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 建设和美乡村

文摘   2024-11-27 20:01   陕西  
渭南: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
建设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渭南市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作示范”的思路,聚焦基层班子强、产业发展强、基础设施强、服务群众强、治理能力强,加快“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工作,计划到2027年建成500个左右市级“千万工程”重点村,带动乡村整体提档升级。
这几天,在澄城县寺前镇和家楼村的产业园内,村民韩晓莉正在自己大棚里查看西红柿的长势情况,她说以前就是打零工,地里种小麦玉米,收入比较低,自从村上发展产业后,建了两个温室大棚,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同期声】澄城县寺前镇和家楼村村民 韩晓莉:我现在种两个温室大棚,一年种两茬,一茬种高石脆瓜,一茬种水果西红柿,现在净利润收入在六万到七万。”

近年来,澄城县寺前镇和家楼村以“千万工程”为指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做靓“面子”、做实“里子”、做牢“根子”为工作导向,建成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樱桃种植产业园等集体经济产业,目前资产规模400余万元。实现了“以种植业为基础、以农副产品加工为核心、以品牌化包装及电商营销为手段”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同期声】澄城县寺前镇和家楼村党支部书记 王安朝:“把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作为第一要务。直接带动脱贫户42,间接带动一半以上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就业。”
“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产业发展是里子。作为农业大市,渭南打造了总价值近千亿元的乳制品、柿子、特色果业和粮油肉菜深加工4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累计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7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4个。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渭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建设,规划是龙头。在“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中,渭南市把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管理放在乡村建设第一位,将全市2068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等5类。今年的105个市级创建村,已有104个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蒲城县孙镇村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产业园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整洁干净的道路、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运动设施完善的广场,实施村主干道拓宽提升改造工程,让村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变化。
【同期声】蒲城县孙镇孙镇村村民 张水平:“特别是今年,我们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非常大的变化,一个是原来村的大垃圾场,得到了全面的治理,覆盖。今年实施了拓宽工程以后,路更宽了,也变漂亮了,群众出行也更安全了。”

【同期声】蒲城县孙镇村党总支书记 刘兆:“今年来共投入230万对村西环路主干道,进行加宽提升及新修排水管道,并对村道路铺设沥青共400余米,同时,为方便村民夜间出行,在6个自然村内安装230余盏太阳能路灯。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今年以来,蒲城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动“千万工程”重点村建设。坚持“面子、里子、根子”齐抓,村庄清洁面达93%以上。依托14座垃圾压缩转运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填埋场,对农村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96%以上的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同期声】蒲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王宏斌:“下一步我县将紧扣打造‘全国特色农业示范地’发展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坚持面子与里子齐抓、硬件与软件并举,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打造‘一镇三地’奠定坚实基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蒲城新篇章。”

据了解,渭南市53个行政村拟被认定为首批陕西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示范村。为持续推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转化,渭南市从今年开始,每年创建100个以上市级“千万工程”重点村。据了解,今年105个市级重点村共明确工作任务900余项,村整合各类资金10.72亿元,安排项目882个。新开工建设农村公路1262公里,100%的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通邮、通客车,公路出行进一步通达、顺畅,累计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1566处,集中供水率达到99.7%。各种举措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更好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渭南台:索宁 
编辑:韩莎
复审:张涛
终审:陈伟

渭南新闻
“发布时政动态 解读政策信息 传播党政声音”,与您共享《渭南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