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播出录音:每年9月底到来年2月,约有一百多种数十万只越冬候鸟飞至鄱阳湖湿地。看到鄱阳湖湿地的明星陆续抵达,游客、摄影爱好者也会在金秋赶到鄱阳湖打卡,想亲眼目睹候鸟们曼妙的身姿。江西九江都昌县义务护鸟员徐小华介绍,他们会提醒游客文明观鸟,大家共同努力,保护好鄱阳湖的这道亮丽的风景线(出录音):“目前到我们马影湖区越冬的候鸟,据我们的观察大概有4万多只,有大雁、白琵鹭、斑嘴鸭,我们就是在湖区看到用无人机拍的,还有垂钓的,我们就进行劝离。”
11月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2024候鸟迁徙 江西 候鸟陆续飞抵鄱阳湖 开展各项保护工作》,报道自今年10月以来,已经在鄱阳湖都昌、永修等水域,发现了东方白鹳、白鹤、黑鹳等候鸟的身影,相关部门通过监测平台有序开展对候鸟的保护工作,确保候鸟安全越冬。11月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2024候鸟迁徙 江西都昌 迎接越冬候鸟 加大鄱阳湖生态保护力度》,报道都昌县积极落实好各项保护政策,为候鸟安全栖息越冬保驾护航。
11月9日,《经济日报》3版刊发图片新闻,报道了在江西鄱阳湖都昌湿地拍摄的白琵鹭。近年来,九江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11月7日,在江西鄱阳湖都昌湿地拍摄的白琵鹭。近年来,江西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每年来此越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多。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也是国际重要湿地、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每年秋冬季节,数十万只越冬候鸟迁徙至鄱阳湖越冬。傅建斌摄(中经视觉)
11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稿件《守护江河文脉 唱响时代新歌》,报道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成为展现长江自然美景与人文风貌的窗口,推动长江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平台。近年来,九江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眼全链条推进水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溯源清源计划,对流域内的857个长江排污口、459个重点河湖排污口,实行“一口一策”分类整治,从源头扎紧排污“闸口”。漫步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江面开阔,空气清新,滨江步道上游人如织,穿着汉服的游客边朗诵名篇《琵琶行》,边拍摄江畔美景。2023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九江市考察调研。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城区段,习近平登上琵琶亭远眺长江,冒雨沿江堤步行察看沿岸风貌。“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着眼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长江保护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不仅是展现长江自然美景与人文风貌的窗口,更是推动长江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的重要平台。从昔日“脏乱差”,到如今“美如画”,九江的蝶变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九江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眼全链条推进水体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溯源清源计划,对流域内的857个长江排污口、459个重点河湖排污口,实行“一口一策”分类整治,从源头扎紧排污“闸口”。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他谆谆告诫:“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对长江、黄河文化的保护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时代责任。近年来,中部各地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文物安全监管体系等方式,坚决守牢文化保护的安全底线。11月10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丰收里的大食物观 科技助力淡水养殖》,报道了瑞昌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四大家鱼基因库,原种场今年建设了智慧渔业信息化系统,运用渔业物联网精细管护每个鱼塘,让四大家鱼在最优的环境里生长,确保供应鱼苗的数量和质量。11月10日,央视《新闻30分》栏目播出《鄱阳湖启动航道疏浚 提升通航能力》,报道鄱阳湖水位持续处于极枯水位8米以下徘徊,为提升航道通航能力,鄱阳湖都昌水域主航道疏浚工程启动,预计施工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