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非遗美美亮相央视《2025年非遗晚会》

时事   2025-02-02 17:01   宁夏  


非遗迎春,灵蛇焕彩。1月31日、2月1日(大年初三、初四),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25年非遗晚会》陪观众一起“非遗过大年”。晚会精选全国各省(区、市)共300余项精彩的代表性非遗项目,集结全国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和多位国家级非遗大师,共同打造了一场别具一格的非遗新春大联欢。宁夏三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彩亮相。

宁夏手工毯。(视频截图)

晚会延续《非遗里的中国》“非遗街区”概念,依据城市特色与非遗要素搭建各地非遗市集,把各地的非遗年货搬上荧屏。宁夏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手工毯、麻编、八宝茶在非遗集市展示。“一丈毯,千根丝”,一块4平方米的宁夏手工毯需要打超过46万个“8”字扣。手工毯非遗传承人介绍:“手工毯《喜鹊登梅纹碗》需要打两万五千个‘8’字扣,至少花费3天时间完成。手工毯《鎏金铜牛》,铜牛为西夏文物,特别具有传统文化韵味。”“这个是虎帽,我喜欢。”主持人撒贝宁欣喜地拿起虎帽戴在头上,说:“感受得到宁夏非遗厚重的历史底蕴,下一步,还有很多题材可以挖掘,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的非遗作品。”

《喜鹊登梅》手工毯。

麻编。

中卫市滩羊地毯有限公司(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入选2023—2025年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其生产的手工毯主要原料是宁夏本地滩羊毛,毛纤维长、弹性强、光泽度好,且制作工艺考究,产品质地柔韧耐久、图案富贵典雅。产品除满足宁夏本地市场外,90%销往四川、云南等地。刘三朵八宝茶历经五代传承,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以宁夏地域特色优势为基础,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茶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高端现代化八宝茶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随着品牌影响力增强,刘三朵八宝茶不断创新拓展,推出多种口味和包装的八宝茶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传统麻编技艺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工艺品种多以实用品、陈设品为主,在第四代麻编传承人张璟的精妙构思下,麻编工艺品有了更多具有设计感的艺术形态,并用麻编技艺带动当地村民开启了一条非遗“生产性保护”之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秀梅

编辑:秋夕  签审:张立


推荐阅读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

大家记得把新消息报

设为星标🌟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哦~


点亮“在看”,关注最新消息👇

新消息报
离市民最近,离真相最近。有态度,有温度。宁夏发行量最大的纸媒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