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的时候,喜欢读书,也读过不少书,但很多书籍读来都是不求甚解的囫囵吞枣,或者是说只是浏览个大概意思。那时候,读书,不单单可以有借口少干点农活,读的多了,那些隽永的文字,那些曲折起伏的故事情节,常常能让我忘却烦恼忘掉时间。
喜欢读书,喜欢书中隐寓的人生至理,喜欢书中涵括的悲欢离合,喜欢在书中寄托我生活的疲惫。读书多了,才知道许多的人生经历,原来都早已有人经历过并记录,自己的经历不是独一份。比如《百年孤独》 里一句经典的话:“人生的本质,就是一個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我们总是想要找到能为自己,分担痛苦和悲伤的人,可大多时候,我们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里,不过是随手拂过的尘埃。”这让我对“感同身受”有了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
现在仍然喜欢读书,但却静不心来,终竟是人间烟火气的熏染,心乱了,不再去深入反思人生,体悟真正的价值与意义。终究是一只陷在万丈红尘世间的蜉蝣,困在一日三餐的市井里,文化知识的缺乏,总让我纵然心以有万千感慨,却唇齿难启,一下子组织不出适合的言词来表达,只有故作沉默以掩饰,怕一开口暴露了自己的粗鄙。每天为柴米油盐而折腰忙碌,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的只有寄望于孩子们了。简单的生活着,真实的做着自己,纵使做不到不卑不亢,但能不尤不怨,便是对自己的最好的安排。
或者,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本书,生活的每一页,尽都不同,有的甜,有的苦,有的五味杂陈,但无论如何,总会有美好的故事和插图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一生的年月过好,有简单的色彩,人生的故事有始有终,最后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