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四魁”“龙头凤尾”,清代萍乡科举就是这么牛!

汽车   2024-12-29 16:17   江西  



明代是江西科举的辉煌时期,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然而到了清代,江西科举成绩整体呈下滑趋势,较明代有明显落差。但是位于湘赣边界的一个小县——萍乡,却逆势而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统计,清代江西乡试共举办了112次,其中萍乡文科中举者共有169人(明代仅有23人),位列袁州府四县之首。尤其是清朝后期,萍乡的乡试成绩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留下了两段名传后世的科举佳话。


癸巳、甲午恩科“二元四魁”

清光绪十九年(1893)癸巳恩科,文其焕中第二名,张德渊中第三名,杨荣荫中第五名,贺国昌中第六名;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恩科,文景清中第一名,张师亮中第四名,两科恰好凑足前六名。在乡试中,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

解元——文景清,城区花庙前人,文廷式的堂侄,字茂荫、公辅,号啸潮。文景清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甲午科第一名,次年三月赴京参加乙未会试。时逢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文景清与120多名江西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改定和议条款“不至误国伤民”。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尔后袁世凯窃国称帝,招致国家战争不断,文景清无意仕进,潜心研究《内经》。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文景清受命为立法院秘书。1931年,文景清遭变故卸职。因其精于医术,在解职之后,得友人之助,在南京开设了中医诊所,亲自为市民治病,大抵三剂药即愈,故有“三剂良医”之称。1934年,文景清回到家乡,在西郊三里台营建住宅,随即定居于此,继续行医。1940年,文景清病逝,享年70岁。

亚元——文其焕,大西区潭梓里人,字芳玖。文其焕自小聪慧“如有尺寸书,过目辄晓大义”,还没成年就已经“文名籍籍”,当时萍乡的官员都十分欣赏他,弱冠时补诸生。清光绪八年(1882),时任江西学政的洪均将其送到经训书院学习,名噪一时。清光绪十九年(1893)文其焕中癸巳科第二名,后六次参加会试未中第,于是断绝追求功名之心,在乡里招收学生,传授学问。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文其焕担任栗江书院主讲,授课以保国粹、明公德为宗旨,将经义与科学相贯通,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众多,讲学兴盛。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家人的教育,中年时“始以馆谷置田宅,命家人且读且耕”。待科举停后,奉新章赴京考试,拣选授盐大使一职,分发福建。在福建的十年,文其焕郁郁不得志,曾云:“于今贵宠都年少,始悔闲云出岫迟”“漫道晚香香更好,我来篱下已斜阳”。1911年,因病卒于惠安场任所,享年57岁。著有《吟香室文集》《湘橹医案全集》。

经魁——张德渊,小西区排上人,字龙启、筠持,号云墀。清光绪十九年(1893)张德渊中癸巳科第三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戊戌科三甲进士,花翎三品衔;同年五月,授候补知府。时逢戊戌变法,朝廷废八股,改试策论,但有人仍遵循着传统的学习方式,于是张德渊便向当时的县令顾家相提议在萍乡的书院内增设经史、时务、算学等学科,一时“学者向风”。后张德渊来到广西任官,面对当地土壤贫瘠、风气固塞等情况,张德渊提出建议,革弊兴利,被长官所称赞,不久担任大平府事。当时大平多土司,每当承袭的时候,汉吏都会向其索要巨金,而土司多取于民,以少数奉汉吏,这种现象在大平十分常见。而张德渊则说:“是亦吾民也,民既病矣,又因以为利,人其谓我何?”命令那些土司承袭者都去应考,“丝毫无所费,积弊一清”。同时,张德渊还“建土厂,兴土货”,又设工业教员讲授染织、造纸之术,“凡足裕民者”张德渊都“行之不遗余力”。后其奉命暂行兼护太平思顺道(驻龙州厅)篆务,龙州与当时被法国殖民的越南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交涉偶舛,动关国体”。在此之前,剥淰界碑被毁坏,法国人妄想以其他石碑代替,企图侵占我国国土。张德渊认为界碑是确认国家边界的关键,坚决不允。他顶住压力,于故地重立新碑,绘图留证,使法国人“皆敬惮之”。清宣统二年(1910),张德渊调代梧州知府。在这里他发现几乎每年都有两三万人被拐骗去南洋打工,这些人被虐待,有些人甚至被卖为奴隶,死于异地。因此,张德渊特地设置了查验所,从此“拐卖者始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桂林宣告独立,张德渊强撑病体告诉百姓不必惊恐。不久后张德渊病逝,年仅40岁,其自挽联云:“庸医杀人,庸臣误国;思亲万里,思君九重。”

经魁——张师亮,城区衙背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张师亮中甲午科第四名,拣选知县,考取内阁中书。

经魁——杨荣荫,北区袁家陂人,字锦含。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癸巳科第五名,后来参加乙未、戊戌两次会试,虽都被考官推荐但却没有被录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杨荣荫经过吏部选拔前往四川任职。杨荣荫革除积弊,增加当地收入;精通医术,救活了不下数百人。杨荣荫还兼习法政,担任华阳审判厅推事(法官)一职,英明果决。1911年,杨荣荫回到江西担任赣州检察厅检察官,一年多后卸职回到萍乡。之后,栗江士绅创设医学,聘请杨荣荫为主任,“朝而讲贯,昼而诊视”。

亚魁——贺国昌,大西区三砂塘人,字相吉,号奉生。清光绪七年(1881)参加县学考试中秀才,后在族学私塾执教12年。清光绪十九年(1893)中癸巳科第六名,先后任湖南沅江、祁阳、浏阳知县,因清正爱民,被百姓尊称为“贺青天”。清光绪三十年(1904),贺国昌被派往日本警官学校读书,在留学期间他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贺国昌以贵州省代表身份参加南京会议,发言中提出强军、建国、重视农桑、兴办工商、助民为学、用人取贤、提倡节俭、统一中华等10项主张,深为孙中山先生所赞赏,手书“发言可隽”相赠。后回到江西,任萍乡保安会第一任会长,后任袁州知府。次年2月,任江西省政事部长,后任省长。1916年,袁世凯复辟称帝,贺国昌积极参加讨袁斗争,勇敢地站在反袁的旗帜下,遭到袁世凯重金缉捕,得友人相助,贺国昌东渡日本暂避。1919年3月,贺国昌病逝于北京医院,享年64岁。

甲午、癸卯恩科“龙头凤尾”

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萍乡共有12人中举:文景清、张师亮、李丰、彭树华、文和、陈启甲、刘洪辟、彭铭恭、王源浩、钟应德、刘涌澜、贺光燮,占当时江西中举人数的8%,其中文景清摘得桂冠,是为“龙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萍乡共有11人中举,刘存一、喻磐、刘九穗、吴定川、欧阳增勋、萧燮均、贺鹏武、张德汉、彭鸿年、熊燮师、叶先圻,占当时江西中举人数的10%,其中叶先圻是考取的最后一名举人,是为“凤尾”。



◆来源:《萍乡日报・赣西都市》12月29日3版
作者:周子琪 凌焰
◆责编:王凡真
◆审校:刘婧
◆核发:陈薇薇



萍乡日报
萍乡市新闻传媒中心主办,权威发布萍乡本地新闻及生活资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