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印发:2027年前制定100项和2030年前制定200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附一图读懂)

2025-01-06 18:17   北京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同志就《工作指引》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工作指引》发布的背景是什么?

答:《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内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提出“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任务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助力实现“到2027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30年,制定出台20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的主要目标,生态环境部牵头起草并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工作指引》,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的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旨在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团标、行标和国标互相衔接、同向发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

问:《工作指引》与国内现有碳足迹政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是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两大基石”之一,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在深入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关注企业诉求,立足工作实际,编制完成了《工作指引》,为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提供标准化支撑。《工作指引》以解决当前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覆盖率不高、影响力不强、规范性不足等问题为导向,在遵循核算通则《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从明确标准制定路线与技术要求、协调各类标准协同发力、促进标准有序衔接和实施应用、加强标准国际交流衔接四个方面提出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目标和要求,与现有产品碳足迹相关政策在内容上全面衔接,重点任务更细化、措施手段更聚焦,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产品碳足迹标准编制的重要依据。

问:碳足迹标准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有哪些?

答:《工作指引》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方向指引,立足加快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坚持系统观念,突出标准顶层设计,扩大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协同互促,有序构建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 稳妥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同步开展碳足迹因子研究和测算工作。鼓励各方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修订,确保实现2027年前100项和2030年前200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目标,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衔接互认。

问:建立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需要完成哪些重点工作任务?

答:《工作指引》提出四方面20条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路线与技术要求。内容包括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路线,统一碳足迹核算标准文本、核算边界、活动数据获取和因子数据质量要求,加强碳足迹核算数据质量管控工作等内容。

二是协调各类碳足迹核算标准协同发力。包括稳步推进碳足迹国家标准制定,明确碳足迹行业标准制定重点,规范碳足迹地方标准,探索制定新兴领域碳足迹团体标准,鼓励链主企业研制碳足迹企业标准,定期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后评估工作。

三是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序衔接和实施应用。包括完善碳足迹核算标准协调机制,加强碳足迹行业标准跨部门协调,完善碳足迹团体标准评价采信机制,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效应用,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宣贯培训。

四是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国际交流衔接。包括加强国内外碳足迹标准协调衔接,积极参与碳足迹国际标准制定,推动碳足迹标准国际交流合作。

问:《工作指引》有哪些亮点?

答:《工作指引》以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衔接互认为目标,围绕加强工作衔接、促进协同发力、鼓励多方参与三个方面,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要求。

一是突出国内外碳足迹核算标准工作衔接。《工作指引》结合国内外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提出建立兼具中国特色和与国际接轨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推动碳足迹核算标准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碳足迹国际标准规则制修订,推进国内外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衔接,多渠道推动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走出去”。

二是强调各类碳足迹核算标准协同发力。《工作指引》按照发挥协同作用、形成政策合力的原则,明确各类标准重点覆盖范围,要求定期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后评估工作,并提出碳足迹行业标准跨部门协调、碳足迹团体标准评价采信机制等举措。

三是凸显任务协同和多方参与。《工作指引》充分发挥各部门积极作用,推动各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互相衔接,同向发力。在标准制定、因子库建设等方面鼓励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参与,努力构建各方联动、共建共担共享的工作格局,体现了对碳足迹核算标准研究工作涉及主体的全覆盖和总动员。

问:下一步如何有效推进《工作指引》落实?

答: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合力。为保障相关工作落地见效,《工作指引》提出了两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效应用,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在碳定价、碳排放双控、政府绿色采购、低碳技术推广等政策措施中广泛应用。加强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能效标识、碳标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与碳足迹核算标准的衔接,规范企业产品碳足迹的信息披露和管理。

二是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宣贯培训,广泛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宣传培训工作,拓宽碳足迹核算标准信息发布渠道,免费向社会公开碳足迹核算标准文本。支持行业协会、相关机构等组织宣传培训活动,普及碳足迹核算标准知识,提升相关方应用碳足迹核算标准能力。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工作的安排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动员多方参与,会同各方全力打造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工作指引》落地见效




关于印发《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的通知

环气候〔2024〕9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厅、委)、交通运输厅(局、委)、数据管理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团标、行标和国标互相衔接、同向发力,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数据局制定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交通运输部

国家数据局

2024年12月28日

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有关部署和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要求,积极推进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为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提供标准化支撑,提出以下指引。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方向指引,立足加快构建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扎实推进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扩大标准供给,提升标准质量,同步开展碳足迹因子研究和测算工作。鼓励各方积极参与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修订,确保实现2027年前制定100项和2030年前制定200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目标,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衔接互认。


二、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路线与技术要求


(一)明确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路线。立足国内碳足迹工作需求,结合国外碳足迹相关要求,从生产侧的初级产品和消费侧的终端产品同时推进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双侧发力,逐步扩大产品标准覆盖范围,鼓励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鼓励各利益相关方有重点、分批次编制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优先推进基础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和重点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统一碳足迹核算标准文本要求。标准名称统一命名为《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XX产品》,标准中产品碳足迹核算边界、数据质量要求、清单分析要求和报告格式等技术内容应与《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保持协调一致。


(三)统一碳足迹核算的边界要求。标准可根据不同的产品系统及功能划定核算的系统边界,对于面向终端用户或消费者的产品,一般采用“摇篮到坟墓”的核算边界;对于非终端消费产品,一般采用“摇篮到大门”的核算边界。具体产品标准核算的边界可根据数据收集情况和需求评估,确定选取全部或部分生命周期阶段开展核算。


(四)统一碳足迹核算的活动数据获取要求。鼓励标准明确产品生命周期必须使用初级数据的环节和可使用次级数据的环节,开展数据不确定性的质量评价。在初级数据无法获取的情况下,可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使用统计数据、文献数据、估算数据等次级数据,并注明数据来源。标准应要求分排放类别进行活动数据收集,如原材料消耗、能源使用、运输方式、废物处理等现场活动数据。关于电力碳排放核算,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可根据《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GB/T24067-2024)规定和核算需要,将绿色电力证书或电力交易合同中的非化石能源使用量,作为产品碳足迹核算的依据,并与国际规则做好衔接。


(五)统一碳足迹因子数据质量要求。标准应优先采用经溯源性核验的实测数据开展碳足迹因子测算,如无实测数据,可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采用政府官方数据、行业经验值、文献值等开展碳足迹因子的测算,同时应注明所采用数据的来源,并开展数据有效性和不确定性分析。采用统一规范且与国际接轨的碳足迹因子数据格式,及时将质量评价良好的碳足迹因子纳入国家碳足迹因子库。


(六)加强碳足迹核算数据质量管控工作。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时,应同步开展产品碳足迹试算,扩大试算范围,验证标准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完善。标准实施主体应严格按照碳足迹核算标准开展相关数据的计量、统计、监测和比对工作,明确排放端监测方法,及时进行数据更新,提升数据收集准确性,加强碳足迹核算结果审核,保障数据安全,提高核算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三、协调各类碳足迹核算标准协同发力


(七)稳步推进碳足迹国家标准制定。由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期发布重点产品标准清单,征集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立项建议。加强协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鼓励基础能源、原材料和有迫切需求的外贸产品碳足迹核算立项国家标准,建立标准项目管理绿色通道,缩短标准制修订周期,加强与国际衔接,增强国家标准的权威性、认可度。


(八)明确碳足迹行业标准制定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工作涉及全生命周期,具有跨部门、跨行业的特点,对于行业关联度小、交叉性低、特定领域的细分产品,可研究制定行业标准,有效发挥行业标准对国家标准的补充作用。


(九)规范碳足迹地方标准。针对有地方特色和产业链优势的产品,鼓励地方积极参与碳足迹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编制,协助提供基础数据、因子测算等相关技术支持。已有碳足迹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不再制定地方标准。


(十)探索制定新兴领域碳足迹团体标准。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鼓励符合要求的社会团体针对典型终端产品、新兴领域产品等制定碳足迹团体标准。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碳足迹团体标准的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不再鼓励制定团体标准。


(十一)鼓励链主企业研制碳足迹企业标准。鼓励有能力的中央企业、大型企业集团探索全产业链碳足迹量化方法和企业标准研制,支持将适用性好、影响力广的企业标准优先纳入企业标准领跑者评选范围。


(十二)定期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后评估工作。指导相关领域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实施效果监测评估,及时发现标准不协调和重复制定等问题,将监测评估结果作为碳足迹核算标准管理提升、整合、修订或者废止的重要依据。


四、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序衔接和实施应用


(十三)完善碳足迹核算标准协调机制。发挥现有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的规划和协调作用,统筹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由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碳足迹标准工作组联合各专业领域的技术机构共同归口编制,以确保不同碳足迹核算标准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十四)加强碳足迹行业标准跨部门协调。由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行业标准编制工作,严格控制行业标准数量,避免超范围、重复制定碳足迹行业标准。对于已立项、发布的行业标准,待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应由行业标准主管部门自行废止。


(十五)完善碳足迹团体标准评价采信机制。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从标准需求紧迫性、技术内容合理性、数据来源可靠性、测试验证充分性等方面研制碳足迹团体标准评价规则。对实施效果好、影响范围广、实施满两年且被相关因子数据库多次引用的产品碳足迹团体标准按相关规定适时采信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十六)促进碳足迹核算标准有效应用。推动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在碳定价、碳排放双控、政府绿色采购、低碳技术推广等政策措施中广泛应用。加强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能效标识、碳标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等制度与碳足迹核算标准的衔接,规范企业产品碳足迹的信息披露和管理。


(十七)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宣贯培训。广泛开展碳足迹核算标准宣传培训工作,拓宽碳足迹核算标准信息发布渠道,免费向社会公开碳足迹核算标准文本。支持行业协会、相关机构等组织宣传培训活动,普及碳足迹核算标准知识,提升相关方应用碳足迹核算标准能力。


五、加强碳足迹核算标准国际交流衔接


(十八)加强国内外碳足迹标准协调衔接。研究全球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碳足迹核算标准规范并加强技术交流,立足国情适时推动相关国际标准本土化。对于基础能源、原材料和重点外贸产品,鼓励标准编制单位开展碳足迹核算方法和因子数据国内外对比分析,探索推动国际衔接。


(十九)积极参与碳足迹国际标准制定。鼓励协会、企业和研究机构借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技术组织平台,积极参与碳足迹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针对国内优势产品主动研究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推动标准立项与制定实施。


(二十)推动碳足迹标准国际交流合作。与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金砖国家等开展碳足迹对话,加强与贸易伙伴的碳足迹相关标准交流,不断凝聚共识,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碳足迹对外交流合作,多渠道推动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走出去”。



END

来源:生态环境部

欢迎分享,点击查看更多新闻

第一批拟推荐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








记得点“赞”“分享”“在看”

能碳视界
每日更新节能降碳、综合能源服务、新能源与储能、电力市场、资源循环利用、碳市场、绿色金融等绿色低碳产业内重要新闻、访谈实录、行研文章类价值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