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风俗‖天冷勿忘送寒衣

文化   2024-10-31 06:48   天津  


芮城风俗:

天冷勿忘送寒衣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不仅标志着严冬的开始,更是人们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


       小时候,总记得在十月一日用印版和水帘纸印上纸钱,奶奶还专门用五色纸剪成衣服、被褥的样子,里面再塞上一点棉花。


       到了傍晚,父亲带上我在院门口大道边,用草木灰画几个有缺口的圆,点燃纸钱和寒衣,还一定要说一句,“天冷了,我给你们送棉衣了”。


       这是芮城的传统风俗之一。


       寒衣节,是一个常被世人遗忘,却又温暖人间的日子。


      中国古人曾把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合称为中国“三大鬼节”,在这一天人们祭扫,纪念亲人。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到了宋代,便推移到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作为寒衣节,又叫十月朝,俗称授衣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


       这一天,在古代,帝王会穿上冬衣,昭告世人冬天的降临,女人们会给家人穿上温暖的衣服。人们用秋收之物祭拜诸神与祖先,报告这一年的丰收与希望,祈愿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日子依然温暖如春 。


       在民间祭祀时,人们会把准备好的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烧寒衣的时候,拿一根长长的小木棍,拨开未烧尽的纸衣,待衣物都烧成灰烬,才算是完满。


       冥途冷远,寒衣送暖,给逝者寄一份思念,为生者祈一份祝福。 


       我们深信,对逝者的关怀,亦是对活着的人最好的慈悲。正所谓只要思念在,爱就不会越走越远,离开的人,也会永远活着。


       所以,寒衣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祭祀节日,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连接着生与死,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记忆。


     其实,无论生与死,无论是天各一方,还是近在咫尺,无论我们以后长得多大,走得多远,寒衣节的存在,都是在提醒我们,懂得怀念、珍惜相处、学会感恩、互帮互助,才是人世间最美的温度。


       别忘了,对逝去亲人的牵挂,温暖如昔;


       要记得,对你爱和爱你的人,倍感珍惜。


       寒衣节,让即将到来的严冬有了满满的温情温度。


       何如烛下频飞线,深情手上衣,慈爱一生,针眼犹能流暖意;


       临近节前总念亲,达孝心中火,燔燃三界,泉台岂敢有寒冬。


       天堂天亦凉,落叶千层浮瘦影,白发飘零,青衫褴褛;


       人世人犹暖,孤烟一缕寄寒衣,是托心梦,更著家声。


       寒天雁影菊栖霜,凋零片片,缕缕青烟,满把纸钱何处寄;


       凄雨路灯风落泪,生死茫茫,年年新火,一团心絮九门收。


(文中对联收集自《对联中国》,编辑整理:不通先生)



旅游散文诗
‌‌旅游散文诗是一种反映旅游生活的文学形式,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抒写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具有抒情性、审美性、知识性和反映社会生活的片段性等特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