穴位上熏。在关元穴上做艾灸,就是把艾条点着放在关元穴上熏。艾灸时的火气,会透过关元穴,进入关元穴所主管的充满太阳寒水之气的区域去,除去部分寒气。除寒,这就是艾灸关元穴能养生保健的原因。
为什么除寒就能养生保健?
这个道理,其实在《古代养生:艾灸足三里分析》一文里有类似的分析的,人过三十,就相当于自然界的秋天来了,也就是人体经络内的阳明燥金之气渐渐旺盛,而生命力却在渐减。所以,用艾灸足三里的方法,除去随年龄而来的阳明燥金之气,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秋天来了,冬天还远吗?人过三十,人生的秋天开始了;冬天的脚步一步步近了。所以,这个时候,不仅仅阳明经中的阳明燥金之气在增加,太阳经中的太阳寒水之气也在悄悄地开始增加的,为冬天的到来作准备。
在三十以后,“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除去一些关元穴这个人生命要穴中的太阳寒水的气息,可以延缓人的衰老,具有养生保健的功效。
人到三十,人生的秋天已经来临,可以常常艾灸足三里,“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人到三十,冬天还没有到来,所以,“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人到五十、六十,冬天已经来了,所以,“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
艾灸足三里除燥,艾灸关元穴除寒
有这两种方法,好像真的可以把人生的秋天、冬天除去,真的可以做到“长生不老”了。只可惜,这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罢了。人的力量,又怎能敌得过自然界力量。这就仿佛干旱,人无论如何提多少水去浇灌,都不如自然界的一场毛毛雨。
在大自然的规律面前,人,是如此的渺小,所有养生保健的努力,也只能是减缓年老的来临罢了,想要“长生不老”,绝对没有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也只适用于三十岁以上的成人,其它人群,除非有很特殊的疾病,否则不宜。
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就相当于植物的发芽、成长、壮大阶段,自身拥有强大的生命的力量,只要注意简单的养生常识,如吃足主食、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等就可以了,没有必要采用艾灸足三里或关元等专业的保健方法。
注意事项:
还要注意的是:关元穴在脐下3寸,石门穴在脐下2寸。这两个穴位挨得很近。艾灸石门穴是中医自古的避孕方法,所以,想要生孩子的人,不要用艾灸关元穴的方法保健,以防止误灸石门穴,造成不孕。
关元穴能治诸虚百损,四肢厥冷,六脉微细,真阳欲脱而生发的许多疑难杂症。如大小便失禁、便秘、便溏、尿频、遗尿、癃闭、便血、尿血、遗精、阳痿、闭经、不孕、水肿腹痛、虚痨咳嗽……。
《扁鹊心书》云:
“真阳元气虚则人病,真阳元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两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
所说的“壮”是指塔状艾绒的量词,我们可不理会它。这里说的“脐下”当指关元穴,可见古代先贤是如何重视关元穴的。
关元穴的位置,我们的先祖们在养生中特别看重这个穴位,认为这就是练长生不老丹的最佳位置,将之称为丹田,这像种庄稼需要田地一样,这个位置就是种“丹”的田地。
一说“丹”,朋友们一定会觉得挺神秘的,如果我们将“丹”理解成“元气”,理解成一种“能量”就容易明白了。那么关元穴就相当于是储存能量的能量库。
常灸关元穴可治许多疑难杂症,无病者可养生,让你正气常存,邪气不犯。对那些“针药所不及”的患者,只有灸法才能帮你找回健康。
其实“艾”很简单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
男人补气、女人补血的绝妙之法!
◆
冬季 手脚凉、关节疼、颈椎疼...艾灸这5穴,打通淤堵、一身轻松!
◆
浑身疲惫,气虚无力,巧用几穴打通全身经络,精神多了!
◆
万病不离寒!肩上冷是胆寒、肚脐下冷是宫寒、小腿冷是.....
◆
上热下寒体质难调理?揉一揉这里就能解决
◆
补肾气,止虚汗,灸这几个穴位
◆
特色灸法---中药铺灸
艾灸匠心传承
艾灸古法养生,中国古代学书籍提到艾灸这种治疗方法;”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针药不能治愈的病症,艾灸都能治愈。《扁鹊心书》中提到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是说艾灸能续命,艾灸能补充人体所必须的阳气也是 生命的原动力。
最新文章
四缝穴,扎一次见效,二次痊愈,真是绝了!
艾灸—热而不烫,方能入脏!
气血不正,五脏皆病!附调理方法
调理手颤、手麻、脚麻、面部神经麻痹,它们是立竿见影的必调穴
3个穴位,专治肌瘤囊肿,90%的人不会用!
小腿上一个穴,是痰症克星!
艾灸这个补脾大穴,四季脾旺不受邪
艾灸一个奇妙小穴,慢性咽炎、肩周炎、失眠统统不见了
艾灸就上火,还能继续灸吗?
艾灸治疗腹盆腔肿瘤
立春养生 护肝为先
世界上70%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
大寒将至,养好这五个部位
艾灸多久能彻底排寒气?
寒从足下生!5大“强身”穴,4种泡脚法一定要了解
坚持艾灸这3个穴位!远离甲流!
甲流后多吃它,天然“止咳水果”!不上火还护眼清肝调脾胃~
这样艾灸,调气血,通经络!女人40岁后再不做就晚了!
补脾最厉害的一个穴位,滋补脾气,排除脾火
暴躁会存在子宫里,压力会存在于肩颈,郁闷会存在乳.房里
用好人体这3处“火炉”!这些方法能让手脚迅速回暖
背灸10次,你当我是恩人;灸透背、病不找,五脏六腑都舒服
嘴唇干裂,不是因为缺水,病根在这里!
肝火旺盛易引起结节,艾灸这些穴位进行调理!
巧用“暖身穴”,温经活血,温暖整个下半身~
艾灸1小时,迅速提升下垂脸!简简单单就变美!
冬天久咳、痰多、咽喉不适,四穴一灸,效比咳喘药!
疑难杂症,久灸不愈,谨记这条经络上的“五朵金花”!
一碗小粥,清理潜伏在孩子体内的痰!
艾灸身上这五大穴位,强身健体,防病痛!
经常焦虑不安?艾灸五穴,帮助心灵“减负”
艾灸,止咳圣药
二十四节气灸|小寒艾灸
三九到了多灸背, 破3冰,驱6淫,清3浊,化5毒,给你的体质打个翻身仗!
发烧、咳嗽、喉咙疼,可找 “ 孔最穴 ” 帮助
虚会痒,寒会酸,湿会胀,凝会疼....生病分八步!
这个疗法拔出寒湿,解疼痛、除瘀结、调妇科,腰不疼了腿不凉了
有个穴位,专调咳嗽有痰,灸它咳嗽少一半!也可热敷
女人一生的艾灸核心:少女灸肾,熟女灸肝,老年灸脾!
艾灸一穴,治满脸的痤疮
艾灸腿脚的重要性
艾灸的本质,就是激发自愈力!
艾灸出水泡,代表啥含义?
艾灸达人教你4招,彻底告别体内“虚”和“淤”!
艾灸八字口诀,全记住艾灸手到擒来!
女人小孩心肺不好,这里会发青!
穿袜子睡觉就像无形的肉桂,这是引火下行的好妙招
冬天艾灸两个穴,胜过一天一只老母鸡!
灸通4穴化瘀散结!
三九天,心血管病高发,这两个"救命穴"一定要多揉揉!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